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在“冯晓晖”“浔阳叙话”两个公众号上首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9年版《浔阳商贸》,原名为《从裕泰恒茶庄到振泰祥南货号》,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因原文较长,故分为《九江裕泰恒茶庄》《九江振泰祥南货号》上下两篇发布。
诞生于 1906 年的浔阳裕泰恒茶庄,历经风风雨雨 30 多年,其主人张正荣及儿孙们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张正荣出生于 1855 年(清咸丰四年),其祖籍德化县张家河(今湖北黄梅县张家河)。其曾祖父张金元于 1787 年(清乾隆五十二年)初携全家老小到九江东门附近开荒种菜,并筑房舍。
1853 年太平军占领九江后,曾国藩为了消灭九江的太平军,于 1858 年派遣清军将领李续宾攻打九江东城门。他们挑选一批兵勇在东门城外一带挖地道破城,4 月 8 日和 12 日两次破城,山岳震撼,砖石飞腾,城墙炸塌一百余丈。清军蜂拥而入,此刻张家苦心经营的菜地、房屋在这场战争中化为乌有,家人失去土地房屋后在饥寒交迫中挣扎。1866 年其父张佑堂病故,年仅 11 岁的张正荣生活无人问津,开始了他的乞丐生涯。
他混在乞丐的孩童中与他们交上了朋友,讨到食物共同分享,白天讨饭,晚上睡在东狱庙(今聋哑学校)或花果园海天寺(今化工厂车间处)。清政府把太平军叫“长毛贼”,张正荣从小讨饭比较机灵,老屋又在东门,乞丐孩子们称他“张长毛”,还有人说他为长毛(太平军)驮过旗,随着年龄增长,他的为人在乞丐中影响日渐扩大。
1880 年张正荣在乞丐中已经混了 14 年,同时进入青壮年期。乞丐的生活经历使他结识了徽派丐帮、鄂派丐帮、本地丐帮并与之为友,他的江湖义气和诚信,以及他接济过很多难兄难弟,使他 25 岁就被推为本地丐帮“帮主”。当时九江场面上的人物“大户”,有婚姻喜庆都得与帮主取得联系,讲好条件,送一定数量酒菜和礼物给帮主,由帮主分发给乞丐们享用,当然也有帮主的一份礼物。“大户们”办喜事若有乞丐闹事,帮主有权处置,大户们图个平安也不会亏待帮主的。1880-1888 年,张正荣开始积累财富,将太平军焚毁的“张家大屋”“张家小屋”进行重建,把其它兄弟五人和妻室接回原址居住,继续从事农耕生活。1888 年,33 岁的张正荣娶年方 22 岁的杨氏为妻(今江塑厂左小河杨家人氏),后生有四子,长子张春森、次子张春杨、三子张春林、四子张春和。1906 年张正荣已进入天命之年,辞去了帮主之职,要为四个儿子谋条生计之道。在徽派丐帮的大力支持下,他看准茶栈这个地挡,将近 20 年积累的资金买下张官巷口大商店,包括库房。抓住当时国内外茶叶需求鼎盛时期,“裕泰恒茶庄”开始问鼎商海。裕泰恒茶庄开张后,张正荣才思敏捷,运筹帷幄,知人善任。他聘请前清时期老茶栈的师爷、帐房先生及帮工,根据各人业绩给聘者高于同行 4 成以至 4 倍的工资。由于生意兴隆,年底还分红,数额比其它茶庄丰厚。裕泰恒茶庄主要采购武宁的茶叶进行转口外销,大宗进出、利润丰厚。每到春节一过,帮办就要到武宁茶栈去洽谈茶叶合同。从 1909 年开始他安排长子张春森涉足武宁茶栈合同,由帮办教他如何洽谈业务,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与他合作的武宁茶庄较多,主要有:黄厚生茶庄、石连顺茶庄、益丰茶庄、刘乾泰茶庄、裕兴祥茶庄、武夷春茶庄、公盛昌茶庄、振兴祥茶庄等。1932 年前后,大中路经营茶叶的茶庄集市之一的荣阳
