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文摘   2024-11-15 23:18   山东  


2024级部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

语文 2024.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我国农业古籍遗产丰富,农史书家从20世纪开始陆续对古农书存世情况进行摸底。骨干农书是我国作物栽培史不同阶段存有的代表性综合农书,其中不乏作物种质资源的记载。石声汉先生曾在《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系统梳理了我国重要古农书,认为其中七部农书可作为骨干。刘旭等在《中国作物栽培史》中对骨干农书做了引用和拓展,并将我国古代作物栽培史划分为传统农业萌芽、北方旱作农业形成发展、南方稻作农业形成发展与多熟制农业形成发展四大阶段。

传统农业萌芽阶段已有作物种质资源的具体记载,《尔雅》中记载23 个作物的66个品种。北方旱作农业发展阶段以《齐民要术》最具代表性,记载作物品种597个。南方稻作农业形成发展阶段的骨干农书对作物品种的记载较少,与之相反,多熟制农业形成发展阶段的骨干农书对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收录,仅《授时通考》就记载了145个作物的3751个品种。这些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古代作物种质资源呈现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农书中不同作物品种数量的比例,大致反映了该时期农业种植结构以及不同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程度-《齐民要术》主要体现了以粟为主的种植结构;《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中水稻品种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3%8%,蔬果品种也变得丰富;《授时通考》中水稻品种的比例高达52%,凸显以稻米为主的种植结构。

古人认为,良种乃天地所生,是大自然的赐子。在《诗经·大雅·生民》中最早出现了“诞降嘉种”的说法,并记载了粟和黍的优异种质柜、柽、膝、芑。以《齐民要术》为代表的四大综合农书,均采用较大篇幅专门收录作物品种,并列于各章节之首,详细记录了不同品种的名称、性状特征以及来源。《农政全书》“树艺"篇更明确提出“种蔬果谷菔诸物,皆以择种为第一义".

作物种质资源记载具有滞后性和延续性。我国骨干农书所反映的作物种质资源记载的滞后性,指作物品种的收录相比于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存在一定滞后期。这意味着,品种可能会在其实际出现和应用一段时间之后,才被纳入古代农书中。这种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古农书的编纂特点有关。作物种质资源记载的延续性,指作物品种被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农书收录,在相当长时间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利用。以赤慕为例,《授时通考》记载:“《本草纲目》丹黍米,即赤黍也,《尔雅》谓之釁。"《王桢农书》和《农政全书》中也有赤案记载。虽然这种记载的连续性,受到古代著书热衷引用前人论著中内容的影响,但通过对地方农家品种的现代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研究发现,部分作物种质由于其特殊性状和优良的环境适应性,得以持续种植,甚至成为地方当家品种,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旭、谭光万、孔垂正《我国骨干农书中的作物种质资源》)

材料二: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业位于农业生产的源头,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支持,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农作族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 95%以上,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应审时度势,时刻关注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现阶段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现代生物科技发展迅猛,种业国际竞争形势较为严峻,我们应降低部分种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与此同时,国内居民消费提档升级,现有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生产难以充分满足居民健康生活对肉、蛋、奶、水果等食物均衡供给的需要。种业在种质资源利用、育种创新能力、种子企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上仍存在不足之处,亟需依靠种业振兴应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主要发展方向。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其中,供给保障强、科技策备强、竞争能力强均与种业振兴密切相关,在供给保障方面,种业发展水平关平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是建设农业强国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这足以表明推进种业振兴对于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意义。在科技装备方面,我国种业科技与装备创新能力仍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是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重点突破之处。如果尖端前沿科技掌握不足,种业虽能"自立",但尚不能“自强”。种业振兴的核心要又就是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同时,种业科技与装备创新能力也是影响农业竞争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当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全基因选择、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正处于深分发展时期、世界种业强国均奋力抢占制高点。我国虽与种业强国存在一定差距,但种业科技革命的浪潮也是加速提升育种创新能力的良好机遇,推进种业振兴是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提升农业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摘编自崔宁波《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

高一语文试题 2(8)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农史学家把我国古代作物栽培史划分为四大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B.古代非常重视良种的作用,在农书中记录了种子的种类、性状特征以及来源,来指导人们的农业种植。

C.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主粮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但部分种源仍然存在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缺少自主创新。

D.种业发展水平关乎粮食安全,我们要掌握前沿尖端科技,不仅实现种业自立,更要实现种业自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A.古代农业种植结构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这与农书中记载的该时期作物品种数量的比例保持完全一致。

B.作物种质资源记载具有滞后性,主要是因为品种刚出现时没有经过实践应用,不被人们认可。

C.目前,国内居民消费提档升级,对健康生活的要求提高,导致食物供给失衡,促使我们加快种业振兴。

D.当下是我国加速提升育种创新能力的良好机遇,我们要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3.下列选项不能完全体现"种蔬果谷蕴诸物,皆以择种为第一义"这一思想的一项是(3) A.种一不佳,即天时地利人力,俱大半弃掷矣。(《农政全书》)

