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了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育质量。2024年10月18日上午在江岸区长春街小学举行了武汉市“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基于新课标的学习中心教学评价研究》课例研讨暨“武汉市242结对城乡一体化”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江岸区长春街小学魏明杰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展示课《角的初步认识》,全体一、二年级的数学老师集中观课,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团队朱丽萍博士及相关研究人员莅临现场指导,并邀请了黄陂区前川街第一小学、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的数学教师们共同参与线上听课学习和研讨。
角是一种简单的平面图形,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角的大小、数量等性质对于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图形的特征起着关键作用。《角的初步认识》作为学生认识角概念的起始课,直观性和操作性较强。魏明杰老师设计了三个任务群和多个活动的环节,在课上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参与学习活动并有效完成学习过程,进而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精彩课堂 认真聆听 沉醉其中
小组合作 动手动脑 其乐融融
展示课结束后,长春街小学的行政领导、课题研究团队的教师们和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团队的朱丽萍博士及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课后研讨 思维碰撞 激发灵感
在研讨中,毛玲主任对魏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魏老师引导学生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通过活动角的演示引导学生感受角的大小和两边岔开的程度有关,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王瑰主任表示这节课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达成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概念教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时提示青年老师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规范”到“规范”的素养提升过程?如何体现教师在“个体自学、小组互学、全班共学”的环节中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鼓励老师们大胆实践。
肖露老师觉得魏老师的课堂内容饱满,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目标明确,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整体来看,魏老师在学生表现、小组活动的运用、学习收获等方面都可圈可点。
向恋恋老师认为,魏老师的这节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设计了找一找,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华中师范大学的朱莉萍博士团队认为,从学习中心课堂评价角度来看,魏老师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严谨规范,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在学习过程组织方面,魏老师实施两段三环节,非常注重个体自学和课前导学单的运用;在学习过程推进方面,魏老师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法也运用得当,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提出教学中适当“留白”“滞后”,给足机会让学生“试错”“纠偏”的建议,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线上听课 云端教研 同长共进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黄陂区前川一小、三小、五小的老师们全程在线参与,沉浸式体验了这趣味横生的课堂。课后他们的通过网络,积极互动,纷纷发表感悟。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通过对《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深入探讨了基于新课标的学习中心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策略。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认识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魏老师通过观察校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初步感知角的存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角的特征;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中共同探索、共同进步。本次联合教研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线上线下共同探讨,不仅收获满满,而且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力量。
本次课题展示课及研讨活动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思维与实践的盛宴,魏老师以课堂为舞台,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充满活力的课堂实践,效果显著,收获满满。老师们在交流与碰撞中,不仅深化了对学习中心课堂的理解,还激发了新的教学灵感,明确了实践方向。让我们共促理论与实践双翼齐飞,一同描绘出区域教育均衡的绚丽画卷!
—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
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