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山西南部)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
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楚军虽夺取敖仓,却取而不守,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汉四年,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
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在隋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成语词典中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
“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
(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
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
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
2.(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
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
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
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
3.(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
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
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
4.(4分)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
5.(6分)本文源自《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C 2.C 3.A
4.①鸿沟在战国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有交通和灌溉作用;②楚汉相争时成为楚国与汉国的分界线;③隋唐宋代,“鸿沟”部分水系得到修缮,是重要的漕运干线。④如今,“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隔阂和差距。
5.①文章系统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还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人文内涵,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具有学术性;②使用学术性的语言形式,如对相应的地名加以注释说明,引用古书原文,突出信息的准确性。③文章介绍了秦灭六国、楚汉相争如此耳熟能详的故事,选材上具有通俗性。④文章用“热好盒饭”这样生活化的语言来揭示秦国使魏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事实,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或:文中用“香饽饽”这样的语言来揭示秦国利用鸿沟进行屯兵储粮的便利,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导语】这篇文章全面解析了“鸿沟”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勾勒出它从魏国时期人工运河到楚汉战争中的政治符号,再到后世的文化象征的演变历程。文章结构清晰,引经据典,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也有对“鸿沟”概念的深刻阐释,兼顾了学术性和通俗性,增强了读者的理解和兴趣。不仅展现了“鸿沟”在改善交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揭示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错,根据原文“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可知,“香饽饽”是指秦国屯兵储粮。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C.“鸿沟水系……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错,根据原文“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可见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的是“一番筹谋”,而非“鸿沟水系”。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错,根据原文“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可知,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是在航运的加持下,而不是魏国带动的结果。
C.“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于文无据,原文只提到“东汉王景奉命治水”“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并不是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选项扩大了范围。
D.“‘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错,根据原文“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可知,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只剩下干涸的河道,不是“鸿沟”焕发了新生的体现;“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指的是新时代“鸿沟”内涵的变化。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前两段的内容“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可知,主要介绍了鸿沟在改善交通方面的作用;再结合第三段的第一句话“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可知,前三段主要介绍了鸿沟在战国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有交通和灌溉作用。
②结合“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可知,主要介绍了鸿沟在楚汉相争时的作用,在楚汉相争时成为楚国与汉国的分界线。
③结合“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可知,主要介绍了从隋到唐到宋这段时间鸿沟部分水系得到修缮,成为重要的漕运干线。
④结合“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可知,“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学术性:结合“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可知,材料以时间为轴,向读者纵向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具有学术性。
②结合“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可知,用学术性的语言形式,如对相应的地名加以注释说明,引用古书原文,突出信息的准确性。
③通俗性:结合“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可知,材料夹叙夹议,叙述楚汉相争故事,选用读者熟悉的故事,能吸引读者的阅读。
④结合“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可知,文章用“热好盒饭”这样生活化的语言来揭示秦国使魏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事实,用“香饽饽”来揭示秦国利用鸿沟进行屯兵储粮的便利,多处使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通俗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羊群【注】
萧红
平儿被雇做了牧羊童。他追打群羊跑遍山坡。山顶像是开着小花一般,绿了!而变红了!山顶拾野菜的孩子,①平儿不断地戏弄她们,他单独地赶着一只羊去吃她们筐子里拾得的野菜。有时他选一只大身体的羊,像骑马一样地骑着来了!小的女孩们吓得哭着,她们看他像个猴子坐在羊背上。平儿从牧羊时起,他的本领渐渐得以发展。他把羊赶到荒凉的地方去,召集村中所有的孩子练习骑羊。那些羊每天散遍在旷野。
行在归途上,前面白茫茫的一片,他在最后一只羊的羊背上,仿佛是大将统治着兵卒一般。他手耍着鞭子,觉得十分得意。
“你吃饱了吗,午饭?”
赵三对儿子温和了许多。从遇事以后他好像是温顺了。
那天平儿正戏耍在羊背上,在进大门的时候,羊疯狂地跑着,使他不能从羊背跳下,那样他像耍着的羊背上张狂的猴子。一个下雨的天气,在羊背上进大门的时候,他把小孩撞倒,主人用拾柴的耙子把他打下羊背来,仍是不停,像打着一块死肉一般。
夜里,平儿不能睡,辗转着不能睡。爹爹动着他庞大的手掌拍抚他:
“跑了一天!还不困倦,快快睡吧!早早起来好上工!”
