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百年大中话风流

文化   2024-10-08 21:51   江西  
作者:何侃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在“冯晓晖”“浔阳叙话”两个公众号上首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泰隆的盐,同济的米,裕民的钢条混混嘴,麻汇的伙计跑断腿”。话说清末民初,横贯九江城的大中路,已是长江中下游遐迩闻名的商业大街。店铺商肆,酒馆茶楼,鳞次栉比,绵亘数里。人烟凑集,合四方之口音;车马喧闻,集八面之来宾。其繁华景象,由上面那段九江民谣可窥一斑。

大中路原名府前大街,因明代的府衙设在现在的西园地段而得名,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更名。狭窄的街道拓宽了数尺,铺上了水泥路面。店面大都为中西合璧的三、四层楼房,高度不够的店铺则加固砌女儿墙以显壮观。楼面的门、窗、柱多采用“巴洛克式建筑装饰,而立体雕塑则为传统风格,或为龙、狮、鹿、麒麟等吉祥动物,或为福禄寿、济公等神话人物。路的西端连接横跨龙开河的铁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樯桅林立。民国元老于右任路过九江,赞叹曰好一幅今日“清明上河图”!

龙开河上大中路铁桥

大中路向世人展示的不仅是商贸繁荣更孕育出近代九江的商业精神:勤俭立根基,诚信做生意;竞争图发达,和气求财气。我们不妨从东到西,随便挑几家当年的老字号来说一说,以证此言不谬。

坐落在督府巷口的周大生药店,开业于 1902 年。老板姓周名斯淇,13 岁在药店当学徒,成年后自立门户。其经营秘诀是开源节流,事必躬亲。有一天给当地驻军送药,见厨师将锅巴喂牲口,便提出收购这些锅巴。买回后稍作加工,制成中成药消食健脾饼,成本大大低于用大米炒出的锅巴。随着生意逐渐做大,形成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成为当时九江药材行业的主要商号。周斯淇在商界是有名的“铁鸡公”,买一捆草都要货比三家。尽管已是浔城屈指可数的富户,却舍不得吃喝穿戴。去上海进货,连通铺都不买,就睡在甲板上,资金全部投入到经营之中,连续开了几家分店。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竟然抄不出他家一点金银等贵重物品。

西园路口有家万铭记百货店。1910 年,万家由南昌前来九江,开一家裁缝铺。小有积蓄后,便在西园路口开一家批零兼营的百货店。万铭记的宗旨是薄利多销,诚信为本,一箱“同心”牌袜子,四百打:4800 双,批发出去,只赚得一个包装箱。积沙成塔,十年时间,资金翻了 8 倍多。外地客商来浔采购,清单上没有的货,万家代为采购从不加价,赢得客户信赖,业务不断扩大。抗战期间万家逃难到后方,九江七、八万银元的有货几乎荡尽。抗战胜利后,重新开业,举步维艰,但仍将战前外埠货主的欠款如数还清。如此看重信誉,供货商纷纷优先供货,商品紧俏时,还送货上门,生意日渐兴隆,成为九江百货业的“四大金刚”之一。

大中路鼎昌商行地段

万铭记对面是庆益祥绸布店,创办于 20 年代初。老板梅贤林,湖北黄梅人,因家境贫寒过江来谋生,先学徒,后摆摊,生活异常艰苦,每天早晚空肚子,只吃中午一顿饭,人称“吃腰餐”,从嘴里抠出饭来开了一家绸布店,生意做得较为顺手。他胆大心细,别人怕进高档货脱不了手,他敢进,吸引了高端客户,获利颇丰。他是全市第一个在店门装上霓虹灯的人,以此招徕客户,让人耳目一新。当年九江有两大绸布帮——徽帮和本帮,几年工夫,庆益祥绸布店成为本帮之首。梅贤林富有同情心,每年大年三十,都要去米店购买米票,用以周济贫困居民。

