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说会展,皆为原创
——只为适用人群提供阅读素材——
操之过急了。
我建议在给展馆交场租定金之前,应该先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免得损失惨重。
哪项工作呢?
项目调研。
有人问了,项目调研不是应该在立项阶段就做吗?
确实应该。
但很多公司在做项目立项报告的时候并没有把“调研工作”做到位,他们只是在材料上做了梳理。
也许他们做了“市场调查”,也许他们找了一些专家做了咨询,但他们没有让员工打电话给企业,询问企业参展的意向以及对在当地办展的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我们应该先探一下市场反应和企业反应。这才是最重要的步奏,不可或缺!
如果不做这一步工作,前边的工作相当于白做,因为体现在材料上的东西,太“虚”。市场的反应,企业的反应,才最实在。
比如你2025年9月份的展览,现在是1月份,筹备时间只有8个月。现在你刚立项,马上就去跟展馆签合同交定金,这不理智。
当下市场怎样?企业对你的展会是什么反应?你在立项报告中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
据一些主办朋友说,2025年他们的展会招展情况不太理想,甚至非常难,很多企业参展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极可能导致展会缩水。为此,他们建议上新项目应该谨慎。我很赞同。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应该先弄一个招展函,尝试招展招他一个来月,看看市场反应,看看企业反应,看看更多的具体情况。
你在给企业打电话招展的时候,如果市场、企业反应不错,也有报名参展的,可以先签他十几个,这时候你心里有底了,再去跟展馆签订合同、交定金。
如果市场、企业反应冷淡,甚至提出很多问题,说当地这个市场不好,或者这个时间段不好,不理想,你就得马上考虑调整、甚至改变方向了。
我之所以提这个建议,是避免你莽撞预定展馆,造成重大损失,因为展馆和展商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你延期。别到最后,展馆把你的定金没收了,你哭都来不及。
所以上展会项目,还是谨慎点儿吧,哥们儿。
(文中图片仅为示意,如有不妥联系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