平儿在爹爹温顺的手下,感到委屈了!
“我挨打了!屁股疼。”
爹爹起来,从一个纸包里取出一点红色的药粉给他涂擦破口的地方。
爹爹是老了!孩子还那样小,②赵三感到人活着没有什么意趣了。第二天平儿去上工被辞退回来,赵三坐在厨房用谷草正织鸡笼,他说:
“好啊!明天跟爹爹去卖鸡笼吧!”
天将明,他叫着孩子:
“起来吧,跟爹爹去卖鸡笼。”
王婆把米饭用手打成坚实的团子,进城的父子装进衣袋去,算作午餐。
第一天卖出去的鸡笼很少,晚间又都背着回来。王婆弄着米缸响:
“我说多留些米吃,你偏要卖出去……又吃什么呢?……又吃什么呢?”
老头子把怀中的铜板给她,她说:
“不是今天没有吃的,是明天呀!”
赵三说:“明天,那好说,明天多卖出几个笼子就有了!”
一个上午,十个鸡笼卖出去了!只剩下三个大些的,堆在那里。爹爹手心上数着票子,平儿在吃饭团。
“一百枚还多着,我们该去喝碗豆腐脑来!”
他们就到不远的那个布棚下,蹲在担子旁吃着冒气的食品。是平儿先吃,爹爹的那碗才正在上面倒醋。平儿对于这食品是怎样新鲜呀!一碗豆腐脑是怎样舒畅着平儿的小肠子呀!他眼睛圆圆地把一碗豆腐脑吞食完了!
那个叫卖人说:“孩子再来一碗吧!”
爹爹惊奇着:“吃完了?”
那个叫卖人把勺子放下锅去说:“再来一碗算半碗的钱吧!”
平儿的眼睛溜着爹爹把碗给过去。他喝豆腐脑做出大大的抽响来。赵三却不那样,他把眼光放在鸡笼的地方,慢慢吃,慢慢吃终于也吃完了!他说:
“平儿,你吃不下吧?倒给我碗点。”
平儿倒给爹爹很少很少。给过钱,爹爹去看守鸡笼。平儿仍在那里,孩子贪恋着一点点最末的汤水,头仰向天,把碗扣在脸上一般。
菜市上买菜的人经过,若注意一下鸡笼,赵三就说:
“买吧!仅是十个铜板。”
终于三个鸡笼没有人买,两个分给爹爹,留下一个,在平儿的背上突起着。经过牛马市,平儿指嚷着:
“爹爹,咱们的青牛在那儿。”
大鸡笼在背上荡动着,孩子去看青牛。赵三笑了,向那个卖牛人说:
“又出卖吗?”
说着这话,赵三无缘地感到酸心。到家他向王婆说:
“方才看见那头青牛在市上。”
“人家的了,就别提了。”王婆整天地不耐烦。
卖鸡笼渐渐地赵三会说价了;慢慢地坐在墙根他会招呼了,也常常给平儿买一两块红绿的糖球吃。后来连饭团也不用带。
他弄些铜板每天交给王婆,可是她总不喜欢,就像无意之中把钱放起来。
铜板兴奋着赵三,半夜他也是织鸡笼,他向王婆说:
“你就不好也来学学,一种营生呢!还好多织几个。”
③但是王婆仍是去睡,就像对于他织鸡笼,怀着不满似的,就像反对他织鸡笼似的。
平儿同情着父亲,他愿意背鸡笼,多背一个。爹爹说:
“不要背了!够了!”
他又背一个,临出门时他又找个小一点的提在手里。爹爹问:
“你能拿动吗?送回两个去吧,卖不完啊!”
