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越来越长的工作时间

文摘   金融财经   2024-09-14 12:47  

钟先生的第162篇原创

今天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公布了!

作为天选“八零后”的一员,这还能说啥啊……

但总不能做个可恶的标题党吧,想到之前还有一篇写好的文章没发,挺适合蹭热点,这里分享一下。

正能量满满,如果部分观点有些含蓄的,纯属巧合。


从201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

数据显示,除了受疫情影响较重的2020年,几乎每一年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增加的。

疫情之后人均工作时间较疫情之前多了2个小时

不知这是因为经济景气下滑,企业“内卷”更严重了;还是员工为了保住饭碗,工作更加努力了。

但一件比较感概的事情是,并不是说工作时间越长,经济就越好。

如果大家都在上班,Happy的时间就少了,再加上不涨工资,对未来也没有安全感,消费就会受影响。

消费不行,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卖得不好,收入利润也不行。就更没钱发高工资了。

靠延长工时来解决增长问题很不划算,也容易陷入负向循环。

理想的增长要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来实现。这句话的意思约等于——在企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让员工工作的时间少一点。

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去Happy,陪伴爸妈,或者教育下一代。

关键由于企业产出没变,大家的收入没下降;有钱又有时间花钱,企业的终端市场也改善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非常不错?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学里的一个老概念,最近几年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新质生产力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呢?

最直接想到的方法是依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试想如果以后在单位搬砖的都是机器人,我等打工人岂不是爽翻了。

英伟达原来就是个做显卡的,靠ALL IN AI股价涨出了天际,也是有道理的。它承载了大家对不上班生活的向往。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另一条路是依靠体制变革。

团队和团队人数可以一样,工作时间可以一样,但战斗力却可以不一样。

有点的团队忙着互掐,有的在忙着摸鱼,有的却在齐心协力搞钱。

体制变革往小了说,就是把“互掐”“摸鱼”的团队,变成“搞钱”的团队。

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的增量价值也就是“制度红利”。过去30年,我们国家是“制度红利”最大的受益者。

而今天改革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意义并不亚于AI。

现在打工人压力很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生活在工作氛围“内卷”,被老板和绩效PUA的阴影里。

对管理者来说,与其与苛责年轻人没觉悟,不妨多想想还有没有释放“制度红利”,有没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

想一想,大家的工作时间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点燃闪电的人是不是成为了旗帜,为众人抱薪者是不是得到了温暖。

未来,还有无限潜力可挖!



最近准备把公众号搬个家。传说转号过程无形无色无痛,所以读者朋友们等着就行。
回头一看,写文章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由于主体变了几次,加上更新过于佛系,不懂运营,不做标题党,走向大V之路基本上算是夭折了。
不过好在留下了100多篇文章,一本书,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以及不间断学习、思考、写作的习惯。进步都写在纸上。
以前听人说过码字使人幸福,现在有一点懂了。
就好像自己有一个灵感的花园,每天随心所欲地种点什么,哪怕无人问津、风中凌乱,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也没有那么无聊了。
迁了号之后,文章的内容将更集中于大众理财知识的科普,关于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和初衷,我在《这么久没更新,发生什么事了》这篇文章中提到过。
新号有朋友帮忙做一些日常运营工作了,感谢“智能财富管理论坛”的大力支持,大学同睡了6年的兄弟的宝藏项目:
先试着建立一个微信群(二维码),有精力的话,后续也会做一些活动。不过我就是个普通的搬砖人,有空就多扯两句,凡事尽力而为,大家也不要期待太高了。
能一起走下去就好。

时钟先生
好投资就是不踩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