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说,这是第一封回信,从南方小屋1号桌寄出
大多数不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
什么都想管,都想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总喜欢指指点点,很难建立起边界感。
小的时候是没办法,不得不听,但是越长大,越会觉得腻烦,脾气大的,也就开始反抗了;胆子小的,如果一直都在身边,那才是内伤,搞不好就会抑郁。
被管控的人极为痛苦和反感,但是控制的人从来不会感觉异样,总会理直气壮觉得自己是对的。
这样最后就会导致什么呢?
导致即便这个人说的都是对的,那也不想听,宁可自己去撞墙。
结果往往是,控制的和被控制的两败俱伤。
亲密关系里,这种痛苦会长期持续,因为摆脱不了,说服不了,也解决不了。
我们这一生,很大的困扰来源,其实都来自亲密关系。
当然,如果你修炼得足够高维,能够对待所有事情和人始终抱着一颗慈悲心,都能很平和地处理一切,那是最好的,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很难排除这样的干扰。
如果做不到,内心还饱受煎熬,建议还是要从道和术的角度做阻断。
所以为什么我一直提倡,如果家里有个控制欲很强的父母、特别是家庭条件也不好的孩子,一定要在精神上给划清界限,如果你不摆脱精神上的控制,这一辈子,最后大概率也会变成你曾经最不喜欢的那个样子,且不知不觉。
从道上讲,你要成为你自己,一定要避免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又不知不觉转嫁给别人。
从术的角度,你可以在行为上非常体贴,买东西,照顾、尽孝,都没问题,但是精神上,那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说啥都完全不走心。
好好好,是是是,对对对,满脸堆笑,钱要舍得花。
转个背,自己该做什么,该追求什么,就去做,她们的建议,完全不在你考虑的范围内,内心也不必背负任何罪恶感。
控制欲这个东西,很害人,所以古人才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现实中,越有智慧越聪明的人,控制欲是越弱的。
他(她)会很好的去引导和启发你,根据你的个性,去寻找独特的思想引导方式,最终达到大家和谐共处,互利共赢,都有成长的目的。
控制力越强的,其实往往是越接近动物性,背后是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过往历史的纠葛,让他(她)放不下,理解不了人性。
曾经自己付出的那些情绪价值,等到做到某个位置,也会变本加厉用在别人身上。
可,他或许不明白。
其实他控制的一切,也在反过来控制着他。
我们看美国,这么大的盘子铺下去,就像昨天小号贴的书里写的,一旦扩张到要掌控全球,它也必然丧失自己,就像当年的罗马帝国。
你控制别人,你自己也同时失去了自由。
真正的灵魂自由,是那种眼中有星河,心中多沟壑,明白事物规律的人。
身体或许不得不做牛马,但心是可以由自己决定而随时开阔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那种高墙下的笑容。
你灵魂的自由度,不取决于你能控制多少人,多少东西,而在于你能在怎样的程度管控自己。
你对自己的克制力越强,对外界的吸引力就越大。
你能控制自己的虚荣心,不与人攀比,就不会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能接受他的天赋与平庸,孩子们再受挫也不容易抑郁。
你能控制自己的权欲,把别人当回事,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就不会跋扈,不会势利眼,不会摆谱,觉得自己很牛逼,就会少很多无妄之灾。
留言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道理都懂,能做到的有几个?
其实就像昨天说的,没做到的就不是真的懂,而做不做到,跟有几个没有一点关系,你只需要看自己做没做到,就好,你做到了,身边的人才有可能慢慢靠拢你。你看教员就知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控制的冲动和欲望,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力求实事求是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