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特供”,促消费
在此之前,白酒消费市场,也迎来了监管部门的“呵护”: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要求从六个方面严禁制售“特供”“专供”“内供”酒。
与市监总局的禁令相呼应,中国消费者协会亦出面,提醒消费者市面上的“特供酒”均系非法产品,谨防上当受骗。
据酒道说酒了解(ID:zhjd99),清理整顿标有“特供”“专供”“内供”等标识的物品,历史上先后有4次之多,分别是:
2011年8月,原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商务部、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的通知》;
2013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
2020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的通知》;
2022年7月,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
相比前面几次的清理整顿,今年是专门集中于白酒行业。
虽然川、黔等多省为白酒主产区,但贵州是“特供酒”乱象的高发区。
9月14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特供酒”的提示函,并在全省组织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
“特供酒”是指在酒类商品名称、标签、说明书、包装、广告、宣传物品上印刷或宣称“特供”“专供”“内供”“特贡”“专贡”“内贡”“内定”“内订”“内招”“特制”“特需”“专用”等并关联国家党政机关和军队,或直接印刷或宣称“军用”“军供”“军购”“军需”“军品”“军中”等内容的酒类商品。
据了解,禁止生产销售“特供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在提示函中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特供酒”,在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在发现生产经营“特供酒”线索时,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从三只羊被罚没事件来看,不要小看此次清理整顿的力度,线上尤其是直播带货等可能是治理的重点方向之一。
在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的当下,在此时点,国家主管部门出台这样的文件,似有特别的意义。
酒道说酒理解,在白酒行业高景气周期,不可避免地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而在行业调整周期,则是“良币驱逐劣币”。
大家看到,今年以来主流白酒品牌促销力度之大之猛(茅五泸汾郎习水舍等,茅台指茅台系列酒),超越以往。
此种“让利”消费者的力度,杂牌酒、山寨酒,以及所谓“特供酒”是没有实力这样玩的,加之当前经济端消费端双弱导致消费者对中低端白酒价格极为敏感,杂牌酒失去价格吸引力。这就是典型的“良币驱逐劣币”。
从渠道来看,大型品牌超市(永辉等)不菲的进场费,亦从源头拦截了杂牌酒,小杂货店烟酒店等成为这类酒仅有的去处。
在国家主管部门的助力下,市场将更好发挥“良币驱逐劣币”机制作用,淘汰低质、山寨、违规违法白酒产品,一定程度出清市场,让高质优价白酒产品获得市场。用实际行动响应“促消费、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