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坚持与努力
终将点亮你的人生之路
图片来自花瓣网 侵删
冲刺助力小田心
又上线啦!
「考前扫盲」专栏
第四期来啦!
主要瞄准近年各大新传刊物中
出现的新名词或陌生名词
争取帮助大家扫除一切“盲点”
快来一起“扫盲”吧~
本专题旨在帮助掌握核心课本知识、重要专题等以外的“小众”知识“盲点”,故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理解、熟知为主,无需逐字逐句背诵(学习时间紧张或目标院校不常考课外知识的同学,了解即可),也不必为之前不了解这些知识点而感到焦虑~
本期目录
01 / 协商式透明性
02 / 价值对齐
03 / 门板报
04 / 同伴物种理论
05 / 汉娜·阿伦特
06 / 媒介空间
07 / NBIC会聚技术
08 / 数字做家
协商式透明性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透明性并非静态的规范,往往是通过记者手记等文本实践实现的。所谓“记者手记”,主要从职业新闻人个人视角,讲述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和记者的个人体验。这类内容能够呈现职业新闻人对新闻操作、新闻事件的感受与观点,体现出职业新闻人的情感。在作为新闻透明实践的记者手记中,职业新闻人的情感表达与个体的内在驱动紧密相关,并且在情感的调动与收放程度方面受到组织的影响,与此同时,记者手记中职业新闻人的情感表达需要考虑既有的新闻专业理念与职业伦理。由此而生成的记者手记中职业新闻人的情感表达是不同方面的因素协商的结果,有学者将这一现象概念化为“协商式透明性”。
“协商式透明性”,即职业新闻人经由个体驱动、组织规制与行业文化之间的协商而将自身的情感加以表达。协商式透明性所体现的记者将自身的情感付诸表达,是对职业新闻人主体性的确认,形成对专业新闻领域既有文化脚本的扩张,但这种扩张处于以新闻客观性为主导的职业文化语境之下,并且受到新闻组织的影响。
价值对齐
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学界和业界面对风险的态度并不统一,有很多分歧与争议。其中,价值对齐是目前比较好的校准方式,可以解决并预防一些伦理问题。
价值对齐是以控制论作为基础的校准方式,目的在于让人工智能的运行和决策与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避免给人类社会带来未知风险。价值对齐能前瞻性地考虑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未知伦理挑战,尤其是面对当技术发展至通用人工智能阶段可能具备自我意识、情感和目标设定能力的情势,只有提前确立好与人类价值观一致的目标框架,才能有效避免潜在的灾难性后果,确保技术发展的正面效应最大化、负面风险最小化。
价值对齐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旨在从更高的层面上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目标、行为和决策与人类社会的根本价值观、道德观和长远利益保持一致,让大模型变得更加安全与可靠,缓解过快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起到保护人类的作用。
价值对齐目标的本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人类指令、人类偏好和人类价值观。
门板报
1947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前线部队创造出一种基层宣传动员新形态——门板报,其有效践行了“全党全军办报”方针。“门板报”的形式简单、方便操作:“每到宿营地,便竖一块门板在部队集结场所”,战士们自由集合,“从一天的行动中找出成绩,大家同意就记到记好本上,并由班里识字人写成(或画出)稿子,贴到支部出版的门板报上表扬”。门板报“收到稿子,经审阅修改,不管是三角四方破皱纸张,只要写了就贴上去”。它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战士们“能写就写,不会写可画画”。由此,门板报的时效性很强。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前线部队创造出的“公共功劳簿”,门板报有效配合“立功运动”,实现功劳的及时记录与公开表扬,动员战士“记好学好”,发挥改造落后、弘扬正气功能的同时,也作为一类“报”的简易变形,由“功劳簿”延伸为基层部队宣传动员实践中的“创新性媒介”,鼓动了大范围连队官兵积极主动参与读报、写稿及办报工作,有效践行了“全党全军办报”路线,实现了广泛的群众性。
门板报所蕴藏的“群众性”和“全党全军办报”方针的成功实践,有力证实了中共宣传动员工作的灵活高效和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报刊工作的可能性,为新时代处理党媒与群众关系、建设基层媒介组织提供了有益经验。
同伴物种理论
