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童”到抑郁:学霸表妹的真实故事

教育   2025-01-13 10:56   安徽  

苹果有四个表妹,前几天我写过二表妹决定去上中职院校的事,和她同龄的三表妹却前途迷茫。

两个孩子出生只相差一个月,小学一直是同班同学,二表妹是A娃,成绩垫底,三表妹则是学霸,基本上没考过第二名,始终是年级第一,其实三表妹的出色并不是上小学才展现出天赋,在幼儿时期就非常聪明伶俐,没上学就会背诵《三字经》,意思不懂却能记住,可见记忆力有多好,小学毕业《新概念英语》学完了三册。三表妹还不是那种书呆子式学习,文体兴趣班,最高峰同时学了八个门类,光舞蹈就学了民族舞和现代舞两种,小学五年级钢琴考级就完成了,全省少儿主持人大赛金奖。

可以说,三表妹就是家族的骄傲,爷爷奶奶期望值特别高,总是说将来要考清华北大,班主任也说自己教了很多届学生也难得遇到这样一个好苗子,在所有人看来,三表妹的优秀似乎是天生的,因为没有打压,也没有补课,都是她自愿学习,而且学得轻松。

可以说,在小学阶段,三表妹是风光无限的“别人家孩子”,进入初中后,校长也把三表妹树立为全校的榜样,初一还是延续了小学的锋芒,家里人也没有觉察出有什么不一样,到了初二,三表妹偶尔考试就不是第一名了,但也还在前十之内,这时孩子心态产生巨大落差,逐渐焦虑抑郁起来,慢慢发展到不愿去教室上课,拒绝参加大小考试,整个人性格大变,不再活泼好动,也不愿和别人交流,喜欢在家躺在床上,经常拿着手机打发时间,或者做一些刺绣等针线活,现在无法高强度学习,只要一学习就会头疼,医生确诊中度焦虑。

苹果妈妈一直在复盘三表妹的学习经历,想起小学发生过的一件事觉得还是有端倪的,那次学校有个“红领巾讲古故事”,三表妹参加了,还没比赛,家里人一起听她试讲,一个劲夸她,说肯定能得第一名,结果第二天比赛只得了第三名,三表妹放声痛哭,回家饭都吃不下,苹果妈妈安慰她,学校一个比赛而已,你都获奖过无数次,哪能每次第一呢,今天那两个小朋友准备充分,发挥确实出色,应该多学学别人的经验,结果家里人却说是裁判不公平,导致三表妹失利。

这是典型的家庭教育错误,让孩子缺乏挫折感教育。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能够立足自我找差距,而不是胡乱找借口。事实上,三表妹在小学时已经有了焦虑压力情绪,可惜被好成绩光环掩盖忽略了,没有尽早进行干预,进入中学青春期,学业压力加大,很多原本小学成绩还不错的,到了初二这个分水岭就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成绩落后,情绪起伏波动,产生厌学。

二表妹定位清晰,中考肯定没有竞争力,先上个中职,学自己喜欢的动漫专业,有的读者私信我,没前途,学历低难就业,但是孩子能坚持快乐学习是首要的,至于未来要看她自己造化,没准毕业会从事一个与专业没有关系的工作,也可能工作很低端,家里人给她定位能养活自己,能嫁人就行了,这一点二表妹似乎没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学习不如三表妹,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超强,过去小学班主任也感叹,就是不爱学习,其他方面挺好的,三表妹显得老城,没有她活泼。

相反,学霸表妹未来怎么办?让人忧心,目前这个成绩能不能上重点高中不可预料,即便能考上能否顶住高中压力,自己如果无法正确面对高手如云的环境,那么就可能加重焦虑,如果像二表妹那样选择中职,家里人和三表妹自己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我和苹果妈妈的意见是一方面积极治疗,一方面接纳孩子,放弃对过去光环的执念,智商高的孩子未必都上了清华北大,要敢于面对现实,根据孩子中考成绩来选择合适的中学,不一定非要去重点高中,卷不过别人,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出,让自己重新定位,更好地发展。


ADHD家长会
关注A娃家庭教育,家长不迷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