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如何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率”。通过坚守投资纪律,避免“踩雷”风险,每个投资者都能够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叠加复利效应之后,财富会开出时间的玫瑰。
在投资界一直有一个笑话,说是小学生段位看“死叉金叉”“放量缩量”;中学段位找“仙人指路”“红三兵”;大学段位翻报表,看研报;毕业了开始佛系,买指数基金。
这个笑话的言外之意是,投资者的悬梁刺股,多半是在瞎折腾。
专业人士们会觉得有点下不了台,但仔细想想,何尝不是呢?
说三点原因。
首先,对普通人,投资“性价比”很低。
投资是一件技术门槛很高的事情。要是想化身专业人士,不仅要具备宏观经济、货币银行、金融市场、资产定价、产业变革、企业经营、财务分析等专业知识,还要对市场风格、人性取舍这种形而上的东西有所感悟。
把任何一名基金经理的简历拿出来看,那都是亮瞎眼的效果,清北云集,博士扎堆,号称最难考的CPA、CFA随处可见。
都卷成这样了,首要目的无非就要追求高一点的投资回报率。
所以说投资的意义,对于不同人群的差别很大。
如果你拥有1个亿,一年收益率是4%还是5%能差100万;而再厉害的打工人,一年想多挣100万也不容易。这时你花大时间去学投资、做财富管理就很合理。
但如果你只有20万呢?一年收益率是4%还是5%只差2000块,就算是4%还是14%也只差2万块。你得想想,把自己变成投资专家这件事情是不是很划算?
好好上班吧,少年!一年工资多赚两万比提高10%的投资收益率要轻松多了。不要在只有20万的时候,去操亿万富翁的心。
其次,投资并非“付出就有回报”。
就算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在市场中也未必能稳赢,大盘不好的时候一样亏钱。而且,基金经理的业绩未必真的比你好。
这可不是信口雌黄,而是诺贝尔奖打底的理论。
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他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就是“有效市场理论”——在“有效市场”里,信息透明,投资者理性且反应迅速;所以,没有人能占得先机,获得超额回报。
这就是说,你为了发现投资机会费得那些劲,很可能是在浪费时间。
“有效市场理论”有很多支持者,其中就包括巴菲特。巴菲特曾在2005年时发起过一场“世纪赌约”,赌标普500指数的基金业绩能战胜任意5只对冲基金的业绩组合。美国这么多基金经理,敢迎战的只有一个,结果还输了。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原掌舵人大卫·史文森在其《非凡的成功》一书中提到,对有价证券实行主动管理是一场“负和博弈”,他援引了数据说明——在20年里共同基金的税后收益率比先锋500指数基金每年低2.8%。
普林斯顿大学马尔基教授则更加直接,他认为找一群猴子,把它们的眼睛蒙起来去扔飞镖,扎到哪个股票就买哪个,结果都未必会比基金经理差。从那以后,无数基金经理就一直生活在被拿来与猴子PK的阴影里。
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也成了“有效市场理论”的有力证据,在美国被动基金的占比已超过50%,依靠个人能力的主动基金日益式微。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多数人认为它还不如美国市场那么“有效”,大家最喜欢援引的案例是“偏股型基金指数”对“沪深300指数”的长期超额回报,说明至少在现在买基金还是靠谱的。
但我们依然应该避免过度神化基金经理的能力,过去几年里,无数基金界的“明星”都变成了“流星”。
再次,投资者总是在不断犯错,而且即使察觉,也很难改正。
投资者都会把巴菲特那句“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作为至理名言挂在嘴边。以表达自己和菜鸟之间的区别。
是的,这句话一点问题没有,可惜我们做不到。
现实是,在指数位于峰值的时候,投资者带着财富自由的幻觉蜂拥而入;在指数位于谷底的时候,投资者在深深的绝望中壮士断腕。结果呢,指数下跌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亲身经历;指数上涨的时候,我们就站在旁边看。
最直观的数据刻画了这种情景。在市场最高点时的新增开户数,往往是最低点时的若干倍。连续的“高买低卖”是投资者大幅亏钱的罪魁祸首。
金融机构的销售人员、理财顾问、投资顾问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好的时候,业务实在是太好做了。哪怕他们非常专业,奖金的诱惑很容易战胜了责任感。投资本来是逆人性的,赚客户的钱却需要顺人性。
财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重要,有血有肉有梦想的投资者很难避免的“情绪”的影响。情绪因素也是“有效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少数人利用别人的情绪赚钱,多数人因为自己的情绪而亏得一塌糊涂。
以上三点原因打开了一个让人受伤的事实,不论是从市场的特点、人的秉性,还是就投资能给普通人带来的真实回报而言,都不要奢求投资能改变人生。
不论是哪位“股神”“大师”“专家”曾给我们编织了躺赢人生的幻觉,现在,我们都该醒醒了!