有一次从城里割一斤肉回来,吃了一顿像样的晚餐。
村中妇人羡慕王婆:
“三哥真能干哩!把一头牛卖掉,不能再种粮食,可是这比种粮食更好,更能得钱。”
可是不久这就完了!从热闹的、孩子热爱的城里把他们又赶出来。平儿又被装进这睡着一般的乡村。原因,小鸡初生卵的时节已经过去。家家把鸡笼全预备好了。
平儿不愿意跟着,赵三自己进城,减价出卖。后来折本卖。最后他也不去了。厨房里鸡笼靠墙高摆起来。这些东西从前会使赵三欢喜,现在会使他生气。
平儿又骑在羊背上去牧羊。④但是赵三是受了挫伤!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萧红的《生死场》第五章《羊群》,《生死场》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东北农村的故事。
6.(3分)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写平儿戏弄拾野菜的孩子,突出了他的顽劣,但他赶着羊吃野菜,则体现出了他的聪颖机灵。
B.句子②写赵三“感到人活着没有什么意趣”,既慨叹自己生活贫困的现实,还心疼儿子被雇主打了。
C.句子③写王婆看似不支持赵三织鸡笼,实则非常支持他,她自己不断存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D.句子④直抒赵三的感受,他因不再进城卖鸡笼,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再次陷入了困顿之中。
7.(3分)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婆弄着米缸响”,“响”字形象地写出了米缸内的米即将吃尽的情状,反映出了赵三一家生活困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现实。
B.赵三看见了自己卖出去的青牛,由“笑”到“酸心”的转变,体现出他对青牛的不舍;王婆不愿提及此事是由于生活的压力而对旧事不感兴趣。
C.王婆是选文中的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可以想见,她和曹禺《雷雨》里的侍萍一样,都是同时代底层劳动妇女的代表。
D.小说以全知视角叙写了赵三一家的故事,透过这一生活侧面,真实生动地呈现出人们在贫瘠落后的时代里苦难的生命状态。
8.(4分)如欲以“牧羊·卖鸡笼·命运”为关键词,为本文写一则文学评论,请结合平儿的人物经历,列出评论要点。
9.(6分)学校话剧社想排演《生死场》,剧本忠实于小说原文,请以文本中“喝豆腐脑”选段为例,提出你的排演建议。
【答案】
6.D 7.B
8.①从牧羊生活的角度评论:平儿乐极生悲。
②从卖鸡笼的经历的角度评论:好景不长、平儿努力而无果。
③从命运的角度评论:那个年代,苦难的生活由不得人们自己选择,平儿能做的只有被动接受。
9.①要有真实的场景设计,结合“爹爹手心上数着票子,平儿在吃饭团”“布棚”“蹲在担子旁”“冒气的食品”等内容布置好表演现场;
②人物语言符合其身份、年龄,突出性格特征,抓住对爹爹、平儿、卖豆腐脑的老板等人的语言描写,还原对话,如“孩子再来一碗吧”等;
③要注意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让人身临其境,富有感染力,如“他眼睛圆圆地把一碗豆腐脑吞食完了”等。
【导语】萧红的《羊群》通过平儿和赵三的生活片段,生动描绘了20世纪初东北农村的艰辛命运。通过小细节,如骑羊戏弄、卖鸡笼、喝豆腐脑,展现了农村童年的顽皮和家庭的拮据。父子间的互动及彼此的关爱,映衬出平儿的无奈与赵三的沉重,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在生活压力下的挣扎和微弱希望。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
A.“体现出了他的聪颖机灵”错误。①处“平儿不断地戏弄她们,他单独地赶着一只羊去吃她们筐子里拾得的野菜”体现的是捡便宜欺负弱小的顽劣。
B.“既慨叹自己生活贫困的现实,还心疼儿子被雇主打了”错误。结合上文“爹爹是老了!孩子还那样小”分析,应该是慨叹年岁老迈,孩子还未成年,怨恼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以及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担忧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感。
C.“实则非常支持他,她自己不断存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错误。③处“就像对于他织鸡笼,怀着不满似的,就像反对他织鸡笼似的”看不出支持和希望,表现的是不支持,对生活不满,悲观。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B.“对旧事不感兴趣”错误。结合原文“人家的了,就别提了。’王婆整天地不耐烦”可知,此处表现的是王婆不愿回忆往事的很不耐烦的状态,并非“对旧事不感兴趣”。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平儿被雇做牧羊童后,在牧羊时充分展现出孩子的活泼天性。他追打群羊跑遍山坡,不断戏弄拾野菜的孩子,甚至骑着羊玩耍,“他手耍着鞭子,觉得十分得意”,此时的平儿享受着牧羊带来的自由和快乐。然而,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在进大门时,羊疯狂奔跑,平儿像张狂的猴子一样无法跳下羊背,结果被主人用拾柴的耙子打下羊背,还被不停殴打,“像打着一块死肉一般”。这一事件让平儿从牧羊的快乐中瞬间跌入痛苦之中,可谓乐极生悲。
②一开始,平儿和爹爹卖鸡笼并不顺利,“第一天卖出去的鸡笼很少,晚间又都背着回来”。但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一个上午,十个鸡笼卖出去了”,他们还去喝了豆腐脑,平儿也很享受这一过程。然而,这种好景并没有持续太久,“终于三个鸡笼没有人买”,卖鸡笼的生意逐渐冷清下来。
平儿同情父亲,努力帮忙背鸡笼,“他又背一个,临出门时他又找个小一点的提在手里”。即使爹爹让他送回两个,他也尽力多背。在卖鸡笼的过程中,平儿和爹爹一起努力,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换来长久的成功。最终,鸡笼生意失败,平儿和爹爹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这体现了平儿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结果是无果的。
