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个是影响我十几年的家庭教育观念。回顾这十几年的实践,梳理十几年的经验,我觉得要确立这样的关键认知: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成为积极思维者,就是做了最好的情绪管理的示范;成为积极抵制(诱惑)者,就是做了最好的自我约束的示范;成为积极行动者,就是做了最好的主动作为的示范;成为积极关怀者,就是做了最好的情感储蓄的示范;成为积极交往者,就是做了最好的有效沟通的示范。
确立了这样的关键认知,父母才会发生真正的全面更新,才会和孩子合作创造更美好、更温馨、更有生机的家庭生活,家庭才能成为孩子与未来、与社会、与自己最积极的链接点。
2
父母的思维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同的人,面对考试的好坏,会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孩子考得不理想的时候,有的父母会埋怨、批评孩子不认真,甚至挖苦孩子,有的父母则和孩子一起“感谢”考试,全面分析这次“失败的考试”在提醒孩子哪些方面存在漏洞。埋怨的父母,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消极的,他们只看到“不理想分数”的坏处。“感谢”的父母,他们和孩子看到了“不理想分数”的提醒价值。
再来举个例子,孩子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擦破了,有的父母就用脚踢这块石头,责怪石头是该死的东西。这让孩子觉得摔跤全是石头惹的祸,以后他如果还摔跤,依然会责怪。有的父母则帮孩子处理好伤口后,感谢这块石头是个很好的提醒,庆幸这次摔得不重,这次摔跤提醒孩子走路时要注意脚下,以后孩子大概率不会再摔跤。前者对孩子未来走路良好习惯的改变,只有坏处,后者对孩子未来走路良好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家庭生活中,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例,父母持之以恒地用“积极思维”来对待,那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积极思维”,这有益于孩子的一生啊。
3
父母是积极思维者,那么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会主动做些什么呢?
家庭生活中的诱惑很多,手机、电脑、电视都是视听上的诱惑,美食是味觉上的诱惑,熬夜是玩耍的诱惑……
面对诱惑,有的父母会纵容自己,而有的父母却自我管理,成为了“积极抵制者”。的确,能够抵制这些诱惑,有节制地运用手机、电脑、电视,有节制地享受美食,有规律地作息……这就为孩子树立了极佳的示范。
沛沛从小的生活作息就很规律。他小学时,一般九点前就睡觉了。到春节期间,也基本如此。到了高中,一般十一点就睡觉了。但是他早上六点就起床了。
为此,我们也和他的作息时间基本一致,除了我,可能因工作睡得稍晚一些。
不去利用本该休息的时间去玩耍或工作,不去拉长利用生活学习工具的时间,不去一味地满足自己的味蕾和胃……有所节制,就是抵制诱惑。成为积极抵制者,意义非凡,但难点很多。唯有靠超强的自我管理,才能实现。
4
面对家庭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有的父母选择让别人去做,而有的父母却自我启动,成为了“积极行动者”。
家务是一个家庭最常见的必做之事。
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父亲连油瓶到了也不去扶一把,所有家务,都是母亲一个人干。有一阶段,我还以为自己作为家里的男人,什么家务也不干,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是最起码的。美好的家庭生活,要靠每个成员主动去创造。
在沛沛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这样做:吃饭前,大家一起端菜端饭,吃饭后,大家一起收拾碗筷送到厨房。每次要打扫卫生了,全家人各司其职,都在干活,就连腰不太好的岳母,也会一起做。
我原本是一个有点怕做家务的人,现在我成为了“积极行动者”。
我知道,很多父母、长辈并非如此。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看到了这样的情形:父母或长辈剥夺了孩子成为积极行动者的机会,因为书包从孩子背上移到了父母、爷爷奶奶的肩上。
在家庭里,很多孩子可能被父母要求“只要念好书,其他啥也不用做”,越是这样“专注”,孩子念书往往越是“达不到优秀”。
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希望父母和孩子一起合作,各自主动、一起完成家里的事务。
5
在有的家庭里,父亲或者母亲按照分工,把自己该做的主动完成后,还会分担家庭成员的事务,这往往发生在某个成员身体不好或者工作特忙的时候。
这种时候,身边有一个积极关怀他人的亲人,会让家庭生活变得非常温馨。
沛沛上初中开始,岳父就一直送他上学。有一次岳父动小手术,需要休息几天,于是夫人就送沛沛上学。等到岳父稍微好一些,他马上就强烈要求还是他来送,因为夫人要上班,他怕她每天早起,太辛苦。
这种相互关怀的情景,每当想起来,都会觉得内心温暖,如有灯光照耀。
是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积极关怀亲人,那样的家庭生活一定令人向往,家自然就成为了每个人不想离开的地方,一旦离开就马上想回来的地方。
6
大概在沛沛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我不知道夫人在房里缝纽扣,我以为没人在里面,就随手把灯关了,结果夫人骂了一句“神经啊”,我很不舒服,夫人也不痛快。但是,说好了晚饭后一起出去散步的,于是我们俩带着沛沛出门了,尽量不让沛沛知道我们吵架了。
夫人走在马路另一边,我和沛沛走在马路这边。很快,沛沛发现我俩吵架了。沛沛对我说:“爸爸,我觉得你今天不该惹妈妈生气。妈妈这几天感冒了,你应该让着她啊。爸爸,你不是说,家人之间不讲对错,只讲感情吗?”他才三年级,就能这样看待这件事。我的脸一下子火辣辣的,我赶紧电话给夫人,承认自己不该这样,并把儿子说的这席话说给夫人听,夫人听了,立马开心了,很快就到马路这边来,和我们一起散步了。
每次我回想这个故事,我都会得到教益。一个积极交往者,在对待和家庭成员的矛盾时,一定会尽快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会考虑什么面子,因为家人之间的感情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真正成为了“积极思维者”,真正很好地用言行诠释了“积极抵制者、积极行动者、积极关怀者、积极交往者”的内涵,那么家庭里会蓬勃着一股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