然而,一旦我们冷静下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投资,就会发现别样的风景。
比如,我们会看到——过去20年间,标普500指数的年化平均回报率是8.5%[1],沪深300指数的年化平均回报率是5.8%[2]。
如果叠加复利效应,这个结果就很奇妙了,20年,标普500指数让1万元变成了5万元,沪深300指数差一点,也让1万元变成了3万元。而且,这还没有考虑成份股分红的因素。
如果这个收益率水平能稳定50年呢,标普500指数会让投资本金增长58倍,沪深300指数会让本金增长16倍。
这相当不错,对不?
我们并不是在支持“投资无用论”(毕竟这是我们的饭碗),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投资原来是很简单的,它不应该让人不明觉厉。
跟着满舌生花的“股神”“大师”“专家”们兜兜转转,最后很可能收获一地鸡毛。“无为而治”却反而有奇效。
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如何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率”。
具体该如何做呢?
一方面要守纪律。
纪律性的目标是避免情绪影响,避免“高买低卖”式的瞎折腾,这是获得“平均回报率”的前提。
纪律的内容,是需要形成资产配置的理念,实现预置资产配置的比例和调仓规则,并在市场风云变幻中坚守初心。
所谓的投资策略,不论是“再平衡”“基金定投”,还是“网格交易”,无非都是建立了一套行为规则,明确“纪律”。
在某种意义上不交易也是一种纪律,所以,有很多“把账户密码忘了”的大叔大妈被天降横财。
对每天接触市场的人来说,对抗自己的情绪很难,适当引入一些智能投顾的工具,也可以加强我们投资的纪律性。
除了守纪律,另一件要做到的事情就是不“踩雷”了。
投资能让投资者赚钱,也会让投资者蒙受损失,但是损失跟损失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有一类损失来自资产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宏观经济有周期,政策松紧有周期,产业发展有周期,投资者情绪有周期,这所有的周期都会折射在资产价格的周期上。但只要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信用稳定、市场健康这些底层逻辑是存在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总会受到其“价值中枢”的吸引而恢复正常。
在资产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觉得便宜去买进它,资产价格也会触底回升;当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因为觉得资产太贵而止盈,资产价格也会触顶回落。
经历资产价格周期低谷而蒙受的损失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资产价格总会回来,损失也会回补。相反,接受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才能获得更高的平均投资回报。
但另一类损失则要可怕多了。这类损失是由于投资底层逻辑的崩溃而导致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踩雷”。
常见的“踩雷”情形包括上市公司破产、债券违约、管理人跑路等等。有时投资者被忽悠以非常高的溢价买入了某个资产,也是一种“踩雷”。
一旦踩了雷,市场将无法用原来的逻辑来评估资产的价值,换句话说,没有人再愿意以原来的价格接盘你的资产。
与资产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浮亏不同,“踩雷”形成损失极可能是不可逆的,会真正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关于如何有效“避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的投资者要比过去幸福,不断丰富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FOF(基金中的基金)都是很好的投资工具。
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经验,希望下面这本书能帮到大家。
坚守投资纪律,避免“踩雷”风险,每个投资者都能够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叠加复利效应之后,财富会开出时间的玫瑰。
关于我们
北京市东城区立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是经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批准、北京市东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作为主管部门的非营利性专业化高端金融智库。研究院聚焦金融本质、立足行业前沿、面向产业未来、拓展国际视野,汇聚政、产、学、研等多方资源,搭建学术交流与产业发展平台,服务东城区和首都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为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专业价值。
长按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