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735|不要试图寻找或等待灵魂伴侣

文摘   2025-01-09 07:31   北京  

pho:王琴


不是说没有,而是说,它可能会耗尽我们这一生的平静。


这不是一个我愿意讨论的话题。
既因为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当然,本也应允许这种不同。
也因为就像之前写的,任何一个东西,当你想要给它具体定义的时候,往往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但,它始终是回避不了的。
在人生的每一个逆境,我们都会想到它,幻想它,然后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离开的时候,让风吹散它。
2019年10月24日《人一生最难的事是什么
2024年11月22日《
日子698|我们总以为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恰好看到周国平讨论这个问题,也就想说说。
现在的社会,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潮流。
一种是完全不相信所谓的爱和灵魂伴侣。
另一种,是不切实际疯狂追求所谓的爱和灵魂伴侣。
前者,爱是一种能力,过往只需遵循本能,就能很快找到,可是,激情燃烧之后不容易善终,如果身边的人或事传递都是对此的负面,接收到的杂质信息越多,也就越来越失望。
如今的离婚率这么高,都是很随便的事情,又有谁真的会相信所谓的爱情或灵魂伴侣厮守终生呢?更多遵守的是现实原则。
就变成了那句:凑合过呗,还能咋地。
后者,从现在的单身经济爆发就能看出来。
在大城市,剩下来的男男女女不是条件不好,而是太好。好到对灵魂伴侣的要求成为刚需,以至于情感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周国平说,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很赞同。
可灵魂伴侣是什么呢?它其实有两种形态。
第一种是,这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完美契合两个人。
第二种是,其中的一个人是更高维度,能够并且愿意在这三个方面向下兼容另一个人。
于是,我们就看出难度了。
可,在这个每个人都更加重视自我的时代,第一种是可遇而不可求,第二种,从人性上讲都是向上寻求支持的,如果长期得不到等同的回馈,俯下身则需要很多强大的理由。
对于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困惑,而是有人类出现以来,便有各种各样的探索。
萨特和波伏娃,这种哲学层面对这个想了很久的人,最终的解决方式,也是我们很多人不能理解的。
因为爱情的一部分是占有,而欢乐的一部分是自由。
他们本身就是矛盾的。
爱作为其中一个最核心的词,这个词很伟大,同时也很自私。
爱情是什么?
可以说,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懂爱情。
不仅不懂,而且不屑谈论,觉得它不是一件正经的事情,虽然人人都需要。
但是人人却也不清楚。
事实上,清楚也并不好,只是说,从人生体验上没有了缺憾,但是,这种圆满是用痛苦填充的。
爱情,它一定是两面的。
你有多么付出,多么爱,一定就有多么撕心裂肺,多么难熬。
如果你说你的爱情,只有其中一面,或者极为痛苦,或者极为幸福,对不起,那根本不是爱情。
那些唱着《后来》不知不觉流泪的,才知道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本质不是理智,是盲目和本能。
而灵魂伴侣的概念,却包括了爱情和婚姻,婚姻增加了责任,却减少了要求和期待。我们可以阐释为,极为完美和理性的爱情形态,在爱情的部分调和了更多的理解。
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因此,虽然概率都是微乎其微,但第二种比第一种稍大。
因为爱情并不能解决两个人生活的所有问题,这里面就需要包含友谊的成分,而当友谊和所谓“亲情”概念出现时,又自然而然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
这是几种完全复杂且不同的概念。
要搞清楚每一段,都意味着人生巨大的伤痛,要消耗我们的能量和平静。
心痛的感觉,无声却想死。
昨天读者群里有人问怎么看孩子高中谈恋爱,我的回答是:
晚了。
我们的教育,从来不会让我们触及这些,但越不触及,也就越压抑,就越不懂,长大之后就越难懂。
就像那位清华建筑系毕业的打游戏的姑娘说的,叛逆迟早会来,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幸福感是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有了幸福感,就能有很安全的心理环境去做更大的事,没有幸福感,再大的官位再多的钱其实意义都不大。
而这一切,需要用一生去经历。
很多时候,都是后话。

所以,在我看来,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就是疫苗。
去了解爱,体会爱,在很小还能试错的年纪,用极小可控的代价理解什么叫爱。
没亲身体验过爱情的人,不懂爱,谈话都是轻飘飘的。
你知道自己的知道和不知道,才知道别人的知道和不知道,不然,永远就像一层窗户纸。
没体验过,也不可能把这种感觉准确描述出来,传递给孩子。
我们那个时候,管得很死,这便是禁忌。
但是看看现在北京小学的孩子,四年级开始,这就是公开的话题,不去引导,怎么行,根本压不住,只会导向矛盾和冲突。
而父母那一代的,很多都不是爱情,怎么引导?
好的情愫,对学习是如虎添翼,乱七八糟的,就是地狱。
现在中国的艾滋病人数量已经很多了,特别是西南的大学生,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都是秘而不宣。
什么叫喜欢,什么叫爱情,什么叫婚姻,什么叫灵魂伴侣,每一个其实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义,只是我们不怎么知道罢了。
了解后,你大概不会就失去和错过,不会盲目等待,也不会太纠结没遇到。
因为你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该如何更大概率获得。
在这个世界上,钱总会流向不缺钱的人,爱也会流向不缺爱的人。
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不同,不要因为别人走的弯路,自己就不去走。
而作为父母,你是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想让孩子成为你想要的人,需要给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不要试图寻找或等待灵魂伴侣,去让自己变好,然后匹配三观而非物质最一致的人就好。
我有位读者,叫朵拉,我很挂念她,看见她,好像就想起了长大后的沐朵。
前些天问她过得好不好,她说挺好,一切都过去了,现在依然单身。
我说给她介绍另一位读者,正好也在郑州,很巧。
当年有很多话想说,爹味很足,后来想想,因为结局很清楚,那也就写一篇文章给她,留作纪念。
她发回自己很愉悦的照片,不知道哪只手是她,五年过去,我们始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但阴霾扫去,我也就放心了。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力求实事求是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