里路口 图源:《九江老照片》 订货协议达成后履行拿汇手续。到武宁拿到订单后,帮办又把张春森带到上海与上海茶栈洽谈茶叶订货合同,拿汇要经上海商务处监证,并由少老板张春森宴请招待。从上海拿汇回九江后再要武宁茶栈来浔领汇。拿汇和领汇都有期限要求,超期付比息(番翻利息)。一个月的在原有比息基数上加 10%,超过两个月的增加 20%,有的比息翻几番。所以茶庄最怕欠比息。遇到行情不好,舍血本也要把汇款还清。当年做茶叶生意,无论资本大小的茶庄其经费主要靠拿汇。另一种是合股经营,获利后按股分红。裕泰恒茶庄在采购订单上对茶叶品质要求很高,各个品种的茶叶都有不同的质量要求。他经营的品种有红茶、绿茶、红叶茶、红砖茶、小京砖茶、茶梗、毛茶、绿中花、绿砖茶、小珠绿叶、熙春绿茶、雨前绿叶、绿茶块。还经营茶子,因为鲜茶子可榨茶油,这是其它茶庄不经营的独特品种。裕泰恒茶庄十分重视产品包装,在订单的合同上也有明确的包装材料的规定,在包装上不惜成本是裕泰恒茶庄又一特色。箱子茶是外商抢手货,主要指“宁红茶”,制作精美的茶叶箱上印有“九江裕泰恒茶庄”的字样,木箱不能用有芬香或其它异味的木板制作,以免影响茶叶品质。箱内有绸布袋装着茶叶。绸布袋上也印有字号,都是上海统一印制的。这种茶叶每箱 50 斤装,价达 50 块银元。篓子茶是用进口棉布袋包装,《九江裕泰恒茶庄》字号也是上海统一印制的,100 斤为一袋,价达 60 块银元。大进大出,批零兼营,每年仅出口外销茶达万箱左右。这个茶庄还经营庐山云雾茶和各地茶农肩挑手提送来的茶叶,按质论价,一律收购。每到春茶上市,庐山附近的茶农将新茶送到茶庄,由二老板张春杨组织收购加工。将收到的毛茶再精挑细选,分成等级。这一挑选工作全靠手工操作。新茶一到就得雇佣大批妇女擀茶叶,有时一天雇 500- 600 名妇女同时工作,茶场规模非常宏大。这些妇女是周边农村来的。她们擀茶叶必须清晨六点钟左右赶到拿牌子,凭牌子进场擀茶叶和领报酬。这块竹牌一尺长,一寸宽,用火烙“裕泰恒茶庄五个字。拿到牌子上工的妇女必须衣着干净,早餐自费但不能吃油条、油饼之类食物,油腻的物品不能带进场内。有许多远郊或湖北、安徽的妇女因路远清晨六点赶不到茶庄,头一天就要露宿街头,等到清晨拿牌子。当然有些低挡茶,城市附近居民也可领回去擀,以量计酬。为了提高花茶的品质,张正荣在市区东门外张家大屋、张家小屋所有茶地改种茉莉花、白兰花。仅茉莉花就有万余钵。每到夏天茉莉花开时节,下午四点钟左右就要浇水采花。把采摘的鲜茉莉花送到茶庄的一间密封较好的仓库内,仓库三尺高的木架子铺了一层篾摺子,把花平摊在篾摺上,木架下面点燃硫磺、黄色烟雾熏茉莉花,花中水份很快吸干,硫磺点着以后必须把门窗紧闭,再多的花一个晚上就能熏干,第二天早上打开大门,茉莉花色泽鲜艳,香气四溢、浓郁醉人。将香气扑鼻的茉莉花与毛花茶混合,大大提高了花茶的质量品味,这种花茶价廉物美,非常畅销。1912 年,张正荣将四个儿子推上茶庄执掌各部门工作,长子张春森 23 岁,接管茶庄作少庄主。二儿子张春杨 21 岁,从外婆家接回来后学习执掌仓库和进出货工作。三儿子张春林 19 岁,负责到上海签定购销合同和日常帐目管理及汇兑。四儿子张春和 16 岁,负责到宁州(武宁、修水)采购茶叶、质量评估、以及接待上海、武宁和各路宾客。这个家族式的茶庄又开始了新的启航,并从此进入“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鼎盛时期。
1916 年农历六月初一,张正荣因病去世,享年 60 年。他去世后茶庄生意依然兴旺发达。
2003 年郑光中编《九江记忆文稿》。
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史资料,但编者未能查到作者的身份。不同于很多一味吹嘘本家族历史的那些“名商”录,本文秉承的态度是客观的,而且对时代背景有所交待,也很准确,能够与其它的史料相互印证。
张正荣算得上是清末九江的传奇人物,江北德化县人,因湘军围城而成为丐帮帮主,后又在徽派丐帮的支持下成为大茶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清末民初《茶景全图》
文中提到的“擀茶叶”应当是错写,应为“揀茶(拣茶)”。昔日各地原茶(毛茶)汇集九江茶市,须有大批女子进行分拣工作。故每年春季新茶上市,即有周边各地数千上万女子云集九江,号“茶娘”,那可是相当热闹,其中的故事真不少。怎么一直没人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