③牧羊时的意外挨打,让平儿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他无法控制羊的行为,也无法避免被主人殴打,只能被动地承受这一后果。卖鸡笼的过程中,平儿和爹爹努力经营,但市场需求的变化却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他们无法选择市场的走向,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意的失败。最后,平儿又被装进“睡着一般的乡村”,回到牧羊的生活。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安排。这一切都体现了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人们的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选择,平儿作为一个孩子,更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
9.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
①场景设计方面,根据文本中“他们就到不远的那个布棚下,蹲在担子旁吃着冒气的食品”,可以确定地点为布棚下的豆腐脑担子处。道具的准备也都是根据文本中提到的物品进行选择,如铜板、鸡笼、饭团、糖球等,使场景更加真实。通过真实的场景设计,增强表演的真实感。同时,这些场景也符合小说中所描述的背景,有助于演员更好地融入角色。
②爹爹(赵三)的语言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贫困农民的朴实和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儿子的关爱。平儿的语言则充满了童真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卖豆腐脑的老板的语言则突出了他的商业头脑和热情。比如,“孩子再来一碗吧”。这样的语言设计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③爹爹(赵三)的破旧衣服、老茧和疲惫的神态,表现出他生活的艰辛。平儿的童真和贪吃的动作,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可爱和单纯。如平儿在吃豆腐脑时,“眼睛圆圆地把一碗豆腐脑吞食完了”,这个细节可以让演员通过睁大眼睛、专注地看着豆腐脑、狼吞虎咽地吃等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出平儿对豆腐脑的喜爱和满足。这些细节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时天下多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时宰是之。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军民集者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时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贰,则将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乞修《建炎会计录》,乞恤勤王之兵,乞宽假言者。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
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经学,排靖康和议,使邪说不作。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杨时传》,有删改)
材料二:
杨龟山应诏而出,论者病之,亦何足以病龟山哉?君子之出处,唯其道而已矣。召之者以道,应之者以道,道无不可,君子之所可也。徽宗固君也,进贤者,君之道也。蔡京固相也,荐贤者,相之道也。相荐之,天子召之,为士者无所庸其引避。天下虽无道而以道相求出而志不行言不庸,然后引身而退,未失也。龟山何病哉?当其时,民病亟矣,改纪一政而缓民之死,即吾仁也;国危迫矣,匡赞一谋而救国之危,即吾义也。徽宗虽暗,而犹吾君;蔡京虽奸,而犹吾君之相,相召以义,奚容逆亿[注]其不可与有为而弃之?病龟山者,将勿隘乎?
(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八》,有删改)
[注]逆亿:事先预料。
10.(3分)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下虽无A道B而以道C相求D出E而志F不行G言不庸
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以……为师,意动用法,与《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用法相同。
B.“时宰是之”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中的“是”意思不同。
C.安在,在哪里,属于宾语前置句式,与《赤壁赋》中的“而今安在哉”文言句式一致。
D.“而犹吾君之相”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而”意思相同。
12.(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时自小就很聪明,能写文章,后来潜心于经典史书,他对程颢十分尊敬,以学生对老师的礼仪相待,师生相处融洽。
B.杨时为政,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政绩斐然,老百姓对其念念不忘,他的品德声望也日趋高涨,四方的士人都来向他求学。
C.杨时敢于劝谏,他劝高宗要致力于圣贤之学,恤勉勤王的军队,宽恕敢言之人,但晚年不再关心国事,致力于讲学著书。
D.王夫之认为,徽宗是君主,虽然昏庸,但是进用贤人合乎其君主之道;蔡京是宰相,虽然奸邪,但是推荐贤人合乎其宰相之道。
13.(8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军民集者数十万。
(2)相召以义,奚容逆亿其不可与有为而弃之?