民国初年,郭老板以宁波人特有的精明,看中九江的潜在市场,在西门口外开设钟表店。开业那天,橱窗摆满各式钟表,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眼球。钟表在上世纪 20 年代初还是奢侈品,亨得利的钟表引领了九江消费新时尚。中产家庭以名贵座钟为摆设:绅士以金壳怀表为显:年轻人以馈赠钻石手表为时髦。火红的生意,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西门口一带还有“万宝斋”“亨泰利”“太平洋”“美达利”等多家钟表店相继开业,形成了“扎堆效应”。亨得利货源充足,又有多年的经营渠道,但郭老板不视同行为冤家,哪家缺货,有求必应,开拓了九江一 个新的消费市场。

西门口一带地气极旺,百年老店云集于此。黄利园酱园,1925 年由九江人黄鹏飞开办。初期从镇江、安庆等地进货,后来想到九江本地有丰富的菜源,便以重金从镇江请来师傅制作酱菜。年产酱菜百万斤,纯收入达六、七千大洋。黄鹏飞很具创新意识,在其生产的虾子酱油中,别出心裁地加进了一成甜面酱,味道鲜甜成功地打入外地市场,创出了品牌。最为消费者喜爱的是其酿造的陈年封缸酒,与涪陵榨菜、安庆豆瓣酱、镇江东醋,并称中国酿造业“四绝”独步天下。曾经是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封缸酒。

大中路上海银行地段

大梁义隆饼店,1920 年由安徽籍回民梁义德、梁义全兄弟俩人创办梁氏兄弟成功之处在于:善创品牌——桂花酥糖、茶饼、沙琪马是其看家产品,深获浔城人青睐,逢年过节,顾客蜂拥,只得在人头上递货接钱;善开市场——以九江为根据地,在庐山、武穴等地开设分店,做起山上人和过往旅客的生意;善用人才——高薪聘请印尼华侨岳师傅前来制作具有异域风味的水果糖、多味糖等,在九江独占鳌头。

湓浦路口到铁桥头,又是一段黄金宝地。振兴酒楼开办于 1914 年,老板陈佛清,武穴人氏,曾在四川做过衙门师爷,后投笔从商。陈佛清在酒楼主外,其妻坐内主大堂。俗话说,“樟树的药,万载的伞,武穴的姐儿不用拣(九江话念‘’)”,老板娘不仅长得标致,待人接物亦大万方得体。夫妇俩苦心经营,延请名厨,打理南北大菜;中西套餐,素食荤肴,冷盘热汤。日设宴席上百桌,日进银元上千块,成为执九江餐饮业之牛耳的名店,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提起王万和,九江几乎无人不晓,视其为神医。原店在南京,祖辈行医。1853 年太平军攻破南京,王氏兄弟日以继夜为病人配药诊病,终将瘟疫压将下去,名声大噪。1878 年,来九江开店,堂前悬挂着“万古千秋业,和平济世心”的屏幅。王万和制作的中成药:调经种子丸、丹田玉露、易筋金丹、吹喉散、安幼散等疗效显著,深受老百姓欢迎。

大中路铁桥西头地段

被称为回民企业之泰斗的金浩如,是最具企业家气质的老板。1875年,年仅 13 岁便从镇江来九江学徒,在商场摸爬滚打 28 个年头,终于执掌了涌兴裕的经营大权,1928 年又创办华康商行。他精明练达,善于交际,上至达官贵人,下到三教九流,左右逢源,人脉极旺;曾将江西航运公公司的油料以及几家电厂的燃煤经销权掌控在手,又获得全国各地名牌水泥、香烟、肥皂、面粉、日用电器等独家经营权。他的多元化经营有声有色,同时还从事仓储业和水电安装。九江的市场容量对他来说已嫌狭小,便去上海、汉口、常州等地投资,成为十多家公司的股东。凭着他在商界的实力和威望,曾出任九江商会会长。

