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贵州的水道整治与内河航运
文摘
2024-08-11 00:01
贵州
清顺、康之际,进军云贵,用兵水西,平定吴三桂叛乱,战乱连年,贵州境内生产力受到破坏,军粮和民食主要靠省外调入,沅江水系的舞阳河和锦江担负起繁重的粮运任务。为了保障水运畅通,就必须进行对水道的整治。舞阳河上的诸葛洞滩,位于镇远府与偏桥卫(今施秉)之间,航道常为两岸崩岩阻塞,明天启年间疏通后,崇祯时发大水,又崩岩断航。清初进军云贵,军运急切,巡抚卞三元于是组织人力疏通诸葛洞滩。事前,他由镇远溯河而上,经偏桥达兴隆,考察水道形势及滩险分布情况,提出了对诸葛洞、老洞、鹞子滩等险窄地点重点整治的方案。责成道员徐宏业、副将王可就负责整修工程,令平越、偏桥、兴隆等卫营兵及当地各族民夫千余人进行施工。工程分段进行:一自诸葛洞起,一自老洞起,自下而上展开,并采取了“浚月河,筑水坝”即裁弯取直与筑坝导流的施工方法,整治范围和施工技术比明代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次工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月完工,共治理各类险滩52处,治理后舞阳河航道由镇远向上延伸180里,直抵黄平旧州,便利了行军用兵的粮秣转输。不过,这次工程是在战事紧张时进行的,工程标准不高。康熙二、三年间(1663-1664年),舞阳河因洪水暴涨,河床变迁,诸葛洞滩复又阻塞,只能用当地小船冒险航行,下游湖广境内的辰船和鳅船已不能通行。康熙十九年(1680年)冬,贝子章泰率军反击吴三桂时,辰船鳅船拖带炮火,从舞阳河上溯,只能由平溪(今玉屏)至镇远;而四川司主事押运兵饷,则可由湖南常德水运至偏桥卫再转陆路至平越,诸葛洞滩的航运出现了时断时续的情况。沅江水系的锦江,也是清初军粮的重要供应线,卞三元也奏请进行过整治。锦江上游自省溪司(今江口)至提溪司(今闵孝)四十里尽为沙石淤塞。卞三元“兴工挑浚”,疏通了自江口、闵孝下经铜仁直达湖广辰溪的河道。铜仁县令郭万国参与“浚河运粟”有功,受到嘉奖,升独山州知州。卞三元疏通锦江,缓和了舞阳河运输的紧张状态。乾隆三年(1738年),总督张广泗疏称:“都匀、铜仁等处河道,虽陆续开修,而河身窄狭,仅容小舟运载”,“盖实限于地势,非人力所能施”。乾隆帝谕:若“可以尽人力者,须当留心补治”,这说明继卞三元之后又对锦江进行过维修养护。舞阳河与锦江的大规模粮运是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当时清军从湖南、四川、广西分三路进攻贵州,原议三路大军在平越杨老堡会师,贵州境内一时大军云集,粮食给养成为严重问题。军粮主要由沅州等地经舞阳河水运至镇远积贮,然后招募民夫转运至平越、新添。九月,清军驻贵阳总数达十余万,粮饷消耗很大。时值贵州大旱,斗米索价银一两,军需民食“皆从湖广接济”,舞阳河、锦江成为主要补给线,在锦江粮船由辰溪上驶,经铜仁至省溪、提溪,转石阡、思南进入贵州腹地。卞三元还在省溪、提溪两地“捐造仓廠,以备储蓄”,可见当时粮运的繁忙。沅江水系的清水江流域属于“苗疆”地区,清初这一地区“不籍有司,且无管辖”的状态,清水江上的“苗船”不能出境,境外的船舶亦不敢进入。为了消除这种“化外”状况,雍正年间,鄂尔泰、张广泗发动了大规模的“开辟苗疆”的军事行动。为配合这次军事行动,保证军运粮运的需要,清廷首先对清水江进行整治与开发。清水江在雍正以前为通船河流,但河床多礁石浅滩,江岸纤道又有岩石荆棘阻碍,水运通而不畅。军兴以后,船舶载军运粮上下往返,存在不少困难,枯水期就更为不利。鄂尔泰为保障湘粮入黔,曾奏请改善维修舞阳河上游航道。雍正七、八年间(1729-1730年),又奏请开展对清水江的整治工程。