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说会展,皆为原创
——只为适用人群提供阅读素材——
知名媒体发布视频称,俄罗斯小姐姐逛某俄罗斯商品馆,发现货架上的全都不是俄罗斯产品,结果被店里销售人员赶走。
俄罗斯小姐姐在视频中说:“今天让你们看看中国人怎么骗中国人。所有的产品不是俄罗斯产品。这些产品俄罗斯绝对没有,这些产品我在俄罗斯从没见过。”视频后面明显听到店员下命令:“把她们赶出去!”
这种冒充国外产品和品牌的门店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是像这家门店这么猖獗的绝对很少见。你冒充一部分就好了,你还全都冒充,还把曝光者“赶出去”,这胆子不是一般大,须知中国不是法外之地……
我记得九几年的时候,在我们广东很多城市,(所谓的港货店)很喜欢冒充港澳货,最多的是香水啊、药品啊什么的。后来好一些,因为大家想去港澳方便了。有空就自己去买,没空就委托亲戚朋友带。如此一来,“港货店”如果执意卖假货、卖冒牌货,只会把老顾客给赶跑。
2000年后,所谓的国际品牌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有一些品牌确实是老外的,但很多品牌是在国外注册了一个商标,国内产国内销。尤其是在香港注册的“国际品牌”多。很多中国老百姓根本不懂,看到英文就以为是国外的品牌。有一些一知半解的,会查看公司注册地,但其实也不顶用,因为包装上写的是“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啥的,你不知道是不是“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国外产品。
大概在2010年后吧,网络发达了,很多信息能查到,中国老百姓被骗的几率降低了不少。但有些商家造假、冒牌的本事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弄出来的广告让你真假难辨,奇怪的是还有这么多媒体和明星帮着虚假宣传。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企业、很多人是可以不讲良心的。他们认为中国老百姓还是很好骗,所以他们经常利用我们的同情心,试图通过“共情”销售商品,获取暴利。很明显,在俄乌这件事上就有很多无良商家利用老百姓的这种情绪肆意兜售所谓的“俄罗斯商品”、“乌克兰商品”。
冒充俄罗斯商品的不止这些所谓的“俄罗斯商品馆”(门店)。如果你经常关注展会,就会发现“它们”也经常出现在某些展会上,比如国际食品展、国际礼品展、国际商品展、国际消费周、交易会、投洽会、国际商品节等等。
某些所谓的国际食品饮料展、国际商品展、国际大健康博览会,经常有一些所谓的“国际品牌”滥竽充数、以假乱真。
一些商家打着“国际”的牌子大肆销售假冒的中东产品、俄罗斯产品、澳洲产品、欧美产品,其实大部分是国内无良厂家的库存。
还有一些所谓的国家展商、国际企业,其实是国内的经销商、代理商,甚至连经销售代理商都不是,他们没有经销代理权,他们只是卖假货的小商家、黑商户。某些主办方为了“提高”国际化比例,有意将他们列入“国际展商”之列。他们展示、销售什么“国际商品”,主办方也不管不顾。
你想要让老百姓自己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这是不负责的做法。监管部门、执法部门应该主动关注这些展会,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老百姓在展会上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展会主办方也无法免责,因为主办方也应该采取有效手段阻止这些不法商家参展,而不是给钱就提供展位。
我希望,“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这句话不是一句调侃的话,而是真的。
(文中图片仅为示意,如有不妥联系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