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摘   2024-12-12 07:23   北京  


现在和那个时候性质是一样的。
尼克松和赫鲁晓夫在美国国家博览会上的对话,原原本本都对全世界公开,苏联内部议论纷纷,但都在暗涌中。
这场辩论之所以被称作“厨房辩论”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辩论发生在厨房,更是因为尼克松巧妙地把辩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诸如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上,而不是武器之类,从而避免了在辩论中被迫承认美国在军事方面相对于苏联的明显劣势。
尽管赫鲁晓夫一再声称苏联人民只在意物品是否实用,对奢侈豪华的东西不感兴趣,他显然还是被厨房里五花八门的展品吓了一跳,甚至询问有没有一种机器“能够把吃的塞进嘴巴并让人咽下去”。尼克松回答说至少科技竞争比军事竞争重要得多。最后,两人都同意美国和苏联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开放。不过当最后尼克松承诺将赫氏的辩论内容原原本本地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播放时,赫鲁晓夫还是对此表示了怀疑。

没有人知道到底是哪一个策略最终在苏联命运上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策略都汇聚到了人心上,最终的结果并非自下而上的变革,而是自上而下的崩溃。
而今天早上,美国也再次用这种方式在炫耀。
只不过信息时代,换了一种方式。
我想说的是,历史都是相似的,但路径却完全不同。
苏联时期,两者的经济关联很小,所以美国胜在了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到了现在,美国的炫耀很大程度建立在我们为他们奠定了炫耀基础,踩在我们肩膀上告诉我们不如他们有钱。
所有的血,基本都被人家吸干了,然后十几万亿的跑。
信息时代的舆论战金融战,就是超越热战模式最大的战争形式。
如果我们不反击,所谓的科技七巨头,就会一直这样。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失血的问题,六个月内,当更大绞杀和黑天鹅出现的时候,内就会承受更加巨大压力。
而后面的杀手锏,已经在做准备,是持续性的,不是换谁上来就怎样,没有救星。
马斯克也挡不住脱钩,谁也挡不住。
就是告诉你,杀敌一千自损两千的事,也会干。
所有的应对策略,都必须是战略性的颠覆,而不是小修小补,否则,效果不容易显现。
大多数的话,都没办法说,但是标题,其实已经说明了严峻程度。

美元必崩,但非现在,我们要熬,这个年,几十年来最难过的,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