这次整治工程由都匀府、镇远府及黎平府分段负责,因当时战事紧张,大规模的工程难以开展,只作了一些零星疏治。如支流巴拉河欧家寨至施洞口一段,为当时台拱厅官兵粮食的主要补给线,雍正十二年(1734年)疏浚通航。锦屏知县廖贞负责的下段施工,因战事告急而中止。乾隆元年(1736年),“开辟苗疆”的战事结束,清水江流域一片荒芜,营汛军饷不能自给。翌年贵阳以西遍受雹灾,三年(1738年),贵阳米价腾贵,军糈民食匮乏,一些商人从广西桂林等地抢购粮食,哄抬米价。为了稳定形势,避免饥懂,张广泗从湖南、广西紧急调米入黔。乾隆重视调济各省粮食余缺,保证供需,特别谕令“黔省运米一事,有水路可通之处,则当舟运”。大批湘粮入黔,清水江通航条件不能适应。乾隆三年(1738年)九月,张广泗奏请修治清水江河道,说“黔省产米无多,重山复岭,外来挽运尤艰”,清水江“实天地自然之利,前议疏凿,以军兴中止,险滩犹未尽平。臣亲察其宜修之处,并凿纤道,募夫开浚,以资挽运”。乾隆批准了张广泗的建议。这次整治工程以疏浚河道和开辟纤道并重,进行大范围施工。干流取得初步成果后,又转向支流。十一年(1746年),黎平知府徐立卿开支流亮江的水运,“疏通河道”,两年之后,“湖南舟船即可至河口上溯130里抵达黎平府附近的高屯。在“开辟苗疆”的军事行动中,清水江承担了大量的军运和粮运。雍正七年(1729年)春,官军围攻公鹅等寨,柳受一寨即援助官军船只40艘,使官军迅速占领这一清江要隘。官军控制清江(今剑河)以后,镇远知府方显留守,曾运粮往施秉,航程百余里,由苗胞受雇承运,安全运达。又从湖南洪江购进粮盐,由154艘船参加运输,往返航程千里,“黔楚商船,千帆箕张,云翔上下”,盛况空前,这是清水江上较大的一次粮盐运输。方显是位颇具才能的官员,对清水江的开发利用,曾提出过很好的建议。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方显上《平苗事宜十六则》,特别强调疏通和开发清水江的作用。他认为清水江萦回宽阔,上段可通黄平、重安江,下段可达湖南洪江,河流两岸“泉甘土沃,产桐油、白蜡、棉花、毛竹、栀木等物。若上下舟楫无阻,财货流通,不特汉民食德,苗民亦并受其福”。主张排除妨碍交通的政治社会因素,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各族人民,至于河道本身的自然条件,并不存在多大阻碍。这些建议在当时是正确可行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三月,古州爆发包利、红银为首的苗民起义,义军攻占凯里、重安江、黄平、岩门司、清平、余庆等地,威逼镇远和思州(今岑巩)。贵州本省兵力征调殆尽,清廷急调云南、四川、两湖、两粤六省兵力合围古州,各省军队聚集贵州。为抢运军粮,贵州按察使介锡周总理各路粮运,规定湖南、广西两省军粮都由船舶运至清江和古州都江积存,各路夫马则分担接转任务。这段时间,清水江上粮船穿梭上下,促进了航运的发展。乾隆元年(1736年),义军失败后,清军增兵驻防,清水江又成了驻军粮运的航道。三年(1738年)七月,湖南额运2万石军粮送清江,由黔省接运,秋后又补运2万石至清江收贮,作来年军需。此后,乾隆六十年至嘉庆二年(1795-1797年),清廷在镇压松桃石柳邓和湘西吴八月领导的苗族起义中,也通过清水江运输了部分军队和粮食。《黔语》卷上载清水江治理之利为“今贾人鬻清平铅下武陵、抵汉阳者,由此道也”,使清水江为通往两湖的水上运输道。舞阳河为贵州的主要航道之一,镇远、思州(今岑巩)为其重要港埠。两埠又是滇黔川楚客商来往必经之地,“舟车辐转,货物集聚”,两地每月课税上万,人口不断增加。清初重视镇远以上航运,黄平(今旧州)成为上游终点港。顺治十六年(1659年),卞三元疏通诸葛洞等险滩后,“楚米万石达黄平城下”。偏桥也成为舞阳河水运货物的集散地。