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率一直这么高,不会玩脱吗?
文摘
金融财经
2024-04-27 10:22
从去年开始,关于美国经济的灵魂拷问就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阴谋论认为是美国政府故意吸引全世界的流动性回流,引发各国尤其是新兴国家的资产抛售潮,最终击垮这些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维系美国霸权。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但更学术的理由,应该是通胀老美真的很怕通货膨胀。19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高通胀曾经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深刻到什么程度呢?——从那时起美国的货币政策就开始和通胀“死磕”。只要通胀上去,美联储就加息,抑制货币创造,把通胀干下来。2012年,美联储更是白纸黑字地提出了2%的通胀目标,通过稳定预期来稳定经济。既然都立了flag,还做不到那就是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了。2019年开始美国的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联邦基金利率也连续上台阶,必须“死磕”。不过,控通胀虽然重要,美国政府其实也会担心高利率把经济搞死了。一个最朴素的推理,是当利率很高的时候,债务人的心情一定很差,要是利息还不上,社会信用坍塌,搞不好大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萧条就会来临。结果呢?美国的经济却偏偏坚挺得要死,这就让美联储有点无所顾忌了。高利率之所以对美国经济影响有限,或许跟它当下的全社会杠杆率有关。高利率影响的新发生债务的成本,也会抑制新增的融资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只要不借新债,利率变高就不会对债务人有实际影响。即使利率升高让债务人的利息支付真的变多了,如果债务人负债比例不高,债务成本增加相对于总资产的规模可控,影响也不大。2008年以来,美国家庭部门负债率(债务余额/名义GDP)由100%以上下降到了70%出头,数据上看,老百姓的还债压力在不断下降。真相竟然是老百姓手上的股票和基金——涨疯了。2008年,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大概是1000点,现在是5000点。虽然我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总爱diss市值这个东西全是泡沫,但只要市场的流动性不出问题,泡泡就可以换汽车、换房子、换美好生活,其实跟钱也没啥区别。高市值也会带来丰厚的“财富效应”,股票和基金总是涨,美国人民就会觉得自己很有钱,即使欠点债,利息的增长也不至于让他们节衣缩食。再看看美国的企业部门,负债率虽然没有像居民部门一样逐年下降,但整体上也比较稳定,徘徊在70%上下。美国近几年来的产业变革和生产率提升,基本对冲掉了让融资成本增加的影响。再叠加“财富效应”驱动下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旺盛,企业的日子过得也不错。感觉股票上涨和经济景气的关系很密切啊,难道这就是事情的真相……总之,由于居民和企业对负债端成本上升的感知都不那么明显,因此也就不太会改变决策和行为。联想到我们这边的情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股市、房子都在赔钱,风险偏好和边际消费倾向双极低,自然恨不得把钱都存起来。还是有的,一个是沉迷于期限错配而不能自拔的金融机构。过去借短期的钱,成本1%,放长期的贷,成本2%,躺赚一个点的利差,爽得不要不要。结果现在美联储把利率拉得这么高,短期借贷市场上的利率都涨到5%了,错配惯了的金融机构一下子就傻眼了。与普通企业部门不同,这些金融机构做的本来就是杠杆生意,负利差一大,很容易就把自己搞死。硅谷银行的教训大家在去年都看到了。另一个压力大的是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2020年以后美国在财政政策上力度很大,赤字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美国在高利率环境下发行了大量国债
2024年1月,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达到了34万亿美元,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这比早期的预测整整提前了9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叠加扩张的财政政策,看起来可以兼顾增长和通胀目标的良方,代价却是政府的负债急剧膨胀。2008—2023年美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从58%上升到110%,增加了52个百分点。随着近期美国国债发行总额的急剧攀升,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政府负债的平均利率会上升得很快。大基数加上高利率,每年美国政府都将会付出惊人的利息,这是写在纸面上的美国政府的当前困境。就算大家表面上羡慕你的繁荣,心里总要嘀咕几句你明年拿什么还钱?但这也许未能真正理解美债。美国政府想的事情也许是,如果负债是一种罪恶,那就由我来承担吧!根据历史经验,不论美联储如何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国会议员如何BB政府疯了,白宫多少次说自己准备关门给你们看。最后美联储都还是会骂骂咧咧地出现,印钱、收债、救火。在美联储的账户上,国债跟废纸有什么区别。政府真的会还吗?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