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732|上帝视角

文摘   2025-01-06 07:24   北京  


快期末考试了,看着孩子们在复习。
一会儿问这个知识点,一会儿放听力训练,几天下来,我在一旁都觉得很累。
有时坐那儿听,想起起自己原来那些痛苦煎熬考试的细节,突然有了一阵松快,于是开始回忆,我是什么时候不用担心考试的呢?
想起曾几何时,心里总有那个念头,这十几年求学路,太累了,什么时候能不用考试,那该有多幸福和快乐。
那现在,我坐在旁边,当一个局外人,不用再考试了,彼时想象那个程度的幸福和快乐存在吗?
如果真的如此,也不会是这种无感,需要刻意还去反问。
反倒是特别想告诉孩子们,等你们走进社会,走到一片看似“自由”的荒原,学习真的是你们一生中性价比最高,最简单的事情。
原来,成年人的世界,活着要比死去难得多,需要更多的勇气。
可是,我很快又会有种警醒和质疑,反问自己,这种感受,真的对吗?
这就类似当我们从小时候往后期冀,总觉得不用考试就等同于幸福,当我们经历了人生那么多苦难和折磨,回头再想给他们这样的建议,说学习就是最简单的事,是不是一样的“上帝视角”和不切实际呢?
我们现在觉得学习简单,是因为虽然如今心智相对成熟了,但依然难以应对当下的社会,没法如意,没能如愿,没有如果,依然是应付不来的一种逃避,想着,觉得当时的学习但凡用一点心,拿到相对好的一手牌,那么如今的窘境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理智告诉我,其实不会的,哪有那么简单。
一来时光无法倒流,二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还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开悟程度。
你在学生时代是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受限于家庭背景、教育、个人健康、成长经历等多重因素影响,它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不是说有就有的,它就是在某个点想明白了很多事,然后明确了那个阶段的需求,然后才产生的,需要克服很多事情。
你现在觉得很简单的事,在小时候,那就是很难,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就是不成熟,就是看不懂,就是不明白,就是做不到,这跟当下的你面对困境,有本质区别吗?
当我们开启视角,觉得过去一切都很容易,那是因为你已经到了更高的维度,是一种降维打击。
所以,你才能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气得七窍流血,想着,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就想不清楚呢?怎么这么笨呢?
其实不是他笨,是你笨啊。
他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你不是。
是你没有站在他的角度,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维度差,才会产生如此大的气性。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关心的,根本不是他懂不懂,为什么不懂,你关心的,仅仅只是学校的排名,孩子的分数,自己的面子和虚荣,以及对于未来一席假象“社会精英位置”的渴望。
你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混到这个社会位置,如果不能把财富、知识、见解、社会地位世袭下去,该怎么办。
你真的在乎他们的感受吗?真的研究了他们为什么不理解,他们大脑皮层现在的真实情况吗?
而且,这种焦虑,狗屁用没有。
原来陪沐朵踢球,像油炸丸子的动作,接球前频繁观察队友位置,思路要清晰这种事情她老做不好,我于是很烦,但有天吃饭老杨跟我说,你踢比赛有的时候不一样做不好吗?
我才意识到,她现在小学的水平,本就超过了我那时一直到高中对足球的理解,我又在那儿抱怨什么呢?不应该鼓励和喝彩吗?
而那些比我更高维度的人,又是怎么看我的呢?
昨天的文章,有人搞不清楚对子女教育中控制与引导的区别,我想说就是这个例子。
如果你是在控制,非要强调孩子按这个来,按那个来,为什么就做不到,搞得他非常反感的时候,那就是控制欲。
但是,如果你是理解了他的难处,然后想不同的办法,能让他接受的办法更好理解当下的处境,能够突破自己对于时下世界的理解,产生自驱力,在有了主观能动性前提下,给与必要鼓励性地强制,帮助他完成自身地突破,这才叫引导。
我们送孩子上一年级到学校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上学好好学习,好好听讲。
孩子总是说,嗯,好。
可是,你们知道吗,他们根本不懂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因为在他们那个年纪的智力和理解能力,特别是男孩,只能听懂具体的指令,比如,什么是好好听讲,就是要提醒自己,眼睛要盯着老师和黑板,耳朵要竖起来听老师讲什么,上课尽量不要走神。
他们会知道,哦,原来这就叫好好听讲。
但是,根本没有几个家长会耐心解释这些,因为他们自己都不懂。
他们只会乱发脾气,被老师训的时候也训孩子,然后就说,那谁谁谁家的谁怎么好。
如果孩子会还嘴,就说几句话,就行了。
说你这一个月几千块工资,怎么不努力工作?
说你回家能不能别看手机?
那么,我们都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吗?
为什么理解在这个世界很稀缺,因为换位思考和自省都是很珍稀的品质。
如果有人能对你如沐春风,说什么都那么恰当得体,那可能不是别人真的理解你,而是,对方对你降维打击。
人在任何时候,最好不要随意指责某件事怎样怎样,不要总说世界是草台班子,因为换你到那个处境,你真未必能比那个人做出更好的决策。
你不需要管世界是不是草台班子,你能把身边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处理明白,就很不错了。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哎哟,人生好累,我一个人就挺好,不结婚不生娃,少很多烦恼。
可是,是真的吗?
这个世界的关系不是如你所想,麻烦是能那么容易撇去的,而是相互契合,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最近听到一个北大化工毕业的一位老太太在社交媒体抱怨一生过得惨,因为没结婚,姐姐又要赶她走,晚年无比悲凉,让人唏嘘。
你所遇到一切的事情,只要你能好好处理,尽量把负向转为正向,你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上升能量。
但如果你不能,就算你孑然一身,不结婚不生子,你人生遇到的麻烦一件都不会少,你不快乐,就一直不快乐。
那什么自己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到处旅行什么的,什么没有把握让孩子在一个混乱的世界生长,某种程度,都是没办法面对自己。
因为这个宇宙的规律就是这样,你在获得的时候就会失去,你的麻烦和运气,是相互转换的。
你就算一个人,不快乐就是不快乐,现在的快乐,也为未来的不快乐埋下因果。
幸福从来不在某个远处,像悬挂的果子或奖赏。
幸福就在眼下,是从一个幸福走向另一个幸福的过程。
所以,尽量要避免自己上帝视角的心态,就是立足当下,立足实际情况,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去尽可能理顺关系,多换位思考。
人生绝大多数重大的决定,想做大事,就不要问众人问身边的人,去把你脑子里的东西做出来给别人看,而不是靠说,绝大多数人,只能看到才相信。
努力让自己拥有未来的上帝视角,让自己的行为行动像上帝,而不是judge别人的人生像上帝。

不要总在我的留言板后面留言,知行合一真的很难,又有几个人做得到?

那真的不管别人的事,你就直接说自己做不到就好了,也根本没人在乎你做不做得到,你自己都不在意,who TM care你呢。

很多时候,你只要在哪怕几件事上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顶不错的事情。

你自己就是自己的守护神。

你的现在就是你的整个生命。

这才是真相。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力求实事求是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