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阁学士胡伦曾驻此总理粮饷。二十二年(1683年),偏桥卫由湖广改隶贵州,二十六年(1687年),裁卫并入施秉县,成为舞阳河上游的重要港埠。锦江在清代是湘粮入黔的运道之一,上游提溪、省溪、铜仁都是重要码头。康熙年间,铜仁知县王源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重视水道利用。黔东货物在此进出集散,每月税金逾万。清水江流域,自“改土归流”后,打破了封闭的局面,沿江一些居民点兴起成为商贸集镇和港埠码头。雍正三年(1725年),下游的铜鼓卫划入贵州,五年(1727年)裁卫设锦屏县,为下游的重要码头。新市镇、远口为天柱县进出码头。天柱“介黔楚之交”,商贸繁盛。乾隆元年(1736年),远口置巡检司,发展为木材市场。中上游新兴的港埠有清江(今剑河)、离洞(在今施秉境)、台拱(今台江)、下司、重安江、都匀等,这些地方都是商品的集散地,“四方商贾络绎往来”。其中下司、都匀为清水江主源龙头河上的水陆联运码头,重安江又为左源重安江上的水陆联运码头。清雍、乾年间,川系赤水河水道承担起川盐、滇铜和黔铅的进出运输,其中大量的铅铜由威宁、毕节、永宁一线陆运,十分繁重。据《仁怀厅志》载,乾隆八年(1743年),贵州总督张广泗便设想从毕节附近的赤水河中上游打开出路,于是便命当地官员对河道进行调查。当时有位米粮渡(桐梓河与赤水河汇合处)的渡夫吴登举闻讯后,就赶到仁怀县城献开河之策,以后吴被荐举到省城向张广泗陈述赤水河的滩险情况。吴登举提出了一些“确凿可行”的开河措施,在谈到开河成败时,竟刺指血书一家兄弟子侄十八人名,誓言如工程失利“一并连坐”,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修河的强烈愿望,这就更坚定了张广泗开发赤水河的决心。于是张广泗奏请开发赤水河中上游,说河道开通后可以节省铅铜运费,平减盐价,济运灾粮,有多方面的效益,“实为黔省无穷之利”,乾隆对此给予充分支持。十年(1745年)四月,经工部议准,即着手组织施工。这一期整治工程上起毕节县境的天鼓岩,下至猿猴(今元厚)附近的鸡心滩,长400余里。乾隆十年十月初一动工,次年三月初一竣工,共整治滩险68处,耗银38642两,是一次大规模的治河工程。施工分为上下两段进行:上段自天鼓岩至新滩共27滩,由大定知府王允浩负责。下段自盐井河至鸡心滩共41滩,由遵义知府陈玉壂主持。毕节知县凌均、遵义府通判胡国英、凯里都司刘奇伟等20多名地方官参与了施工管理。吴登举被委派负责招募民工。十一年(1746年)四月,张广泗视察工地,拟对为开河积极献策的吴登举授以官职,为吴谢绝,说“某未习诗书,荷公厚恩,得免罪戾足矣,敢望官乎!”张广泗深受感动,手书“忠耿过人”四字赠吴。后人追思吴登举矢志开河的精神,在吴病卒后,曾立庙塑像纪念,赤水河上的文公滩亦改名为吴公岩,沿称至今。赤水河整治后,上游白沙河至兴隆滩及中游二郎滩至猿猴段基本疏通,滩险大都得到改善,新增通航里程300余里,上段每船可载千余斤,下段每船则可载万斤,成效显著。但在天鼓岩至白沙河一段60多里,有老虎跳、长滩等七八处险滩,落差大,航槽弯窄,船只需采取吊放方式过滩;而兴隆滩至二郎滩20余里,也滩险密集,洪水期流急浪大,必须扎水;枯水期落差大,吊放困难,试航中常出事故。实际上这两段航道不能利用,改由陆运盘驳。赤水河经整治后,缓和了毕节至永宁一线运输铅铜的紧张状态。铅铜自白沙河起运,极险处靠盘驳,即卸货上岸,陆运过险段,于平缓处再装船运行;次险处采取放吊方式过滩,这样维持了好几年。但由于两岸山岩“破碎而松动”,“一遇山水陡发,冲击沙石,填积滩路”,造成“开者复壅,通者仍塞”的情况,白沙河至鱼塘河段航行愈来愈困难,船户轮流吊放,日行二三十里,十分艰苦。