B.南方土下涂泥,多宜水稻;北方地平,唯泽土宜早稻。(《本草纲目》) C.司稼掌巡邦野之糘,而辨榼稑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周礼》) D.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春复减而难熟。(《齐民要术》)

4.材料一多处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数据和观点,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实现这一方针。(6)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舒茹志鹃

天暖了,花开了,树上已抽出新条,地面上绿茸茸的一片,一切都在向上窜向上冒。在庄稼还是"苗”的时候,就要给它移植,添水,加肥,锄草。“苗壮五分熟",半年的收成,一半就看这时候的功夫。在这里,人过得紧张、热烈,有点辛苦,而生命的意味却更加深长。我正默想着,阿舒进来了。

“讲故事。”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接着就伏在我肩膀上,纠缠不歇。我朝她那张娃娃脸看看,便决定给她讲一些解放前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我答应讲了,阿舒倒又提出了条件:

"苦不苦?苦的我不要听。我要听有趣的。”她不要苦的,她要喜剧,要大团圆,而我

高一语文试题第3(8)

却偏偏觉得她需要的,不应该只是那些"有趣"的。

于是,从这天起,我每天晚上要给她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有趣",一个则是不那么“有趣"的。

每晚必来的,还有一位,就是小队长阿舒娘,来和我谈白天的生产。娘来了,阿舒就着急。"!不懂人事不知愁啊!"阿舒娘又是这句老话。

说阿舒不懂人事不知愁,我同意;但是老支书说的"要她愁什么呢",我也觉得有理。我总想在以上两种说法当中,挑选一个,但是每天都决定不下。“十七"这个年龄,真是个奇妙的年龄。

阿舒小学毕业了,稻子也黄了。村边金色的稻子在沙沙作响,透过厚厚的稻穗,前面一块后季晚稻试验田里有灯光在摇晃,这是有人在诱蛾子呢!

"是伯伯!"阿舒眼睛尖。

“今年单季稻长得不错。"我说了一句,老支书立即抬起头来,眼梢的皱纹像扇子似的舒展来,"嗨嗨,错是不错,不过……你倒估估看?”别人的估产,对老支书已是一种极大的快慰。“错不了,少了七百五十斤你来问我。”田根公公说得斩钉截铁。

老支书连连摇头,“不行,赶不上啊!”我看他,肚里一定还有一个什么指标。“伯伯,我们跟哪个队挑战比赛了?

"比赛? 我跟谁比赛?……不过,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老支书站起来,把灯挂在架子上。

“人人都有一辈子,有人一辈子做的事,硬是有些人活几辈子也赶不上的,这是什么缘故!”他看着远处,好像在问自己,又好像在问那高高的天,问那无垠的土地,大片的庄稼。

“这叫什么,"田根公公含着旱烟嘴,稳稳地说道,“这叫有人活得像一条龙,有人活得像条虫."

他们这么谈着,阿舒迷惘了,忽然笑道:②“做条龙有什么好处?

“你不懂。"老支书爱护地朝她看了一眼,说道,“上半年的小麦,就算它一亩少收九十斤,全大队一千七百亩,算算看.."

阿舒用最快的速度,把答数算了出来。老支书说:“看,国家要少收入十五万三千斤的粮食。”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听见阿舒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像刚刚干了一件重活儿一样。第二天去公社开会。会议上,老支书站起来了,说道:“我们上半年小麦歉收,我要负责任。半年的收获,不够我们队吃三个月的,我们自己是种粮食的人,可现在吃的粮是乘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从别处运来的……"阿舒不安地转动着,把辫梢一圈紧似一圈地绕在手指上。

"……好多人都说我们水稻不错,可是我们全年的产量跟人家比起来,我们还是要吃人家的,穿人家的,我们……"老支书说到这里,装着早烟的手都颤颤的了。我看着阿舒,她一动不动地挺坐着,两只手捏着那只精心打起来的蝴蝶结,放在嘴里咬,把绸带上的丝都咬下来了。

“阿舒,你在干什么?”我碰了碰?,她茫然地朝我看看,像什么也没听见,仍咬着蝴蝶结,绿色的绸丝,一缕一缕地飘落下来。

有谁知道,这位姑娘的思想凝住在哪一点上?

"伯伯是一条龙。"阿舒忽然没头没脑地说,“田根公公说的那条‘龙’是什么意思,我懂了。"

"我懂了,我懂了。”风在吹,云在移动,太阳渐渐西下,上弦月已经挂在当空,一天快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在南方,在北方,多少小生命出生了,多少铁变成了钢,多少棉花变成了布匹,多少粮食收进了仓。在这里,十七岁的阿舒说“我懂了"。我发现"十七"这个年龄,不仅仅是奇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年岁。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身,忽听窗外有人说话:"一层河泥,一层这玩意,倒是肥的呀。”我推门一看,是老支书和阿舒娘朝外站在窗边议论,前面,那条河边上,阿舒带着她那个小组的全体成员-五个姑娘,正在河边捞菱藤。

“她们在玩什么呀?”我问阿舒娘,阿舒娘不以为然地说:“在积肥呀!"我忍住笑,出来拉了阿舒娘朝河边走去,一边朝阿舒叫道:“阿舒,你们在干什么呀?

