未来高考是要把真的学霸给筛出来输送给顶尖大学,小学初中的难度会降低,教育要均衡发展,就会有多校划片、就近入学、禁止考试、单招,甚至你们家的学区房可能都不值钱了,你会发现分数代表不了任何东西。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大考,学习能力变成了重点,高中难度直线上升,中考会成为一个大筛子,考察的知识点其实并没有超纲,但是他会在考察知识点背后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应用上下足文章,也就是考察你家孩子思维的宽度和厚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透不透、深不深,有没有理解知识背后的思维逻辑,对原始的概念能不能灵活应用。
北京的家长现在可能都已经感受到了,初中的考试,出现了大量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小学教育会因为均衡、优质这四个字表面上难度下降了,甚至有的地方根本就不用分数,采用ABCD来进行成绩评价,这反而导致很多家长无可适从,会觉得根本就没有抓手。现实情况是中考和高考都属于选拔性考试,但我们很多地方基层教学还是没有能转变,用两条腿走路,一边按照上面“减负”要求,在学校进行各种限制,如小学一年级采用无纸化考试,孩子上台讲个故事就完事,但另一方面又不放弃书面考试,改头换面变成“定时作业”,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该怎么办呢?我觉得不必太在意学校平时考试的分数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这16个字,激发兴趣、强化方法、塑造能力、培养习惯。对于语文学习,不必强调背诵能力,是广泛阅读以及赏析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不必题海战术,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A娃的智力并不差,有的还是高智商,他们不喜欢重复枯燥的内容,所以在我的班级,高智商A娃,不强求他一节课都认真听讲,允许他写别的科目作业,也能看课外书,只要不扰乱纪律,因为老师讲得内容他一遍就记住,但大多数同学需要老师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才能明白。对于智力一般的A娃,同样需要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我家高考前就放弃学校三轮复习,自己在家抓基础,三轮拔高对她没有实际作用,那是给学霸准备的,中等生抓好基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