乾隆十九年(1754年)九月,贵州巡抚定长疏请将起运点改在白沙河下40里的鱼塘河,与毕节相距较远,于是铅铜运输又恢复毕节至永宁的线路。但自乾隆十一年至十四年(1746-1749),共运铅铜347万斤,仅此一项由毕节、永宁一线陆运节省脚银万余两,经济效益还是很显著的。赤水河铅铜运输中断后,再次促使贵州官员探索新的途径。乾隆十四年至二十年(1749-1755年),先后任贵州巡抚和云贵总督的爱必达认为,黔中运输铅铜进京,与其由“四川永宁、泸州放舟岷江(长江),历夔峡、巫峡诸险,不如由黄平之西门河出镇远,过湖南常德入大江,则舟少倾复之虞,而运费亦稍省”。从宏观上说,爱必达主张开拓黄平西门河(舞阳河右岸,至施秉汇入干流)出镇远的线路与毕节、永宁线路由长江经两湖进京,里程相差不远,只是贵州境内“由毕节陆运至黄平较之至永宁多二百余里”,但若以黄平一线“舟运之所节省弥补陆运之所不敷”,还是“于公事无所损”。此议未实行。赤水河铅铜运输虽然中断,茅台以下航道仍为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康雍时期,贵州川盐输入量增加,运销范围扩大。贵阳、遵义、安顺、平越、都匀、思南、思州、石阡、大定等9府食川盐。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增南笼府(治今安龙),凡10府。乾隆六年(1741年),川盐入黔引额合计4422万斤,仍由明代的四条路线进入。其中赤水河最初只能到达仁怀厅的沙湾塘(今赤水鲢鱼溪),沙湾以上则“滩高浪急,势险路纡”,不利航行,川盐只能由沙湾陆运至猿猴(今元厚),再转运贵州内地。经张广泗奏请整治赤水河中上游河道后,盐船便可上溯至茅台,延伸里程300余里,改善了运输条件,降低了盐运成本,每年节省脚银数以万计。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广泗奏请增拨引额由赤水河输入,经调整后,赤水河盐运岁额为1811引1358万斤,运销仁怀、遵义西部、修文、贵阳、安顺、开州(今开阳)等地。其他三条线路,乌江、綦江输入2207引1655万斤,四川永宁(今叙永)陆路运入1878引1409万斤,赤水河的输入量占川盐入黔总量的30.7%。赤水河上的仁怀厅(今赤水),乾隆六年(1741年)辟为川盐入黔口岸(仁岸),在沙湾塘设码头停靠盐船起卸。十一年(1747年),整治赤水河后,盐船俱停于东门码头。此外,复兴场、丙安、猿猴(今元厚)、土城、二郎滩和兴隆滩(今马桑坪),都是赤水河水道上的重要码头和商品集散地。茅台是赤水河上游盐运的终点港,又是名酒之乡,商业繁盛。都柳江与沅江水系的清水江之间,原系“梗隔三省,遂成化外”的“苗疆”地区。雍正七八年间,为配合当时“开辟苗疆”的军事行动,鄂尔泰奏请整治都柳江。雍正七年(1729年),官军进军古州(今榕江)后,为加强对都柳江上游的控制,鄂尔泰责成参战官兵开辟上游纤路。八年 (1730年),官军占据沿江要隘,鄂尔泰会同黔桂两省官员勘定疆界,划分地段,以便加强控制,参加的有按察使张钺、副将赵文英、总兵潘绍周、知府徐嘉宾等。他们勘察水道上下游阻碍通航的礁石浅险,并组织官兵进行开凿疏通。工程分上下两段,上段自三脚屯(今三都)至三洞,下段自诸葛营(今榕江境)至榕洞,一些土司也率领土兵参与修河,如独山州丰宁下长官司杨继震参与镇压交阳、平甲、来牛、八寨等苗寨之后,带土兵参加修河,后驻扎拉缆,管理船运军糈。都柳江水道经过这次修整后,“舟楫上下,邮递往来,无有阻碍”,拉缆、打略、柳叠、来牛、高旧、定旦、八开、笼寨、丙妹等沿江要隘,均由绿营兵据守。航道的通畅有利上下营汛的联系。乾隆元年(1736年),战事结束,两江(都柳江、清水江)流域受战火摧残后,一片荒凉,当地绿营驻军军粮大都由省外运入。于是,湘桂粮食大量调运,两江通航条件不能适应。