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pic from oamul
聚沙成塔·背书打卡
2025·灰词季
今日学习
Day171 媒介物质性
相关知识
01
理解媒介物质性
关于媒介的物质性,目前的学术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媒介的物质性是与文本性相对的一种物质或物质结构。它包括“以物质的方式存在的媒介技术、器物和基础设施”,也包括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资源、支持日常交流活动的设备,以及构建和维护这些基础设施和机器所需的劳动链。”
2.第二种观点是在媒介的物性基础上,加上了“中介性”的意涵。“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这个论述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媒介的物质性为其参与社会建构和互动提供了基础,二是媒介提供了其自身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联结关系的中介,它能够为互动克服时空上的限制,并逐渐从源头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动力。
3.第三种观点是从整个传播过程的角度来看待媒介的物质性问题。“媒介物质性,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而‘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物性也由此重新显现。”
4.第四种观点是结合目前5G技术的发展对媒介的物质性进行探讨。5G不仅仅意味着传播速度的改变,还意味着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整个世界之间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精准的方式产生连接与互动,从而使万物互联成为新的生活逻辑。整体的传播环境将再次发生变化,现实与虚拟之间将产生层次更为丰富的关系结构,并导致人们对自我的感知重新发生变化。彭兰将人与物的互动传播过程纳入对媒介物质性的考量范围之中。“在人与物的远程物理性实时互动中,不仅媒介的物质性(即5G对信息传播速度带来的质的飞跃)起了作用,而且传播的主体之一也是物,更重要的是,其传播的是物理动作,或者说是物质运动。”这句话给人广阔的思考空间。
02
其他媒介相关概念
(1)中介化
“中介”是促成行动者间建立联系、分享信息、认识事物的间接方式,它表明人类大多数认知和行动具有间接性的特征,它并非由行动者直接作用于目标对象,而是必须借助定的中介物;“中介化”表明的是现代社会以间接渠道建立联系、实施行动的一种状态和趋势。
媒介作为“中介”是强调媒介的工具性应用,是实现活动目标被行动者所采用的方法和路径;将媒介视为中介,意味着媒介附属于某个社会系统,行动者可以使用媒介获取信息或使用媒介对具体对象施加某种影响,也即意味着,作为中介或工具的媒介本身只具有物理属性,其物理属性的作用效果取决于该工具的使用者。
(2)媒介化
媒介化理论站在对媒介的“中介化”或“工具性”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形成的理论,该理论聚焦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业迅速发展的现实状况,整合了传统媒介研究、技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理论观点,将“媒介化”视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元进程,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媒介化理论认为,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媒介的工具性功能上,媒介除了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各类信息交互的平台外,其自身还是一种制度化的力量对各类组织机构甚至社会系统的运行方式、运转逻辑产生深刻影响,即施蒂格·夏瓦所总结的,媒介作为一种制度化要素开始独立作用于社会文化变革,媒介逻辑成为形塑文化与社会的制度性力量。
总结:传统的“中介化”研究仅仅将媒介视为一种工具,要么被人使用以达到某种目的,要么作用于目标群体并对其产生影响,而“媒介化”理论视角下的研究,不仅仅将媒介视为一种工具,它兼具“运动场”“运动员”“裁判员”三重角色:媒介为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体提供了开放性的运动空间,又同时作为独立的机构与其他主体一同参与竞争,同时,媒介还以其自身规则赋权、限制和规训其他组织机构与个体的行动。
(3)媒介人类学
媒介人类学是对与媒体相关的社会实践的民族志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人类学“田野”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人类学家难以找到一相对封闭的同质化社区进行研究。大众传媒对人类学传统研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大众传媒掌握着话语权,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人类学的“文化”与大众传媒“文化”形成“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状态。
相关概念:
①想象的共同体: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1991年出版了《想象的共同体》一书。该书认为民族国家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在安德森看来,18世纪初的两种想象形式——小说与报纸“为‘重现’(representing)民族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手段”。媒体的重要性与其说是为生活提供了新影像和新场景的直接支援,倒不如说它拥有强大的权力的区分符号,同时也影响着我们通过其他渠道与世界进行社会接触。
②身份认同理论:“身份认同”(identity)这个词本身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本身、本体、身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二是指相同性、一致性,是对与自己有相同性、一致性的事物的认知。
(4)可见性理论
丹尼尔·戴扬将传播学研究的视角由效果范式转移到注意力或可见性范式。他认为,效果范式强调对以媒介领权为中心的受众被动接收或积极抵抗行为的研究,而可见性范式注重的是被匿名的受众围绕可见性(自己被看见的权利)进行争夺过程;戴扬认为,可见性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Right),包括被他人看见的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被他人看见的权利及给予他人被看见的权利。
丹尼尔·戴扬认为,作为受众的权利的可见性大多数处于被剥夺状况。在丹尼尔·戴扬的笔下,“可见性”被解释为公众争取在公共空间中被看见的机会,因此,争夺可见性的过程就是一个建构“抗争性公共领域”的过程,其本质在于民众借助各种表演、行动反抗被资本和权力生断的公共空间。
可见性理论在后续阐发中,一方面保留了“抗争性公共领域”的原始含义,用于分析没有话语权的民众采取各类手段方式渠道表达不满情绪或实施抗议行动;另一方面将可见性理论化约为“公众具有被别人看见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媒介热点透析与前瞻.2022,孙翔飞
[2]5G时代浅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传播学意义,王福丽
◐◑◒◓◔◕
欢迎大家参加「院校课程」
一起学习更多内容!
目前小田心上线了川大、西政、川社科、成理的「冲刺课程」,欢迎大家私戳小田心了解、试听(下方二维码可联系上小田心哦~)。也可以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划线文字,查看详细介绍。
冲刺课程
▽
模考课程
▽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喜报详情
祝好
你可能错过了
/针对2025级/
半程课程
冲刺课程
公益公开课
院校真题解读
(24级真题解读陆续更新中)
院校参考书解读
院校常见问题答疑
考研经验贴
近期热点分析
近期专题笔记
喜报
23级
2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