14.(3分)材料二中王夫之对杨龟山“入仕”持什么态度?其理由又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
10.BDG 11.A 12.C
13.(1)太学生跪伏在宫廷前上书,请求留任李纲,集结的军民有几十万。
(2)用道义来召用他,哪里容许事先预料事情不可做与有所作为而放弃它呢?
14.态度:王夫之认为杨龟山出山做官,不能怪罪杨龟山,指责他的人太狭隘。理由:杨龟山出山做官的行为合乎正道。当时,民众痛苦得很,国家受到危险的逼迫,出山做官对国政改革能延缓民众死亡,提出谋略能挽救国家危亡,这是杨龟山作为君子的仁义。
【导语】杨时在《宋史》中的记述主要着眼于其才识与道德,展示了他在政务和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他在政治动荡中的参与与贡献。文章突出他不畏权势,坚持道义的特质。而在王夫之的《宋论》中,杨龟山被赞许为以道为本,理直气壮地入仕,旨在改政济民。王夫之通过强调杨龟山的义行,表达了对其在乱世中怀抱仁义的肯定态度。两篇文章共同展现了杨时的操守与学识。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天下虽然无道,但根据道来相求,出仕之后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实行,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应用。
“天下”作主语,“无道”作谓语,应在B处断开;
“以道”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相求”,应在D处断开;
“志不行”和“言不庸”对称,应在“行”后停顿,即应在G处断开;
故应在BDG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了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分析文言句式的能力。
A.错误。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句意: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在那里拜他们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B.正确。意动用法,认为……正确/一律。句意:当时的宰相认为此话有理。/一律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C.正确。句意:皇上问龟山先生在哪里。/然而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呢?
D.正确。都是表转折。句意:但还是我的君主的宰相。/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蓝。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C.“但晚年不再关心国事”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中“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经学,排靖康和议,使邪说不作”可知,杨时晚年还是关心国事的。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乞”,求;“伏阙”,跪伏在宫廷前;“军民集者”,定语后置,集结的军民。
(2)“相召以义”,状语后置,用道义来召用他;“相”,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奚”,哪里、怎么;“逆亿”,预料。
1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1)态度
根据“亦何足以病龟山哉”概括为:王夫之认为杨龟山出山做官,不能怪罪杨龟山,指责他的人太狭隘。
(2)理由
根据“当其时,民病亟矣,改纪一政而缓民之死,即吾仁也;国危迫矣,匡赞一谋而救国之危,即吾义也”概括为:杨龟山出山做官的行为合乎正道。当时,民众痛苦得很,国家受到危险的逼迫,出山做官对国政改革能延缓民众死亡,提出谋略能挽救国家危亡,这是杨龟山作为君子的仁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年时特别聪明,擅长写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考中进士。当时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于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孟子绝学,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在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得很快乐。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
杨时闭门读书不去做官有十年,很久以后,才历任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知县,都有好的政绩,民众思念他始终不忘。杨时安心在州县任职,从没有想到寻求闻达显贵,而他的品德一天天越来越好,声望一天天越来越高,四方各地的士大夫们不远千里都来跟着他学习,称他“龟山先生”。当时天下多变故,有的人跟蔡京说,认为国家事已至此,必然失败,应该引荐德高年老的人置之于左右,或许还差不多,当时的宰相认为此话有理。恰逢有使节去高丽,皇上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话告诉他。杨时因此被召任为秘书郎。
李纲被罢免之后,太学生跪伏于宫廷前上书,请求留任李纲,集结的军民有几十万,朝廷想禁止他们集中。吴敏请求任用杨时来平息太学生的集结事件,杨时得以被召到朝廷谈论对策,他说:“各位太学生纷纷俯伏在宫阙之前,这是忠于朝廷,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要选择老成持重而有品行、道义的人担任主帅、副帅,那么这件事就会自然平息。”钦宗皇帝说:“没有比你说得更有道理。”于是任命杨时兼任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杨时担任工部侍郎,他与陛下论对时说道:“自古圣贤的君王,没有不以致力于圣贤之学为首要任务的。”授命兼任侍读。杨时请求修编《建炎会计录》,请求恤勉勤王的军队,请求宽恕敢于发表言论的人。不久告老,以本官辞职家居,优游于山林名胜之地,把著书讲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事务。
晚年居任谏省,才九十天,他所论说列举的都切中时弊世道,而其中大的,则是分析王安石的经学,力排靖康年间的和议,使邪说不能发挥作用。凡是绍兴初年崇尚元祐时的学术的人,而朱熹、张栻的学问能够得到程氏的正统之传,它源委脉络相承都是出于杨时。
材料二:
