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夏考语文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泰山不让抔土,河海不择细流,宏伟之物总由具体质料构成,文学也是一样,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诗歌、散文,也都是由具体的人、事、物、行动的细节编织而成的。就基础层面而言,细节让宏大结构、故事与篇幅变得生动、结实、可触可感,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让平凡琐屑的事物与行动在作品中恰到好处地蜕去普通乏味的外壳,而具有了新鲜感,让人产生审美的惊奇。
②文学之所以区别于哲学、历史或者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就在于它用细节来构筑起一个尽管是文字虚构、却坚固而可信的世界。它让文本世界充满灵动活泼的生气和颗粒饱满的质感,而不至于像一篇调查报告一样枯燥单调。
③细节具有多重功能,最直观的是认知上的,尤其在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作品中,往往能够裨补其他表述形式所难以触及的内容,让历史和社会的内容更加形象鲜明,就像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作品的经典评价,从细节中可以学习到难以在其他学术分科中感知的具体而微的知识。比如赵树理和高晓声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农民算账的细节,是在统计学、经济学乃至文化史之外的知识。与社会学、民族学或者人类学的客观描述不同,文学中的细节具有特写镜头式的效果,甚至能直击人心。
④认知之外,文学细节最根本的功用在于成就美学,体现在尺幅兴波,通过细腻而克制的笔墨,准确地抵达所要表现的对象,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观念,从而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比如汪曾祺的《薛大娘》,在散文化叙述结尾,突然出现一段关于脚的描写:“薛大娘不爱穿鞋袜,除了下雪天,她都是赤脚穿草鞋,十个脚趾舒舒展展,无拘无束。她的脚总是洗得很干净。这是一双健康的,因而是很美的脚。”这段话看似突兀,却正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画龙点睛,表明她“身心都很健康。她的性格没有被扭曲、被压抑。舒舒展展,无拘无束”“是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舒展干净的天足对应的是畸形束缚的裹足,成为自然人性的换喻,从而让人物形象明朗起来,而作者的观念也得到了意象化的呈现。
⑤细节并不是铺排琐碎事象,而是需要让其与整个作品达成有机统一。戏剧上有个著名的“契诃夫的枪”之说:“如果你在第一章中说有一支挂在墙上的步枪,在第二或第三章中它绝对必须开火。如果它不打算发射,就不应该挂在那里。”也就是说,细节作为一种装置,应该对作品整体做出贡献,乃至成一条埋伏的暗线。
⑥由此可见,生活细节并不必然成为文学细节,文学细节需要锻造锤炼。许多看似漫不经心或涉笔成趣的细节,可能是作者加以提炼与萃取的结果,它们来自作者的苦心经营。当技术进入化境时,细节就会自然而不刻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⑦细节的营造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观察对象既包括物质事象,也包括人情世事。刘亮程散文《正午田野》中写动物的眼睛:“驴眼睛跟人眼睛差不多一般高,不会小看人。驴首先看见的是人的上半截身子,不像狗,一眼看见的是人的两条腿和小肚子,抬起脖子第二眼才能把人看全。”这些细枝末节未必符合生物学真实,却符合文学的心理真实,没有平素的大量积累很难写出来,这是建立在对动物兴味盎然的观察基础之上的想象。
⑧锤炼细节需要对习焉不察的事物重新感受,再通过想象表述出来,进而赋予其强大的能量。钱锺书的《围城》中写方鸿渐与唐晓芙分手的时候,因为交流的误会和个性的缺陷导致事情不可挽回,方鸿渐告辞,唐晓芙盛气已经消散,却听到用人说方鸿渐在路对面的风雨中站着。她看得如饮苦水,想一分钟后他再不走,就不顾笑话让用人把他请回来。这一分钟显得非常漫长,然而就在她等不及,正要吩咐用人时,“鸿渐忽然回过脸来,狗抖毛似的抖擞身子,像把周围的雨抖出去,开步走了”。且不说钱锺书对女性心理婉转曲折的把握,“狗抖毛”的调侃式比喻,已经表明方鸿渐的浮躁、幼稚、浅薄和以自我为中心,即便他这次被喊回去,两个人也注定走不到一起。仅仅一句话里,就包含了人物的全部性格,通过一个动作可以窥见人物过往行事的态度和方式,这便是经过锻造后的细节的力量。
⑨文学中的细节提升作品质感,见出匠心独运,体现审美惊奇,达到计白当黑、意犹未尽的效果,让读者一见倾心、兴味无穷,其韵味、趣味和意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独出机杼的细节入手,然后进入复杂的情节、开阔的视野、普遍的关切、深邃的思想与高妙的启示,是文学获得自身品质与尊严的途径。
(摘编自刘大先《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怎样的文学,都由具体的人、事、物等细节编织而成,这可以让人对平凡的事物产生审美的惊奇。
B.细节具有多重功能,其认知上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作品中,而在其他作品中则无法体现。
C.文学细节要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就需要通过细腻而克制的笔墨准确表现对象,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观念。
