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饮”,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季度,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下降16.57%,去年同期结婚登记569.0万对,去年全年是768.2 万对。
年轻人普遍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了(暂时)不结婚。
数据还显示,中国结婚高峰是在2013年,当年有1347万对登记结婚,随之开始下降,到2023年仅768万对,接近腰斩。
相比高峰时期,如今低结婚率+低生育率,是事实。
如果没有有效举措出台,人口下降是未来的趋势,从总量来看,白酒进入“缩量竞争”时代,也是不可逆。
在宏观层面发生改变的同时,微观层面的改变也在同步进行。
以高端白酒来看,有句话是,“高端白酒是高端人群喝的”。这里的高端白酒指零售价1399元/瓶左右,实际成交价在9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同时,年销售规模必须超过100亿元。
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高端白酒品牌,中国只有三个: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其他的,要么价格不满足,要么销售规模不满足。
高端人群的核心是商务人群,是大小私营企业老板。很多投资者动辄“喝酒的人不买,买酒的人不喝”,持这种观点的人振振有词,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句话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政务消费。
“喝酒的人不买,买酒的人不喝”现象,早已经是老黄历了,这是2012年限制三公之前的现象了。
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的核心人群是大小私营企业老板,早先还有一部分是国企、事业单位(如银行等),现在连这部分订单也早就没有了,限制三公执行的很彻底。
既然高端白酒的核心人群是商务人群,那么高端白酒的消费就与商务活动高度强相关。
而商务活动与经济周期强相关,经济繁荣往往带来商务活动频繁,商务活动频繁,必然带来商务宴请的高频和兴盛,这是高端白酒内在的基本逻辑。
“商务活动”,顾名思义,是与商业利益相关的活动。
今年9月,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提出了白酒消费要从“朋饮”向“友饮”转变的理念。他认为,“朋”是有利益相连的,而“友”则强调有共同的爱好。
如果按照这一界定来套,商务消费是“朋饮”更多一些,因为这个场景与商业利益相关。
酒道说酒理解(ID:zhjd99),“朋饮”也好“友饮”也罢,二者都是中性词,没有好恶、偏好之分。
喝顿酒而已,喝舒服、喝高兴就好。
今年高端白酒消费不振,核心是前面讲的基本逻辑被破坏了,即商务消费的需求很寡淡,频次也很低,进而消费场景也是缺失的。
这里要区分清楚:今年以来是商务消费的“需求”减少了,不是——商务消费的“人群”减少了、更不是商务消费的“购买力”不在了(可见,白酒是什么,与消费场景有关。在商务消费场景下,白酒是社交“润滑剂”)。
现实中,老板们没有商务活动“需求”的话,(除了“酒鬼”)没有谁愿意三天两头地高频喝酒。
高端白酒的主力消费人群还在,只是暂时没有需求了。未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将带来商务活动重新激活,商务消费必将“重返战场”。
届时,高端白酒的消费,将是朋饮+友饮共存,以“朋饮”为主,一部分人群会逐渐转向友饮,即不带利益目的,白酒成为白酒,不再是社交“润滑剂”,大家聚在一起,为的是“精神的共鸣”、情感的交流,喝酒将不再有“任务”而变得纯粹、轻松、愉悦。
这部分转向友饮的人群,一与年龄有关,二与财力有关。随着年龄和财力双增长,他们的饮酒方式将发生变化,但并不等于彻底告别“朋饮”,只要还在商场,就不可能彻底告别“朋饮”。
“友饮”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友饮”是做不大高端白酒总量的。
今后一个时期,“朋饮”仍然是高端白酒消费的主流。
回到此文开头,人口下降是一个“中长期”视角下的趋势,短期对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的影响还很小——但今年因为结婚率同比下降,对宴席之婚宴有较大的影响。
事实上,高端白酒的品牌“集中度”远高于次高端白酒,是白酒全价格带中最高的,这双“无形的大手”,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发挥效力。
从以上角度来说,尚在培育规模的高端白酒品牌(青花30等等),大概还有一二十年的机遇“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