杨龟山响应皇帝的诏书而出山做官,发议论的人对此加以指责,这哪里又值得怪罪杨龟山呢?君子的出仕和退处不仕,只是要合乎正道而已。召用他的人是以道来召用的,响应诏命的人也以道来应诏,按照道来说没有不可以的,那么君子就可以这样做。徽宗本来是君主,进用贤人,是君主之道。蔡京本来是宰相,推荐贤人,是宰相之道。宰相推荐他,天子召用他,作为士人就不用引退和躲避。天下虽然无道,但根据道来相求,出仕之后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实行,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应用,然后引身而退,也还是没有过失的。杨龟山哪里值得怪罪呢?在那个时候,民众的痛苦已经很严重了,对国政做一项改革而能延缓民众的死亡,这就是我的仁;国家已经受到危险的逼迫,提出一条谋略而能挽救国家的危亡,这就是我的义。徽宗虽然愚昧,但还是我的君主;蔡京虽然奸邪,但还是我的君主的宰相,用道义来召用他,哪里容许事先预料事情不可做与有所作为而放弃它呢?指责杨龟山的人,岂不是太狭隘了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 高 令①
苏 轼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②。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注]①高令:苏轼的朋友,写此诗时,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②绕齿牙:喻指文章写得好。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述了落花满地的暮春景象,营造出感伤的氛围。
B.次句回忆了两人在一起的时光,二人曾多次在官衙中饮酒叙谈。
C.颈联诗人借助想象,想象好友高令在家中与人把酒言欢的景象。
D.这首诗集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思连贯,饱含深情。
16.(6分)这首诗情感丰富,层次井然,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5.C
16.
①首联通过回忆二人过去的交往,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②颔联称赞友人的诗,如“锦绣开胸臆”,“冰霜绕齿牙“锦绣”“冰霜”,表达了对好友才华的钦佩之情。
③颈联抒发了别后客中无侣、孤独思乡的愁情。
④尾联表达抛却俗务、纵情自然的心态。
【导语】本诗通过描写春风落花的景象,回忆与友人在官衙中共饮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和家乡的思念。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展现了苏轼深厚的诗词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想象好友高令在家中与人把酒言欢的景象”错,颈联意为:分别之后你又与谁把酒言欢,是否整日外出做客不想归家?诗人不是想象好友“在家中与人把酒言欢”,而是想象其“整日外出做客”。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首联意思是,满地春风吹扫着落花的世界,你我曾经多次醉倒在官衙里。描述了落花满地的暮春景象,回忆了二人在一起的时光,二人曾多次在官衙中饮酒叙谈,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②颔联意思是,你作诗如打开胸中锦绣,谈论冰霜更是脱口而出。称赞友人的诗,如“锦绣开胸臆”“冰霜绕齿牙”,表达了对好友才华的钦佩之情。
③颈联意思是,分别之后你又与谁把酒言欢,是否整日外出做客不想归家?诗人想象分别之后好友外出与人把酒言欢的场景,间接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思乡念友的愁情。
④尾联意思是,知道田园只之事可以委托给儿孙,何时驾着一叶扁舟去到那海边?写对辞去凡俗事物,未来归乡并与友人相聚的期待,表达抛却俗务、纵情自然的心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 ,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答案】 (1)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孰、惑、赋、烂、柯。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前,人们认为文学批评是小道。就说诗罢( )论到诗人身世情志,在小道中还算大方( )论到作风以及篇章字句,那就真是( )玩物丧志了。这种看法原也有它正大的理由。但诗人的情和志主要的还是表现在篇章字句中,一概抹煞,那情和志便成了 ,难以捉摸了。我们这时代,认为文学批评是生活的一部分,该与文学作品。而“条条大路通罗马”,从篇章字句以至作品也好,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只有能表现作品的价值,才是文学批评之一道。兼容并包,才真能成其为大。
本书的二、三章专论陶诗的作品和艺术, 。从前,人论陶诗,以为“质直”“平淡”,却不从这方面钻研进去。但“质直”“平淡”也有个所以然,不该 。本书详人所略,便是向这方面努力,要完全认识陶渊明,这方面的努力是不可少的。
18.(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空中楼阁 等量齐观 不厌其详 含糊了事
B.一纸空文 等量齐观 语焉不详 含混不清
C.空中楼阁 平分秋色 语焉不详 含糊了事
D.一纸空文 平分秋色 不厌其详 含混不清
19.(3分)在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括号处加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说诗罢。论到诗人身世情志,在小道中还算大方。论到作风以及篇章字句,那就真是——玩物丧志了。
B.就说诗罢,论到诗人身世情志,在小道中还算大方;论到作风以及篇章字句,那就真是——玩物丧志了。
C.就说诗罢。论到诗人身世情志,在小道中还算大方。论到作风以及篇章字句,那就真是“玩物丧志”了。
D.就说诗罢,论到诗人身世情志,在小道中还算大方;论到作风以及篇章字句,那就真是“玩物丧志”了。
20.(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作品以至篇章字句也好,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只有能表现作品的价值,才是文学批评之一道。
B.从篇章字句以至作品也好,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只要能表现作品的价值,都是文学批评之一道。
C.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从作品以至篇章字句也好,只要能表现作品的价值,都是文学批评之一道。
D.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从篇章字句以至作品也好,只有能表现作品的价值,才是文学批评之一道。