三年(1738年)九月,张广泗乃奏请再整治两江航道。都柳江以上游三脚屯为起点,直往中下游,以疏通浅滩及开辟纤道为主,经过再次整治后,都柳江航运基本畅通。又古州当都江、平允、寨蒿三河会口,三面环水,历来易受洪灾。雍正七年(1729年)始筑城,城垣布局已有防洪措施。乾隆五年(1740年),都柳江第二次整治工程结束后,在城北筑石堤,寨蒿河由此汇入。但因盘埃、千列等滩阻碍,古州至寨蒿营间水道不能通航,货物需由陆运。八年(1743年),张广泗又奏请开凿,从此这近百里河道亦能通航。鄂尔泰与张广泗是整治贵州内河水道的主要倡导者,对发展贵州水运业绩显著。他们在奏请整治两江水道时,还设想开凿沟通两江的运河。其构想线路由外套河(都柳江上游大河区左岸的支流)经焦然寨(都匀与三合交界处)至内套河(清水江上游至王司区附近河段)与清水江相连,其间越岭运河长50里。鄂尔泰曾命独山知州孙绍武前往踏勘,但由于当时技术还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资金又缺乏,这项设想未能付诸实施。此外,西江水系的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历来就有通航河段,清军入黔及平定吴三桂叛乱时,亦曾负起部分军粮和军队的运输任务。都柳江畔的古州、三脚屯在明代已具港埠规模,但因土司势力控制,航运受阻,发展受到限制。清代“改土归流”后,整治水道,航运贯通,下通两粤。尤其是粤盐运销,定“古州为总埠,丙妹、永从、三脚屯分设子埠”后,更促进了港埠的发展。雍正七年(1729年),古州置厅,“成水陆通衢”,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商人往来经商,林溥权《古州杂记》说:“各省俱建会馆,衣冠文物,日渐饶庶。今则上下河街,俨然货布流通不减内地”,其繁荣可见。三脚屯是食盐和商品的水陆转运码头,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其“地近新疆,路通往来”,“兼有运上江下江兵米”之主要作用,由独山州在此增设州同一员管辖。此外,八洛(原名浪泡)为两粤物资向黔东南沅水流域转运的水陆联运码头。丙妹(今从江)当四寨河口,为附近物资集散地。都江为上游军事重镇,雍正十年(1732年)置厅,驻有重兵防守,建仓贮粮,是重要的军运码头。据《贵阳府志》记载,顺治年间,清军向云贵进军,“兵粮皆仰给于湖南舟楫”。康熙年间,“由常德水路至镇远者于西门觅舟,大者曰辰船,客二十余人,舟自辰、沅而上;小者曰鳅船,客三四人,可溯五溪直达舞水,逆流牵挽,层累而上”。方显守清江,查探水道,称“江面较镇远更宽深,不特麻阳鳅船通行无碍,即小舥𦩅船亦可往来”。可见沅系水道行驶的多为湘型船舶。在北部赤水河,“蜀船由合江载盐至(仁怀)城东之沙湾上岸”,其船型为载20吨左右的川江鳅船,盛水季节还有“中元棒”“舵龙子”等大型船舶进入。雍正年间,调粤军进剿古州,军运用的则是桂型船舶。一般说来,清初向贵州水运粮盐,大抵都用下游小吨位船舶上溯,所以贵州船舶大都是模仿下游船舶制造。但贵州河流为邻省河流的上游或源头,自然条件与下游不同,水运愈向上发展,下游船舶愈难适应,这就不能不对各类船型进行改进。如乌江,因受龚滩阻碍,下游川型船舶不能上行,故乌江中游的船只便改进为歪尾船(也称厚板船)。这种船船板较厚,干舷较高,头星高翘,尾部向右并高于船头。虽然自重大,但亦可载重二十吨左右,适合在乌江中游航行。道光年间,沿河县船民丁大用曾驾驶这种歪尾船到达四川涪陵,开贵州乌江船舶航行下游的先例。另外,为了适应贵州水道的具体情况,贵州也研制了一些新的船型。如清水江中游,“改土归流”前,当地苗民因其滩险特点和民族习俗,制造出一种独特的船型。这种船称为“苗船”,船体瘦长,底盘为弧形,无肋骨、脚梁,自重轻,吃水浅,配有梢、桡、篙竿,操纵起来灵活,是后来清水江麻雀尾船的前身。