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文摘   金融财经   2024-05-03 19:08  


以下是读《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著)的笔记节选——


1

20世纪初时在英国剑桥大学有个生物化学家叫做李约瑟。

从头衔就知道,李约瑟不仅生物学厉害,化学也很厉害,按照现代的话来说,是个交叉学科人才。

但连李约瑟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却是——

经济学!

李约瑟做研究的时候有点不务正业,喜欢在实验室找学生聊天,聊啥呢,聊“中国经济”呀。

有一天,他提出了一个让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为什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诞生了四大发明;在近代却落后了,会到处被锤?

虽然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很不爽,但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

在接下来近百年的时间里,大家继续“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也就变成了著名的——

“李约瑟之谜”

2

有人从文化角度解释“李约瑟之谜”,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中庸,太保守,不讲科学。

有人从地缘角度解释“李约瑟之谜”,认为中国多数情况下处于统一的状态,太安逸了不思进取;不像欧洲国家林立,天天干仗,所以充满“狼性”,敢于冒险和创新。

有人从人口角度解释“李约瑟之谜”,认为古代中国人生娃厉害,人多地少;穷人吃饱就不错了,没有闲钱搞创新。富人雇人很便宜,也没动力上装备。

但在《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中,林毅夫老师认为,这些解释都不靠谱。

不论是文化、地缘还是人口因素,就算可以解释中国近代的“落后”,却无法解释中国古代的“先进”。

3

为了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他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划重点,不是只有看不懂的公式,才叫做模型。

这个模型是这样的:

画一条横轴,横轴靠左边代表技术水平较低,靠右边的代表技术水平较高。

比如在下图中,B点的技术就要比A的高,所以从A点到B点是技术进步,从A点到C点就不是。

再画一条中间高,两边低(正态分布)的曲线,代表“发明可能性曲线”。它的高度,代表着在不同技术水平下,进行新发明的可能性。

“发明可能性曲线”正态分布的形状意味着,在一定的认知层次上,人类的发明能力,会随着技术进步达到一个巅峰,然后逐渐枯竭。

比如在下图中,D点的技术水平高于B点,但进行发明的可能性,也比B点小一些。 

如果想要增加发明能力,继续推动技术进步,就得提升认知层次。

认知层次提升导致“发明可能性曲线”右移,导致发明能力提升(a线段到b线段)。
那么认知水平该如何提高呢?

依靠基础科学的研究,解锁人类对于世界真相的理解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三体》里三体人干的坏事——它们用智子锁死了地球的基础科学研究,把人类逼进了发明创新的死胡同里。
4

中国在实用新型技术上的传统智慧超凡绝伦,但基础科学研究却一直是短板。细想一下,四大发明都只是发明,而算不上是理论。

而西方人却都在地球另一边瞎琢磨,地球是不是圆的。

这种情况,与东西方之间的社会制度差异有很大关系。比如——

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当官靠考试,西方人当官靠爹妈。

中国的科举制度让那些有能力的人不断进入到官僚体系,维持官僚体系的活力。有能力的人忙着搞政绩没空造反,国家也比较安定。

安定的环境有利于总结经验,更新与搞钱搞业绩有关的技术进步,但与“失败率很高、但一旦成功就翻天覆地”的基础科学研究却格格不入。

《天工开物》是中国科技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但他的作者宋应星却写了一个尴尬的序言,他说:聪明而又有抱负的人是不应该读这本书的,因为读这本书对于考试没有帮助。

西方的封建贵族在权力传承上采用的是继承制。继承制坏处是,一个国王傻,往往带着一串国王一起傻,所以就有了漫长的中世纪。

但继承制也有好处,既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娃会打洞;小龙和小凤没啥压力,生活又如此无聊,不研究研究数学,搞搞暗黑实验还能干啥。

这可能是一部长达千年的失败史,但说不定哪一天,在某一个苹果树下,一道光就能够照亮千年的黑暗。

5

以“科举制”和“世袭制”为代表的中西方迥异的社会制度,也造成了两大文明发明创新模式的差异。

用前面的模型来演绎——中国的制度有助于技术水平在既有曲线中持续右移,但西方的制度有助于整条“发明可能性曲线”小概率的右移。

模型推演的结果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技术水平都可能领先于西方,但一旦中国逼近当前认知层次上的发明瓶颈,而西方又被小概率的“苹果”砸中了,二者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就会在一瞬间天壤之别。

由此看来,不论是清政府的固步自封,还是西方的工业革命,都只不过是“必然”的“偶然”。

这就是《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著)这本书中,对“李约瑟之谜”的解法。


作者 | 时钟先生

平凡的文字

创造历史的力量


时钟先生
好投资就是不踩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