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亲情关系和社会等级有着明确的划分,其中“出了五服不是亲”就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观念。
古代有着十分严苛的等级制度,官员官服上的补子图案,还有后宫嫔妃衣服的颜色花纹,甚至戴的装饰,都是根据等级划分的。哪怕嚣张如慈禧太后,在慈安太后在世时,她也不敢在穿戴上有所逾越。
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不仅体现在官员和后宫嫔妃的衣着上,也反映在古人的亲属关系上,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五服制度。
所谓“五服”,就是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是用来区分亲属关系远近的一种标准。《礼记·丧服》将五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丧服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亲属关系,服丧的时间和形式也各不相同。
1、斩衰:这是最重的丧服,代表最亲近的亲属关系,穿斩衰的时间最长,一般为三年,服装用粗麻布制成,且不缝边,表示极度的悲痛。服丧的对象是:子女为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
2、齐衰:较斩衰次之,表示较近的亲属关系,丧服虽然也是粗糙的麻布,但比斩衰稍好一些,穿齐衰的时间为一年。服丧对象是子为母、为继母,还有母为长子。但根据儒家“家无二尊”的伦理观念,为母服丧不能与为父服丧相同。
3、大功:表示更远一点的亲属关系,服装用稍细的大功布制成,服丧时间为9个月。主要适用于父母为已出嫁之女,侄为已出嫁之姑,兄弟为已出嫁之姊妹,从兄弟之间,兄弟之间已过继给他人者,祖父母为庶孙,公婆为长子媳,孙媳为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等。
4、小功:表示再远一些的亲属关系,丧服用比较细的线织成的布,穿小功的时间为五个月。主要适用于为祖伯叔父母,为从伯叔父母,为从兄弟,为已出嫁的从姊妹,祖父母为已出嫁的孙女,为外祖父母,为姨母,妯娌之间,为庶子之媳等。
4、缌麻:是指用细纱麻布制成的丧服。缌麻服是五等丧服中最轻的一种,葬后便除服。主要适用于为曾祖伯叔父母,为从祖伯叔父母,为再从伯叔父母,为族兄弟,为庶孙媳,为外孙、外甥,为姑表、姨表兄弟,为岳父母,为婿等。
“五服”即的便是以上这五种丧服。超过五服的亲属关系就不再被视为亲近的家人了,来奔丧也是作为客人,不需要穿丧服。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五服“从五种孝服,逐渐演变成了五代人,所以有了"五服之内为亲,出了五服不是亲"的说法。
具体指的是哪五代人呢?就是上推五代: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在这五代之内的都算是亲戚,也就是同一个"高祖",同一个”曾祖“、同一个”祖父“,同一个”父亲“的这些关系都算是亲戚。
但关系超过五代,就不算亲戚了,也不需要为其服丧,这就叫出五服,而且在婚姻嫁娶中,亲属关系在五服里是不允许结婚的,出了五服才可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