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最怕的就是遇到蛇🐍了,有时候远远的看到这个植物,会以为是一条蛇盘踞在树干上,这也正是这个植物名字的来源——南蛇藤。
南蛇藤是卫矛科南蛇藤属多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因为枝干上斑斑点点,看起来很像蛇,因此得名。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有记载:"南蛇藤黑茎长韧,参差生叶,叶如南藤,面浓绿,背青白,光润有齿。根茎一色,根圆长,微似蛇"。
南蛇藤分布极为广泛,除新疆和青海尚未记载外,各省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以南地区为最多。常生长于丘陵、山沟及山坡灌丛中。
南蛇藤的叶呈椭圆形,基部宽楔形或,叶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沿脉疏被柔毛;花朵聚伞花序腋生,间有顶生;花瓣倒卵状椭圆形,花盘浅杯状,裂片浅;雌雄异株,雌花花冠较雄花窄小;子房近球形;蒴果近球形。
南蛇藤最美的观赏季节是秋冬季,尤其是霜降之后,黄色外果壳,成熟之后会炸开成四瓣,然后露出它里面红色的假种皮,来吸引鸟类帮它传播繁殖。尤其在北方的山上,一片枯枝中点点的红果,非常美丽。如果剪取南蛇藤成熟果枝配叶瓶插,可经久不凋,生动自然。
南蛇藤自古便是我国古代传统常用的中医处方草药,始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全草皆有药用价值,其根、藤、叶、果及种子常分开入药,药性和功能各不同,主要用于治疗筋骨疼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闭经、痢疾、跌打损伤、痛肿疮疡等病症。南蛇藤的藤茎味苦、辛,性微温。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大肠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瘫痪,头痛,牙痛,疝气,痛经,闭经,小儿惊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在陕西作水有一道叫"藤叶"的小吃,就是用南蛇藤春季幼嫩的叶片焯水后烹饪而成的,入口略有苦涩,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有资料显示,南蛇藤的叶子是有毒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南蛇藤属于速生植物,其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能迅速覆盖所依附的物体表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大的绿化面积,达到"枝繁叶茂"的景观绿化效果。南蛇藤作为攀援垂直绿化的材料,可植于棚架、墙垣、桥柱,亦可种植于公园、小区的坡地、假山、石隙等处,颇具野趣,可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加协调。南蛇藤的花语是"燃烧的思想",象征着大自然对生命和美丽的包容,以及个体将其转变为自己喜欢的样子的情感。同时,南蛇藤在西方被译为"东方苦乐参半根",寓意苦乐参半,也象征着人生有悲有喜也是苦乐参半,代表着人生的起伏与禅意的境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