又《仁怀厅志》载,赤水河中游航道开辟后,为川盐上运提供了条件,但中游二郎滩至兴隆滩一段,“路遥滩险,蜀中舟子不能至”。盐商张淳沿河考察滩势流态,设计制造了一种适应于赤水河中上游航行的盐船,叫作“鳅舡”。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已制造百余只,载量七八百吨,解决了中上游的运力问题,具有较好的运输效益。贵州水道为山区河流,河谷深,落差大,大都为石质河床,洪枯水位变幅大,河道上滩沱分明,深沱航行条件一般良好,航行困难主要在不同类型的石滩上。清代虽然也设法整治航道,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对河道的自然面貌作较多的改造。为了克服航行中的艰难险阻,船民们采取了各种力所能及的措施,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航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撑篙和拉纤。在水流比较平缓的河段,吨位不大的船舶可撑篙上行,或撑篙与在一些陡急段拉纤相结合。道光年间黎恂运铜进京回返时,取道锦江探亲,在麻阳一段遇涨,“舟子撑篙穿柳港中行”,进入贵州境内“沿岸负纤撑篙行”,至铜仁以上,“舟子或以撑篙,或以缆纤,或裸体入水引拽,舟亦随之而上”。水流稍急的河段,载量稍大的船舶以拉纤为主,撑篙只限于配合。贵州河流大都石滩陡急,拉纤是上水航行的主要方式。独船运行,拉纤人员不够,需数船或数十船结为“伙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苗疆水道考》叙述贵州苗疆溪河“伙帮”情况说,“上者必合十余舟伙帮而进”,“缆夫数十人蚁行于石甬树根之前,一舟既上,更过一舟;故舟行计程,潭中日数十里,遇险滩则不过十数里”。在仁怀厅赤水河结队航行称为“依单”,“每单或二十余船,或三十余船。船上滩险,必并众船水手牵挽始行”。“伙帮”或“依单”是航行中按照需要自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集体,不仅上滩拉纤互助,在揽货、防盗及生活等方面也都需互相依靠,互相照应。(二)“挽综”、吊放和“起滩”。放下水船时用桨划行,靠前梢和后梢(即橹)控制方向。前后梢协同动作,左右桨互相配合,可使船身灵活转动,穿过险滩急流。但大型的船舶经过险滩则需集中几个船的船民搬梢,逐船下放,这就称为“挽综”。挽综由经验丰富的船民或“滩师”指挥操作,他们有对各种滩险不同水位放船的诀窍。但如遇航槽弯曲窄狭,或有礁石耸立的险滩,船只搬梢放行无法控制,这就要采取吊放的方法。吊放就是用绳缆把船拉住,让船慢慢躲过急弯或礁石后,再解绳缆放船下行。赤水河中上游的文公滩(后改名吴公岩)、红石梁等处险滩就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至于很险或很浅的河段,那就采用“起滩”的办法,即把贵重货物或大部分货物用人力搬运上岸,等船过滩后,再装船起运,以保障货物安全或避免搁浅。(三)分段通航。在完全不能航行的险滩,便采取分段通航的办法,即于险滩上下分置船舶仓库,中间由陆路中转。乌江下游的龚滩、赤水河上的猿猴滩、兴隆滩至二郎滩一段以及舞阳河、诸葛洞断航期,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清代前期,清王朝通过驿道延伸、递铺设置和河道的整治,不仅使贵州交通运输、信息传递得到改善,加强了省内外和省内各地的联系,也为城乡物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