“我们给土地老爷下寿面呢!”阿舒嚷道。姑娘们都是裤脚卷到大腿上,手里一式拿着两根长竹竿,嘻嘻哈哈地用竹竿夹住那些菱藤,真像下面似的,把藤绞在竹竿上,然后拖上岸来。阿舒娘一看她们这半身的泥水,不禁又笑着感叹道:③“唉!阿舒,你真是...."阿舒娘说到这,忽然来了个急刹车,下面那句“不懂人事不知愁"竟破例留在喉咙里面。

河边,菱藤已堆成了几个小山。几个幼儿园的孩子乐极了,在旁边转来转去,忙着采藤上的残菱。

"开心吧?”我问那些围兜袋里塞满了菱的小孩子。

"开心,"阿舒大声回答道,④“这才真叫开心呢,你看!"阿舒朝岸上指了指。

那头岸上,竖着一块大黑板,黑板上写着她们积肥的指标数和已完成数,上面总的题额是极大极醒目的四个大字:“努力!争取!

(选自《茹志鹏小说选》,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老支书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其心怀天下、心系苍生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对阿舒的精神启蒙。

B.小说通过描写听故事、看稻田、开大会和捞菱藤等农村生活情景,不仅渲染气氛,也写出了人物的生活轨迹。

C.小说善于诗化生活场景,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

D.小说选材讲究,娓娓道来,写出了人物成长过程,看似平淡的叙述下暗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颇具匠心。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句子①阿舒要求听有趣的故事,旨在突出阿舒幼稚不懂事,不能体谅、理解大人。 R.句子②写阿舒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但是受生活经历所限,知之甚少,有点迷茫。

高一语文试题第5(8)

C.句子③一个省略号,写出了阿舒娘对阿舒半身泥水的无奈,也包含着对阿舒的爱。 D.句子④写阿舒在劳动中感受到了快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开心,凸显了人物的成长。

8.阿舒说"我懂了~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

9.本文与(百合花)在叙述时都通过女性视角、以小见大来揭示主题,请分析。(6)

二、古代诗文阅读(33)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杜甫字于是,少贫不自振,事吴越、齐赵间。李邑”奇其村,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国长安。天空十三载。玄宝朝献太清言,除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神制集贤院命宰相该文章擢河西时不丹,改右卫率府商曾参军。款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慵中官十一世,遗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择、五四十年,然衣不盖依,常寄食于人。自门铃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被迷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都颈挫,随时敏给,扬雄、校皋可金发也、有质如此,陛下其忌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材料二: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城,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杜审言:杜甫的祖父。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

使待制集贤院B命宰相D试回文章G河西尉H不拜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客居。与材料二"遁还,客巴西"中的“客"意思相同。

B.,以…为奇,意动用法,和材料二“帝欲官白"中的""用法不同。 C.,拜见。与材料二“帝爱其才,数宴见"中的“见"意思相同。 D.,凭借。与材料二“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中的“以"意思不同。

高一语文试题第6(8)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B.杜甫一心想继承祖业,改变自己的地位,为此多次献上颂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D.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李白当廷奏颂得到玄宗欣赏,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4)(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4)

14.两则材料中,杜甫和李白的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3)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醉江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词人登高远眺,江山人物合写,叹江山如画,也叹浪淘人物,从而顺势将笔锋转到具体史迹上进行描写。

B.词人用“人道是"点出此处非赤壁之战所在地,但这并不重要,重在突出赤壁的历史意义,引出周瑜。

C.词人用“雄姿英发"的周瑜来反衬"早生华发"的自己,达成了怀古诗借古人写今事的写作意图。

D.江山依旧,人事已非,词人感慨"人生如梦",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融合,写出了复杂的心理。

16.本词写景写人的画面富有动感,请简要分析。(6)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两句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_- "两句写琵

琶女弹奏前的调弦校音就能流露情感,体现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高一语文试题 7(8)

(3)辛弃疾《永泗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两句写了刘裕北伐时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文》里讲:",木工也。"今天的"",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客、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浓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A.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的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百合花》) B.“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哦,香雪》) C.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喜看稻菽千重浪》)

D.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这六部“机器”同时开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19.文中“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能否改为"先有一流的心性,再有一流的技术"?请分析。(4)

20.文中第二段画横线处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21.在文中画横线的排比句后续写一个句子,句式和内容与前文保持一致。(3)

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四、写作(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现代文阅读Ⅱ中,17岁的阿舒从"不懂人事不知愁"的快乐,到经过心灵洗礼找到了真正的快乐,找到了成长的价值。阿舒的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机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创新作文责任田
提高作文写作,创新作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