【答案】
18.A 19.D 20.C
【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空中楼阁”,指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一纸空文”,意思是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也比喻光给出承诺却不付诸行动。
结合语境强调“情和志”离开“篇章字句”,就是虚无的,填“空中楼阁”。
第二处,“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语境中强调“文学批评”和“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该“等量齐观”。
第三处,“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语境中强调“本书详人所略”,应该是说“本书的二、三章专论陶诗的作品和艺术”“不厌其详”。
第四处,“含糊了事”,做事马虎随便,敷衍不认真;“含混不清”,就是不清楚,难以言表。
语境中说“但‘质直’‘平淡’也有个所以然”,“不该”马虎随便,所以填“含糊了事”。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就说诗罢”,总领提示下文,不能用句号,排除AC。“论到诗人身世情志,在小道中还算大方”与“论到作风以及篇章字句,那就真是——玩物丧志了”结构内容对应整齐,应该是并列关系,用分号,排除A。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从篇章字句以至作品也好,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只有能表现作品的价值,才是文学批评之一道。兼容并包,才真能成其为大”语病有:“从篇章字句以至作品也好,从作家的身世情志也好”语序不当,与上下文的顺序照应不周,不合逻辑,前后语境先说“身世情志”再说的“篇章作品”;“只有能……才是”不合逻辑表达绝对。
A.语序不当、不合逻辑表意绝对;
B.语序不当;
D.关联词错误表达绝对。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禽兽”理论,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在反驳中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①______,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荒谬之谈,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这里孟子运用的是一个隐藏了结论的三段论推理,而且把小前提前置了,还原这个三段论就是:
( ),
( ),
所以,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
那么孟子的这个推断成立吗?当然不成立,因为这个小前提本身就是不真实的。为什么说它不真实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个小前提是如何得出来,便应该清楚了。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______②______,人与人之间按照关系远近而有亲疏之别。孟子因此认定墨家的兼爱是无父,以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可作如下分析:
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无差别就是“无父”
墨家的兼爱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无差别
因此,墨家的兼爱就是无父。
这个推论在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大前提换一种表达就是: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有差别就是“有父”。这显然是儒家的观点。孟子的批评墨家“兼爱是无父”的观点,却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而非从共识出发,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孟子的整个推论也就不能成立。
墨家和儒家之间,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从而构成了彼此之间长期的思想争论。其实,墨家和儒家,在“爱”的思想上,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③_________,将有可能产生出更加合理而全面的思想。
21.(5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6分)参照文中画波浪线处三段论推理结构,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处将孟子的另一个推断的三段论推理补写完整。
【答案】
21.①归谬法
②而儒家的仁爱(伦理)则强调有差别
③如果能够充分结合起来
22.无父(无君)是禽兽
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本句属于总起句,是对下文内容的概括;结合下文“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可知,这种方法属于“归谬法”,故可填写“归谬法”。
第②空,本句属于照应句,结合“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人与人之间按照关系远近而有亲疏之别”可推断,填写的句子与“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构成转折,故可填写“而儒家的仁爱(伦理)则强调有差别”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本句属于总结句,“其实”承上文转折,意味着墨家和儒家没有必要“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即可以结合起来,故可填写“如果能够充分结合起来”之类的句子。
22.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这题考的是逻辑三段论,三段论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就此题而言,本题的结论是“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即S是P,据此可知,S是“墨家的兼爱”,P是“禽兽”。大前提是个一般性的原则,即M是P ,已知P是“禽兽”,根据原文“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可知,“无父(无君)”是M,再根据“M是P”可知,大前提是“无父(无君)是禽兽”。
