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教学楼通往校车乘车地点的路上,有一大块草坪。边上的草,经常被乘车的学生踩坏。
于是,总务处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会用一段段的木头拦一拦。
结果第一天就被踩坏很多。一是钉得不深不牢,二是小朋友喜欢从踩着木头走。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去抓个现行,再请班主任进行严肃教育。当然,我们有广播,总务处还可以通过广播进行提醒和教育引导。
我让黄主任调研下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去踩木桩?小朋友们都是为了好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天性也没什么错。
2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案例,学校有一个垃圾亭在西边道路旁,小朋友到垃圾时喜欢抄近路,于是垃圾亭旁边的草地上,草坪被破坏。补栽了好几次草坪,也请班主任进行了教育,但效果甚微。
后来,总务处黄主任就干脆设计了一条“最佳路径”,让小朋友光明正大地走那条路。同时,为垃圾亭做了一个矮围墙,让垃圾亭美丽一些。
爱走捷径,是人的天性。靠管是管不住的,疏导下是不错的选择。
后来,我看到小朋友们倒垃圾,就爱走那条最佳路径,有点儿弯曲,走在上面,也蛮好玩。
添加了一条小道,顺应了“爱走捷径”的天性。而让小道弯曲,既有点美,又有点好玩,这又顺应了“爱玩爱美”的天性。
3
那木桩怎么办呢?
光靠教育,肯定不行。关键是看怎么疏导?
孩子爱玩,那教学楼到乘车广场的这条路的路面,能不能做一点好玩的步道?
如果有步道,踩木桩就没那么好玩了?
如果还是喜欢踩木桩,那是不是可以有一个专门的地方,设计几个木桩,让他们光明正大地玩“踩木桩”的游戏?
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步道?校园的哪些地面可以做步道?
不妨调研后,进行整体设计,再逐步实施。让孩子走在校园的每一条道路上,都能够感受到好玩,体验到一种文化。
疏导方法很重要,为什么疏导更重要,因为只有把“为什么”的价值感增强变丰富,改变、改造才能更入小朋友的心,更能够帮助孩子成长。
顺应儿童天性的同时,能够增加成长的价值感,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