D.生活细节需要作者的苦心经营,对之不断锻造锤炼,并加以提炼与萃取,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细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之所以区别于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就在于它用细节让文本世界充满生气和质感,构筑了一个虚构却可信的世界。
B.刘亮程在《正午田野》中对动物眼睛的描写,说明细节的营造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虽然这些细节未必符合生物学真实,却符合文学的心理真实。
C.钱锺书在《围城》中运用“狗抖毛”的比喻,准确表现了方鸿渐的个性特点,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对女性心理婉转曲折的把握。
D.好的细节能够让作品呈现复杂的情节、开阔的视野、普遍的关切和深邃的思想,是文学作品获得自身品质与尊严的途径。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第⑧段论据的一项是()
A.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B.两个大的眼窝里,藏着两颗乌黑闪亮的珍珠,珍珠上的水越蕴越多,越蕴越饱,终于夺眶而出。
C.那只青蛙两条后腿一蹬,一纵身,快速地将后腿一蜷,跳起老高,舌头一伸,就把飞虫吸住了。
D.老辛是外交家,脸上刮得油汪汪的发亮,嘴里说着一半英国话,一半中国话,和音乐有同样的抑扬顿挫。
4.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细节在作品中的主要功能。
5.请结合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说“契诃夫的枪”这一理论在其中的具体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尘之眼
陈敏
诗人波德莱尔说过,从猫的眼睛里可以读取时间。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一般人真的做不到。
前段日子,我因背部受伤,去了一家朋友推荐的按摩店。
那是一家很小的按摩店,据说只有三个按摩师。帮我按摩的是位女士,她四十多岁,是个盲人,小个头儿,有点儿黑,眉毛中间有颗美人痣,五官轮廓清晰,人看起来很精神。我和她聊了起来。
她说她小时候生活在乡下,母亲生了八个孩子,其中七个都是女孩。九岁的时候,她发过一次高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乡下嘛,家里女孩子本来就多,父母忙于生计管不过来。也可能是用药不当导致的,好像是吃了一个兽医开的药后,眼睛就看不见了。她描述得那么轻松,好像在说着别人的一件往事。我问她恨不恨那个给她用药的兽医,她说不恨。我问她有没有找那兽医索赔过。她说,没有。
沉默了片刻后,我又问她现在过得怎样,好不好。她说很好。她结婚了,有两个孩子,孩子也都很好,耳聪目明,很健康。说到孩子,她的脸上顿时浮现出骄傲的神情。她说她的孩子教会了她很多东西,给她讲电视里的动画片,给她读书,读他们在学校里学的课本。之后,她又补充了句:“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我的心是亮的。”
她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问她能不能说给我听听,一个人的心是怎样亮的。她停了片刻,说:“你听,这是情绪的声音!”
还别说,这时候,恰好有一声巨大的摔门声,似乎带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她告诉我说:“你听,这是带着情绪在关门。”
我问:“你怎么知道的啊?”
她说:“按值班顺序,这会儿不应该是我给你按摩,而是另外一个人。你来的时候,她不在,就让我顶了上来。我们这里是不允许让客人等候的,哪个技师不在,就叫下一个来顶替,她来了就只有往后排。”
“可这事不怨你啊,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情绪?”我好奇地问。
她说:“这情绪可能针对她自己,也可能针对我,这关门的声音确实比较大。”
我又沉默了一会儿,问:“除了情绪的声音外,你一定还能听出别的更多的声音吧?”
她说:“是啊,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是他在说话还是情绪在说话,是他的认知在说话还是他的习惯在说话,这些我都能听得出来。”
“哇,你好清明啊!你真是太棒了!”我很惊讶,感觉给我按摩的那双手充满灵性,它们不再是一个盲人按摩女技师的手,而是一个大哲学家的手。
我说:“那你的心一定很清净,永远停留在一个很安静的地方。”
她说:“是啊,我一直都在一个清净的地方,我在那个清净的地方‘看’着所有事情的发生。这些事不管与我有无关系,我都不会用我的认知去参与,我不让我的评判跟上,我只是站在我明白的地方就可以了。”
“你真是个高人!因为看不见,所以活得安逸。”我敬佩地给她竖了个大拇指。在我看来,虽然她是盲人,但绝对不是残疾人,她只是个惯于走夜路的“明眼人”。
“那你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很幸福。”我说。
她说:“我真的很开心。我每天下班,老公都会准时来接我,我们俩一起回家。回家后,我做饭给他们吃。”
“做饭?这个你也能行吗?”我惊讶地问。
她说:“可以,我都知道油盐酱醋放在哪个位置。”
“家里没人帮你吗?”我问。
她说:“我婆婆总想着帮我。原先是婆婆帮着做,可她年纪大了,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我还有两个孩子,我必须独立!”