机器的人类化与人类的机器化让智能时代“生命性”的概念发生了松动。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是催生出一种“跨生命”“跨物种”的交往形式:一方面,人的数据化催促其向万事万物敞开自身;另一方面,智能体成为数字生命,获得了独立性并成为一种“新物种”。对于这一由人类制造,但又有可能脱离人类掌控的智能新物种而言,如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拟人-非人”的分析视角,既独立又关联地看待智能体、重新审视智能时代人机协同与人机交往是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哈拉维于2003年发表了《同伴物种宣言》,提出了同伴物种理论,在这一视角下“人与AI”如同“人与狗”一般,在指令与调试、喂养与驯化、交流与亲密的过程中确认自我,并相互构成。哈拉维刻意选用了“物种”这一概念,来从本体上拉平了人与非人的差异,而“同伴”一词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与世间万物之间相互给予的“关系性”本质。同伴物种的核心概念是“共生”,围绕这一总命题,延伸出了‘重要意义的他者”“共成”“相遇”“摄受之共生”等系列概念。
“同伴物种”及哈拉维新近提出的“多物种”理论,通过最大限度地消解人的主体性,获得了多样性的视野——即超越人与非人、有机与无机物、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共存、共生的视角,探索更加多元、包容和互联的世界。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的著作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等。她长期从事新闻活动,被看作是一个“新闻记者而不是哲学家”。可以说,记者身份一直滋养着阿伦特的政治和哲学思考。
从新闻理论内部来看,阿伦特的新闻观可被归于公共新闻学的谱系。她的新闻思想如下:其一,不同于一般哲学家,阿伦特看重新闻事件的独特性,她用“事实真理”概念强调事实具有真理的独立性和强制性,因而对意见享有优先性。其二,阿伦特将新闻视作讲故事以重述“实在”(reality)的工作,而判断力和个性是培育记者“成熟主体性”的关键。其三,阿伦特认为大众作为新闻的旁观者,必须以思考之责抵御“平庸之恶”。阿伦特的公共空间理论可为新闻的公共性提供哲学支持,她切入新闻事件的态度、视角,对事实的坚持和对世界的责任,也能为一般意义上的记者活动提供指引。
媒介空间
现代性以远距离、多样化的传播为基础,从传统的书信邮递到现代的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互联网,这些传播形式造就了新型的社会空间。比如无线电波所及之处,构建了广播空间,同时在线的听众形成了短暂的听友社区。换句话说,空间是传播方式影响现代社会建构的重要手段。因此,媒介的传播(技术、形式、规则等)与空间在诸多层面形成了互动的关系。库尔德里试图用“媒介空间”这一概念阐释媒介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捕捉媒介的空间性在诸多层面的运作对于广泛的空间秩序和社会秩序产生的影响。媒介空间性是以各种方式替换社会现实的一种方式。
媒介空间得以替换社会现实离不开媒介空间的生产。空间是被生产和被体验的,生产方式作为中介物影响空间生产,包括空间本身、社会关系、空间秩序以及空间性质。媒介也是一种生产方式,影响着空间形态和秩序的形成。数字技术革新了媒介形式和信息生产方式,重构生产和再生产的关系,也对空间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在媒介设备和大数据之间建立关联,逐渐发展为连接人们所有活动的数字化平台。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发展的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数字应用平台,改变了人们生产信息的方式和维系社会关系的方式。首先,社交媒体让跨空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即使交流的双方不在场,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其次,跨空间的交流重构社会关系。线上和线下的信息流营造出交流的拟态环境,让不熟悉的陌生人也能够随时联系。数字技术作为中介,使得社会空间通过重组、模拟、联想、赋值的方式被重新建构。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让社会空间变成“地球村”,身在其中的人、物和关系都会产生质变:数字技术促成了虚拟空间的产生(空间实践),空间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秩序和惯习(空间表象),重新形成了人们对于空间的建构、感知和描述(表征性空间)。
NBIC会聚技术