小前提,是依附于大前提的一个特殊性的陈述,即S是M,已知S是“墨家的兼爱”,M是无父(无君)”;再根据原文“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故小前提表述为“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四、作文(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在获奖感言中说:“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作为一个拼搏在高三、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杨志军的获奖感言,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作品的优劣,言下之意是写作者只有把自己融入国家、时代、民族之中,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这是写作者必须拥有的精神维度。第二部分阐述了写作者在创作上应饱含对“登高望远的热爱”,同时又时刻保持着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体现出写作者具有的理想情怀和理性思考。第三句话“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是对前两句的精辟总结,将写作者比作“永远的攀登者”,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阶段,都不应停止探索和进步的脚步。
杨志军的获奖感言为正在高三拼搏、追求理想的青年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它鼓励我们以高远的精神维度去塑造自己,以警醒的心态面对挑战,以永恒攀登者的姿态去拥抱未来。
提示语要求谈谈以上材料给“拼搏在高三、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带来的启示,并结合自身发展进行思考。其中,“高三”“当代青年”指明写作对象,“追求理想”明确了立意的方向,“结合自身发展”要求要写出个体真实体验。
写作时,可以首先针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展开论述,说明“小我”的小幸福是建立在“大我”的大实现的基础上的,因此,当代青年们应志存高远,追求崇高的精神维度,不懈攀登,不懈追求。接着,立足现实,论述不懈攀登的重要性,可从正反对比的角度,以安于现状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可从“怎么做”的角度论述当代青年应如何攀登高峰,如何面对陨落与滑坡。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华罗庚“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的名言,论述勇于攀登的重要性。
立意:
1.攀登者,事竟成。
2.志存高远,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3.警惕思想滑坡,理性行稳前路。
4.不懈攀登,勇往直前。
例文:
攀登者,事竟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曹操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亦说“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古往今来,无数志士或以呐喊或用行动证明了志存高远与不懈攀登之于个人成长甚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拼搏在高三的当代青年,我们更应心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不懈攀登,纵使身如苔花,亦能绽放芳华。
“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诚然如是,一个作家如果想要创作出蜚声文坛的著作,定少不了不辍的耕耘,不懈地攀登与崇高的理想。1986年,初入文坛的莫言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此后40余年的文学创作之路,莫言始终笔耕不辍,一路高更猛进,尤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也没有醉心于声名,停止创作,反而加倍深耕。莫言的文学创作之路是写作者不懈攀登的真实写照。作家如此,人人皆然。
古语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人生一场,如若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追求,与目光短浅的燕雀何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至今回响在我们耳畔,我辈青年亦应志存高远,体察时代之变,展现青春志向,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宽广胸怀不懈攀登。
然对登高望远的热爱也应时刻伴随着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古语有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永远的辉煌,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如因眼前的小成绩而沾沾自喜,那可能就是失去胜利的前奏。因此,要攀高峰,就应时刻保持警惕,以谦虚的心态,奋进的姿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平凡如你我,也不应放弃凌云壮志。2024年夏天,闪耀巴黎的郑钦文实现了她个人的奥运金牌梦,赛后筋疲力尽的郑钦文在采访中动情说道:“让我为我的国家再打3个小时,我仍然愿意再来一次。”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她的故事,是一曲关于梦想、坚持与爱国的赞歌。人生是一场永恒的攀登,这场攀登不只关乎个人,也关乎家国荣耀。仍处在成长中的我们或许能力不深,见识尚浅,但只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踔厉奋发,砥砺深耕,亦有登顶之日。
纵观历史长河,举目未来之路,又观现今之况,今日之中国已是一艘于汪洋大海中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我辈青年生逢盛世,又身处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不应囿于眼前的风光,而应奋楫笃行,不懈攀登,抵达人生之境,谱写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