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pic from oamul
聚沙成塔·背书打卡
2025·灰词季
今日学习
Day175 文化杂糅
相关知识
01
杂糅
杂糅(或“混杂”)(hybridity)一词来自于生物学领域,本意指物种间的杂交,应用于人种方面指“杂种”,即血统不纯,包含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族际通婚而产生的后代所持的贬义、否定的态度。随着全球范围内大量的移民和人口流动,该词被广泛应用于种族、语言、文化、民俗、文学等各种领域。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仍,保持某种文化所谓的“纯洁性”已经十分困难,当杂糅成为全球范围内多个领域中的常态,该词也就脱去了早期的狭义,即便在人种方面,中文与之对应的词“混血”也已经没有了贬义的成分。
02
文化杂糅
文化杂糅(cultural hybridity)中文也译作文化混合、文化混血,或杂糅文化、杂合文化等。20世纪,这一概念开始广泛进入各种学术研究领域,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使用该词研究城市人口流动,比如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创始人帕克在20世纪20年代就使用该词研究大量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当时就有学者将移民描述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边缘人”或“文化混血”,在两个世界中他们都保持着陌生。
1994,印度裔学者霍米·巴巴(Homi K.Bhabha)的名著《文化的定位》重提文化杂糅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讨论后殖民时期人们的身份认同问题。之后,有关文化杂糅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
文化杂糅同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主义不同,后两者指的是各种不同文化的共存,其目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生,而文化杂糅强调的是文化彼此之间没有他者,文化不是区分人们的边界,每一种文化在杂糅的文化中都是主人,属于这种杂糅文化的一部分,如此就没有或淡化了文化之间的区分性,淡化了文化的他者意识,从而有利于重构所有人群对杂糅文化的认同。
03
文化杂糅与国际传播
转文化传播的研究者认为不同文化在混杂、碰撞的过程中,转化为符合当地文化理念的新模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杂糅”有助于当地民众对其他文化的接受和吸收。这为我国主流媒体的建设拓展了思路,即可以借助“文化杂糅”,来推广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离散族群与文化杂糅:中亚回族文化反思,马强
转文化传播视域下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思考,王丹蕊
◐◑◒◓◔◕
欢迎大家参加「院校课程」
一起学习更多内容!
目前小田心上线了川大、西政、川社科、成理的「冲刺课程」,欢迎大家私戳小田心了解、试听(下方二维码可联系上小田心哦~)。也可以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划线文字,查看详细介绍。
冲刺课程
▽
模考课程
▽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喜报详情
祝好
你可能错过了
/针对2025级/
模考课程
冲刺课程
公益公开课
院校真题解读
(24级真题解读陆续更新中)
院校参考书解读
院校常见问题答疑
考研经验贴
近期热点分析
近期专题笔记
喜报
23级
2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