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的“恒大”,终于“爆”了

楼市   2024-11-15 00:00   广东  
樵夫 作品
人 车 江湖
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汽车界的“恒大”,又“爆”了。这个问题再度被热议。

当我们在探讨谁是汽车界的恒大这个问题时,更多倾向于论证车圈中谁的“神”更像恒大,而非“形”像恒大。

何为“形”,外在表象即为“形”,比如行业、负债规模、甚至名字等。
如果一个车企以这种形而上学的区别作为宣传攻势来反驳自己不是车圈的恒大,是可笑的。

相当于一个最大载重为375KG的汽车,你跟它讨论安全问题,他跟你说法律问题。强调它的产品合法合规,超载不是超员。二者就不在一个水平之上。    

公众在探讨谁是车圈恒大的时候,不是眼红所谓的销量,因为车企销量是起伏波动的,不可持续的;也不是为了黑公关谁,“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想法可以歇一歇。

只因恒大带歪了地产行业,给公众留下的伤害巨大,为了避免汽车行业也被带歪,断送中国汽车产业大好前景,所做的饭后余资探讨罢了。

谈论车圈中哪个车企的“神”更像恒大,首先要明确恒大的“神”有哪些。

简单概括,恒大的“神”主要以下三点。

第一点:恒大以错误的发展模式将地产行业引入深渊

恒大在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三高模式,即高周转、高负债和高杠杆。

三高模式下,恒大资产负债规模极速碰撞,与之对应的好处是业绩也支线上升。

通过三高模式,恒大由一个地方性房企变身全国性房企,长期霸榜地产前三甲。

当同行看到三高模式下的恒大取得了巨大成功,纷纷效仿恒大这样的发展模式。彼时,地产房企近乎疯狂,营业目标动辄百亿千亿。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恒大覆灭带走了一群恒大的效仿者,也给地产也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不追随恒大模式的房企,如今依旧活跃在市场。    

所以,车圈有没有类似恒大一样以一个歪门邪路的发展方式取得成功的并有可能让其他车企效仿的车企呢?不好说。

如果一个车企以最低法规要求,生产最高载重量为375KG的产品并实现了大量销售,还吹嘘这是一种成功,这样的发展模式算不上歪门邪路,会不会带歪车圈风气?

如果有这样的车企存在,那这个车企的“神”就有点像恒大了。

第二点:粗暴对待员工。

恒大在员工中的口碑有目共睹。网络上骂恒大骂得最狠的人有相当部分是恒大的员工。恒大对待员工的劣迹主要有:
1)全员营销,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只要是恒大员工,统统都卖房去。
2)购买恒大系理财。如今仍有员工在等待恒大财富兑现理财产品。
3)粗暴、变相裁员,以各种见不得光的小聪明手段逼迫员工自动离职。

在恒大的骚操作下,导致恒大员工整体具备高度的流动性。

此外,恒大还以雇佣了十几万的员工沾沾自喜并向监管邀功。

那么,车圈中有没有哪个车企,效仿恒大粗暴对待员工的手段呢?

有没有,员工说了算。    

有些车企将提供就业岗位视作施舍和业绩,殊不知提供就业使其领取政府、低价获得厂房土地的隐性条件。

换句话而言,你不提供就业,谁会便宜给你地皮,谁会给你补贴?欧盟要求中国车企到欧洲建厂,就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点:消费民族主义、捆绑爱国主义

恒大许家印说过:“没有国家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恒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

结果是恒大给社会留下一个烂摊子。

许家印看似感恩的言论实则将自己的恒大跟国家、民族捆绑在一起,大公无私,呕心沥血的形象极为突出。    

如今车圈有没有车企,也像恒大一样将自己强行跟国家、民族捆绑,张嘴国家,闭嘴民众这样宣传呢?甚至将自己幻化成国家品牌的化身呢?

也许有,也许没有,见仁见智。

一个商业社会,当一个商人说要回馈社会的时候,当一个高管说不降价就是对消费者不负责的时候,我们需要警惕。

要么是它没能力赚这个钱,要么是它准备随时丢包袱。

商人要跟你处感情,不是蠢就是坏。

后记:

像恒大不丢脸,比喻为恒大也不是歧视,甚至暗含褒扬。
毕竟,只要有机会,谁都想做第二个许家印。

BB汽车
人,车,江湖,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