NBIC由国际科学基金会(NSF)等组织在2001年12月的圆桌会议中首次提出,它指的是以下四种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速度快的技术的融合:纳米科学与技术Nanotechnology、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包括基因工程)Biotechnology、信息技术(包括高级计算机与通信)Information Technology、认知科学(包括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Science。这四大技术蕴藏着巨大潜力,任几项技术的融合、会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
冯·诺伊曼提出“技术奇点”这一概念,指出技术将朝着某种类似奇点的方向发展 ,将其视作技术对社会产生重大变革的时刻,从而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态被颠覆。在《奇点临近》一书中,库兹韦尔认为人类与智能体的联合将是下一个技术奇点的特征,智能体将变得逐渐非生物化。NBIC 会聚技术的概念为这一“奇点”的到来提供了可行性较强的路径。
数字做家
家意味着房子不仅仅是提供遮风挡雨的庇护所,亦或是装满家具等物件的容器,它还是个人与社会意义根植的地方。因此,家是既具体(有明确的物理边界与物质性存在)又抽象(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与个体实践)的双重空间,是饱含意义、情感、经历和社会关系,以及人类生活的中心。
Blunt和Dowling认为,家是需要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维护的,这个过程称为“做家”。在由人们之间亲密关系和具体生活场所构成的家中,做家意味着个体利用自身的家庭文化知识,在家庭生活中进行自我定位,生产情境化的家庭形态的持续实践的过程。因此,做家便是在人与地方之间创造家的情感联系,即人要使自己感觉在家的状态。
智能家居被视为被人们引入到家中的工具性存在,是对既有家中媒介技术在功能上的拓展与增益。当智能家居以提升生活品质之名,渗透至家中的各个角落后,围绕家进行的实践活动也在这些数字智能技术的介入下,面临着诸如家的边界模糊、数字隐私以及家庭权力重组等一系列挑战。人们将如何面对这个由传感器、控制协议和软件界面所共同形构的新空间?“数字做家”便成为人们重新发现家的意义和实践的重要切入口。
智能家居不再仅仅是媒介技术,而是作为一种媒介实践,被嵌入人们的数字做家实践中,以及人们如何在这个新的、由技术协议、交互界面以及硬件所构成的新的家的空间,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家的意义构建。
智能家居像电视等媒介一样,形塑、建构了家庭权力与文化,尤其是智能家居对家的边界的重新定义,影响到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变化,进而产生一种基于数字做家的家庭日常。这其中包括女性主义视角下数字家务中的性别角色建构、智能家居对性别数字鸿沟的加剧、智能家居技术的使用塑造家庭体验并在家庭内部建立权力结构,以及智能家居如何干预了家的领土和边界等。
◐◑◒◓◔◕
大家可以跟着小田心的这个专栏一起“扫盲”,尤其是报考川大等考查课外知识较多的院校的同学。希望大家能够最大限度地扫除盲点,自信满满地参加最后的考试,稳稳上岸。另外,小田心再次提醒大家,目前时间已经很紧张啦,扫盲专题中介绍的知识点又较为新颖或“偏门”,因此在补充学习这些拓展知识时不要焦虑地去死记硬背,要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的出题风格进行选择性学习,并把学习重心放在理解上哦~
今天的“扫盲”行动到此结束,在线征集其他“盲点”,欢迎以写「留言」的方式告诉小田心哦,一起加油!
# 更多课外名词
「灰词」笔记即将上线
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 曾持.爱这个世界,但与舆论为敌——汉娜·阿伦特的记者活动与新闻思想
[2] 牛天,陈绚.游牧中的“媒介空间”生成:数字游民空间生产的四重逻辑研究
[3] 吕佳臻.协商式透明性:职业新闻人情感表达的动态调适——基于记者手记生产过程的考察
[4] 邓绍根,强若琳.门板报:“全党全军办报”的基层宣传创新实践
[5] 宋美杰.走出人类世:作为同伴物种的人工智能与跨物种交往
[6] 林爱珺,常云帆.人工智能大模型价值对齐的人文主义思考
[7] 喻国明,黄哲浩,唐子璇,梁禧.作为行动者的智能体:重构人类关系的未来范式——NBIC会聚技术视角下的考察与分析
[8] 钱进,李威.智能家居与日常空间实践——一个“数字做家”的视角
欢迎了解田心课程
模考课程
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图片可了解课程详情
冲刺课程
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图片可了解课程详情
专题&答题课程
祝好
你可能错过了
/针对2025级/
半程课程
冲刺课程
择校指南
(更多院校陆续更新中)
公益公开课
院校真题解读
(24级真题解读陆续更新中)
院校参考书解读
院校常见问题答疑
考研经验贴
近期热点分析
近期专题笔记
喜报
23级
2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