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说会展,皆为原创
——只为适用人群提供阅读素材——
他的意思,应该是想让我曝光、揭露这种行径。因为展馆收取了主办机构的风险保证金,会对我们主办造成压力。万一展馆千方百计找茬要“没收”风险保证金呢?
我沉默良久。
对于这个事,恐怕不是“好与不好”这么简单。
展馆收取的“风险保证金”到底是什么?
我简单解释一下。
主要是为了防止各类展会活动的主办方乱来,不好好组展,引发一些争端、纠纷。
比如说,你虚假宣传,或者不好好干,又或者很弱鸡,结果展商没来几家,观众也没来几个,引发不满,当地主管部门和展馆肯定会收到很多投诉,这个时候得处理你。
这就是风险。
没有保证金,他怎么管理你?
再比如,你的展会现场发生了某些事故,包括会展安全事故,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经济损失,这个也是风险。
还有一些会展公司确实在信誉、口碑方面很有问题,他不能不让你来,又担心你出幺蛾子。
所以要收取一些风险保证金,比如10万、20万,先放在他那儿,等开完展会,看你没出什么事,再还给你。
所谓的风险保证金的收取金额,不应该单纯以展会活动规模大小作为依据,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大主办信誉很好,实力强大,他的展会活动规模也很大,可能只收他10万。但如果一家中小主办在别的城市有“劣迹”,有“前科”,这个应该多收一些,这也是为了更保险。有的主办臭名昭著,甚至可以不让他来,不给他档期。
我这么一说,聪明的你就明白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么展馆应不应该私设风险保证金呢?
其实要是按照我说,不应该。
有人就说了,不对啊,你说有这么多风险,不是在强调收取风险保证金的必要性吗?
是。我认为为了控制风险,保证金是要交,得给主办施加压力,但不是展馆向主办收取,而是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设立第三方平台来收取。
展馆无论向主办收取还是向主场收取,都可能有失偏颇。再说,什么是“风险”?“风险”的断定和收取金额、处罚力度,也不应该由展馆来决定。展馆就没有这个执法权,除非执法机关授权。
设立第三方平台应该公平公正公开,不要让收取保证金、制定收取保证金的标准成为某些人的特权。特权容易滋生腐败。
据我所知,国内不少展馆都在以各种名目收取保证金,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保证金。而在这个“执行”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为因素”掺和得太多,而各方站在自己的角度,很难达成共识。
我也不知道这种提法合不合理,但想要让此事变得合理、合法,恐怕得让监管部门介入。矛盾的是,我担心监管部门介入后也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大家给出个主意吧。
(文中图片仅为示意,如有不妥联系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