“呀!你真是太厉害了!”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不停地点头,给她竖大拇指,心里涌出无限感慨。
墙上的自鸣钟响了,提醒按摩时间已到,她正好打理完毕,然后站起,欠身,鞠躬,向我微笑道别。
门外,是来接她下班的老公。她老公一条腿残了,开着一辆小小的电三轮。
她缓缓地走向三轮,坐上去,熟练地环住丈夫的腰。丈夫将手伸进衣兜,掏出一副墨镜,罩住了她的眼。
电三轮开走了,缓缓地融入车水马龙之中。不知怎么了,我的双脚像扎了根似的立在原地,无法动弹。
那一刻,我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背部受伤需要按摩,朋友认为女盲人按摩师按摩得好,就把她工作的按摩店推荐给“我”。
B.女按摩师讲述自己致残的经历,就像讲述别人的故事,说明她对这件事一点都不在意。
C.女按摩师仅仅从同事关门的声音中就判断出同事内心的懊恼,说明她是一个聪慧的人。
D.女按摩师坐三轮熟练环住丈夫的腰,丈夫给她戴上墨镜,平凡的动作中蕴含着二人间的爱。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新颖生动,“无尘之眼”一方面照应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文章主题。
B.小说中人物对话占较大篇幅,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同时又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C.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女盲人按摩师的形象,既有正面描写,也有自然环境的烘托。
D.“我的双脚像扎了根似的立在原地”,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女按摩师的故事给“我”的震撼。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女盲人按摩师的形象。
9.本文和《祝福》在叙事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浩浩A乎如冯B虚御风C而不D知其所止E飘飘乎F如遗世独立羽G化而登仙。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到
B.舞幽壑之潜蛟 舞:起舞
C.顺流而东 而:表修饰关系
D.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已经,……以后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D.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4.请结合文章背景分析一下苏轼的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涛
朱庆馀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鲜飙[注]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注]鲜飙:少见的狂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落霜飞”写木叶落尽、霜飞满天的情景;“丹叶黄花”写经霜后的红叶黄花点明观涛正是秋季。
B.“鱼龙气”“雷鼓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涨潮时的磅礴气势以及观潮人的欢声雷动。
C.“川渐满”写出潮势之大,“客帆皆过浪难平”则行船已乘潮而过,江上巨浪还未平息,极言潮水声势之大,突出浪潮之多,一浪接着一浪。
D.尾联诗人的视角由观涛转向城郭,目之所及,秋意无限,生出无限遐思。
16.结尾两句的意境与前文“气壮山河”之势截然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表示自己愿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仙府石门突然打开,奇异景象尽收眼底。其中表现仙人们纷纷驾风而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贺知章曾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传递一方缱绻乡音,不仅是地域风物的承载,更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赓续。方言在于交流,方言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的使用。可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方言在年轻人之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而今,能够真正熟悉方言的年轻人已是①_____,更不要说身口相传了。
2021年底,首部人工智能方言文化公益微电影《姑苏琐记·金缕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创作推动方言回归,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在2022年春日已创作完成。这部作品与前作可谓②_____,在影像上同样体现了古代姑苏(即现在的苏州)的独特韵味,作品上线后就③_____,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由此看来,当下的方言保护更应该调动年轻人熟悉的网络形式,用智能手段转变语言文化传播每况愈下的态势,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
18.请在文段的空缺处填入合适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A.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方言在年轻之人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方言在年轻人之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
C.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言在年轻人之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
D.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言在年轻之人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
20.文中这些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贺知章曾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在影像上同样体现了古代姑苏(即现在的苏州)的独特韵味。
C.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在2022年春日已创作完成。
D.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非遗遇到新科技时,它们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①电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展示了国内第一幅“非遗+科技”的动态交互苏绣作品,②耳目一新。在形状记忆材料和感温交互等技术的加持下,指尖轻抚绣品,便可触发蝴蝶振翅,花瓣舒展。形状记忆材料为精湛的刺绣增添了不少魅力。那么,_____A_____?
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经低温塑形后能在热、光、电的刺激下恢复初始形状的一种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是新型功能材料的“后起之秀”,是由镍和钛组成的二元合金。形状记忆效应是它独树一帜的特性,同时还具有超弹性、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合金为什么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这还要从晶体结构说起。_____B_____,是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晶体结构相。③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大多数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④马氏体相变后,⑤合金留下较大的塑性变形空间。⑥合金被加热到最终温度以上时,⑦低温的马氏体转变为高温的奥氏体,⑧合金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⑨这实际上是由热诱发的一个相变过程。⑩需要注意的是,奥氏体状态是去除载荷时的状态,呈立方体结构,而马氏体是加载时的状态,呈六边形结构。在形变的过程中,原子没有扩散,仅仅是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标序号的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作文(共60分)
23.根据要求写作。
杜甫艰难度日时,仍是心怀天下;苏轼遭遇贬谪时,仍不忘造福一方。
请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