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教育手记·可以组织哪些积极活动,点燃学生的兴趣

教育   2024-11-04 19:27   江苏  

2002年,我在村小工作。那年的某个清晨,我发现几个调皮孩子最近早上来得特别早,我一了解,原来他们为了在学校池塘里钓龙虾……

早读课上,本想严厉地批评他们几个,但看到们对那喜欢钓龙虾不经意间,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思绪立刻向儿时伸展……

儿时的我,不也是喜欢偷偷和伙伴相约,去池塘里游泳,常常玩得不想回家吗?不也一早就爬起床,赶在村上的小伙伴还没有到田野之前,就一个人开始钓田鸡吗?不也是拿着木头枪在村子里“横冲直撞”吗?……

现在他们正处童年,童年的欢乐将是人生中不可磨灭、弥足珍贵的记忆啊!

于是我话峰一转,和孩子们来了一个约定:“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很喜欢钓龙虾,不如这样,我们明天一起钓龙虾,老师一定参加!”孩子们一片欢呼

第二天,我们相约在学校池塘边,钓起了龙虾,嗨!这儿的龙虾还真多,那几个曾经偷偷钓龙虾的孩子可都是高手,其中谢文俊竟然只用一根细线就拿起了好几只肥肥的大龙虾,看着他这等本事,我不禁要拜他为师,他顿时笑开了花文俊这个孩子,平时他可没让我少操心,而且操心也往往无济于事。

在钓龙虾活动后,我们上了一节相关的习作课。那次,连平常习作的时候就搜肠刮肚的学生,也能够笔走如飞,酣畅淋漓地完成了一篇不短的作文。

好的资源,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链接,那语文学习就变得充满吸引力。

2004年,我在新昌中心小学工作。有一次习作课,我带着学生们在草坪上开展活动。突然有同学跑来告诉我:一只小鸟死了。我带着学生为小鸟举行葬礼。

前不久,竟然还有学生和我说起这件事。

这是一次活动,和钓龙虾等活动一样,至少可以点燃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观察、联想、动手等,同时由此促进了情感(同情)和思维的共同发展,当然,学生的语言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我认为,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一定要有积极的活动作为土壤。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积极活动,犹如连结语言和思维的桥梁。”

那么怎么组织学生开展积极活动呢?思路有这么三条:

第一种思路,带领学生开展体验性活动。钓龙虾、举行葬礼等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这些体验,会产生许多新鲜的词语,好像那些词语,就是突然间从脑海中蹦跳出来的。其实呢,丰富的、强烈的、新鲜的体验,会让孩子自己找到那些词,语词服务于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思想。

第二种思路,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学校有“美学田园”劳动实践项目,如果让学生去种花种菜,浇水施肥,收获劳动成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发现,通过劳动学生会发现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还有对这种关系的理解。这就是学生们的新思想,他会为此感到兴奋。

第三种思路,指导并激励孩子持续观察。校园里有“湖心岛”,如果让学生经常去湖心岛转转,寻找值得观察的动物或植物,那一定是有意思的经历。那十几只孔雀,六月份的羽毛非常鲜艳、漂亮,还经常开屏,到了九月份,学生进校再去观察,那美丽的羽毛就不见了。湖心岛上有很多角落,很美。可以选择一个角落去观察。还可议观察某一种树木、花卉或绿草。当学生持久观察后,就会不断地收获独特的发现。这会链接

第四种思路,上一些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课。如果能够将学科之间的壁垒打通,让两个或多个学科学习能够彼此互助,揭示里面的一些联系,那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地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整合课,当然也是一种积极活动。回望历史名人,很多都是博学多才。像苏东坡就诗、文、书、画、政治等多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因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一通百通,或许就能证明这种联系的存在。

四年前,我和美术组黄立群老师一起上过语文和美术的整合课。那节课,现在想来,也蛮有意思的。

秋天,校园里的果子纷纷成熟。周五,天气晴朗,我和黄立群老师约好,上一节美术和语文的整合课——海棠果。

我们这样做,想要达成这样一些目标,首先,学会有序地观察,观察海棠果的叶子和果子,观察海棠树的树干和枝条。其次,学习构图和有层次地表现果子“叠加”的技巧,将所观察的有选择地画出来。这样写生,很难,但很有意思。接着,学习有序地表达,将自己看到的(果子的形状和颜色),体验到的(摘果子),选择体会最深的方面写出来。最后,这样做,是希望激发小朋友观察、写生、写话的兴趣。最特别的是,培养观察能力,是本次语文美术整合课的关键所在。

第一节语文课,我们一起幼儿园东围墙的墙边。虽然我们教室后面就有三颗海棠果,但那儿不见一点阳光,所以被我们放弃了。

我们来到幼儿园的围墙边。阳光下,本来并不起眼的海棠果,因为大多数都成熟了,果子缀满了枝头,叶子又非常少,所以一眼望去,满眼果子,那一片红色,自然引来一阵阵欢呼。

我们先观察,小朋友们说,叶子很少,果子却很多。这五棵海棠树,和教室后面的不同之处就在这里。他们还发现果子大多数是红色的,很像小苹果。

他们远看很不过瘾,那就走近看吧!这时,发现果子有多种颜色,而且大小不一。

当我宣布允许摘几个果子时,他们如“饿虎扑食”般开采了。

等大家采得的差不多了,我们又开始远远地观察海棠树。

刚才,我们观察果子、叶子,现在,我们观察树干、枝条。小朋友惊奇地发现,树干不粗,到约一米高的时候,树干开始分出四五根细一点的枝干,这实在有趣。

回到教室,我们尝一尝果子的味道。

上午第三节,美术课,黄老师播放刚刚拍到的海棠树,接着指导他们“写生”。

黄老师指导他们观察枝条的方向,以及穿插,并示范。

构图清楚了,小朋友就开始画了开去。

十分钟之后,黄老师开始教他们画果子,因为海棠果离我们的距离由远有近,所以大小不一,因为海棠果有的地方有好几颗挤在一起,有的地方只有一两颗,所以疏密不同。特别是,怎么画好叠在一起的果子,以及点出每个果子“肚脐眼”的位置,黄老师都一一指导,不时还示范一下。

美术课,就在学生自由发挥和老师针对性地指导的交替中,焕发出神奇的效果。

在美术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简单地交代了一下,画完之后,就可以写话,主要写自己看到的海棠果的颜色、形状,以及味道,摘果子时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

中午闲暇课程时光,他们有的画,有的写。很快,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一句句充满体验的句子,纷纷诞生。扑面而来的,是欣喜,是快乐,是阳光,是小朋友的天真烂漫与奇思妙想。

值得书写的是,小朋友们画了这么多时间,却是乐此不疲,充满乐趣。这或许是此次整合课程最大的收获。

如果,学习,可以在阳光下,在主题中,那何愁小朋友不为之着迷呢?

我始终认为积极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才能让学生的思想保持新鲜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情思常常体验到沸腾的状态。天天好奇,新鲜生长,常常沸腾。


彭文峰会
彭文峰会专注分享语文教育、家庭教育的理想信念、实践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