1907 年 22 岁的丰城人熊季康来九江谋生,徘徊于街头,脑子里盘算做什么生意好呢?偶尔听到乡下人抱怨:“织了一大堆白布,买不到染料染色”,一句话造就了一家大商行。不久,龙开河浮桥巷口出现一家小染料店,兼营油漆和小五金,占地不过十平米,却起了个豪气的店名“华盛昌”,取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之意。一时顾客盈门,热闹非凡。恰巧汉口大德染料总公司的一位德国人来九江考察见此情景,交谈之中十分赏识照季康的经商才略,委托他为江西总代理,货物可以先销后付款。正如九江俗话所说:“人行时,潮水都挡不住买卖就此越做越大,两年后,一幢占地四百平米的四层楼房在庐山路口拔地而起,金字招牌“华盛昌”光芒闪烁。熊季康有一个特别的店规,只要有一位顾客上门,全体店员必须起身迎接,恭恭敬敬递烟送茶,比现代沃尔玛的微笑服务更暖人心。

大中路宛若一条游龙,横卧九江城,一代商业雄才,在此尽显风流,不仅开创了辉煌的近代商业文明,而且承袭了中国民族忠心爱国,追求正义,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商人为革命军筹得大量军饷,孙中山先生高度赞誉:“武昌起义,九江首先响应,商民积极拥护革命,使革命顺利成功。”

大中路西门外店铺

自 1924 年开始,九江拆墙修路历时五年之久。西门口遗址建起钟楼以纪念,亨德利老板捐赠四座大时钟,镶嵌在钟楼四面,成为大中路标志性建筑。为了沟通同城交通,金浩如、熊季康邀集同仁集资,于龙开河上架起一座大铁桥。

九江商人大多出身社会底层,创业艰辛,本薄利微,锱铢必较,曾被人称为“九剥皮”。但是,当这些商人为辛亥革命慷慨解囊、为城市建设积极捐款,砸下大把丁当响的银元时,所显示的那股豪气,你很难将他们和“为富不仁”联系起来,他们更像一群古道热肠的义士。1934 年,英商太古轮撞翻渔船,地方官员不敢得罪洋人,金浩如挺身而出,去英国领事代办处与英商交涉,据理力争,让渔民得到应有赔偿。到了晚年,他将巨额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1947 年去世,享年 85 岁,给后人留下一句遗言:“留财不如留德”。

抗战时期,万铭记老板万兆彩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加入红十字会,担任运输队长,放下生意,为救济难民四处奔波,可算是九江第一代志愿者。九江沦陷后,王万和店主王东甫避难庐山,日本人两次上山请其回九江复业,均遭拒绝,宁可不赚钱,也不与敌寇合作,,表现了凛然的民族大义。九江解放前夕,商会会长熊季康,与民主人士一道开展了一系列护厂护店活动。

百年大中路、繁华似锦,百业生辉,亦是功能齐全的街区。银行业,保险业,医院,学校,教堂等纷纷跻身于此。九江人称之为“绍兴戏”的越剧院就坐落在庐山路与大中路交汇处,已故名旦金翠艳至今仍是老戏迷追忆的偶像。

大中路西门外店铺

然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如今,百年老店俱已随风而散。但是,大中路毕竟是九江人的集体记忆。虽然现在大小商店和超市遍布全城,大中路上却依旧是熙熙攘攘,人流如潮,攒动的人头,浪花一般涌动。吸引人们脚步的恐怕不仅是时装百货,更是那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就是那代代相传的心理习俗悄无声息地将你、将我,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推进这滚滚人流吗?正是:风流总被风吹去,文明当沿文脉来。

时光如水匆匆过,百年记忆岂堪埋?



【编后记】
从本篇起将陆续转载《百年大中路》中的文章,该书由浔阳区政协文史委2012年出版。本篇是全书第一篇,文笔流畅,写得很有意思,讲述的几家名店和老板,着墨不多,却都相当生动。

冯晓晖
漫游遐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