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传说“被蛇爬过”所以“有毒”的植物,果实可食,全草可入药

百科   2025-01-29 21:40   山东  

今天是蛇年的第一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种跟蛇🐍非常有渊源,并且名字也带蛇的植物——蛇莓。

蛇莓是蔷薇科蛇莓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蛇莓喜欢生长在山坡、河岸、草地及潮湿的地区。

之所以叫蛇莓这个名字就跟它的生长环境有关,蛇莓生长的地方往往是阴凉潮湿、植物丛生的环境,这与蛇类喜欢的栖息环境不谋而合,通常成片生长,果实又跟草莓非常像,所以叫蛇莓。民间传说蛇莓的叶果上有时有白色泡泡,说是蛇吐的泡泡,故此叫蛇莓。但实际上这种白色泡泡是一种寄生性昆虫留下的,这种昆虫是人们叫"吹泡虫"的沫蝉。

蛇莓根茎短,粗壮;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先端圆钝;托叶窄卵形至宽披针形;萼片卵形,先端锐尖,外面有散生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先端圆钝;瘦果卵形。

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对蛇莓形态的描述:“就地引细蔓,节节生根,每枝三叶,叶有齿刻,四、五月开小黄花,五出,结果鲜红”,并记载其“敷汤火伤,痛即止”。

《本草衍义》记载:“蛇莓,今田野道旁,处处有之,附地生。叶如覆盆子,但光洁而小,微有皱纹;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

蛇莓,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蛇莓,主胸腹大热不止"。蛇莓的全草及根部皆可入药,味甘、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小儿高热惊风、目赤红肿、流行性腮腺炎等。

在很多书籍和地方植物志中都有关于蛇莓药用的记载。
《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
《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
蛇莓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野果,其维生素C含量高,但总酸、糖酸、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较低,导致蛇莓的甜度偏低、口感偏差。所以一般不会当做野果食用。
蛇莓的果实艳红,长得跟草莓很像,最初蛇莓也被归类于草莓属中,但后面的研究发现它反而和委陵菜属更接近,但说它是委陵菜属又缺乏说服力,因此最后选择给它单独定一个蛇莓属。
蛇莓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野果,其叶和叶柄柔软,是牛、羊的好饲草蛇莓绿草期、花期长,叶、花、果均有观赏价值,是很好的草坪植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请遵医嘱。

深白植物科普
自然科普图文,专注于植物及生态科普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