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大中路上的店铺并不是像如今这般热闹,那时瓷画作坊对面都是些老手艺:打铁、补锅、理发,后来店租提高了。“现在很多都是一万多一个月,很多做手艺的都慢慢搬走了,换成了现在卖服饰。”刘九梅说。
如今刘九梅的瓷画作坊夹在几家装修华丽的店铺中间,显得总有那么点寒碜。“现在还比以前好了,以前我们一家三口都是住在这个店里面,前面一半我用来招待客人和作画,后面一半我们 就放了一张床。”而刘九梅口中的这个一半店铺一半家的地方竟然只有六平方米!
“那时生意很不错,这里很多人来来往往的,我经常是从早上六点半工作到晚上三四点。”对于刘九梅来说,累点是小事,“刚开店的时候,我一个月可以挣到三四千元,算很不错了,我们很快就搬进了大房子了。”“大中路现在冷清了许多,原来码头在这里,平时都会看见很多船工经过。大中路的西端又挨着老火车站,这里又是九江有名的商业街,小吃也多,很多外省人来这里玩。”刘九梅面露笑容,“现在外省人到这附近可比当时少多了,因为码头搬走了,火车站也搬走了。”
虽是如此,大中路的繁华商业街的地位却一直未曾改变,“人是少些了,但这附近大家的生意都是还不错。我现在还是有很多老客人,一些湖北的老顾客都会再来。”
刘九梅的女儿现在正在南京读研究生,当年学的也是美术,“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高考就考取了南京理工,学艺术的。”
耳濡目染,女儿从小就对美术兴趣浓厚,读小学就开始了正式地学习,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但是女儿在南京成了家,我想不会回九江发展吧。”刘九梅的语气不无遗憾。
女儿从小也跟随父母挤在六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很早就懂事,“那时候家里困难,她四岁的时候,她爸爸在门口卖衣服,她就会站在一边对顾客说‘这衣服真的很好看”,她爸和我都很感动。”
饶国安、卢青云国画《柴桑清趣图》(中的“四埠头”)
据刘九梅说,现在九江传统手工瓷画并不多,“只有一两家真正意义上的手工人物瓷画,现在大多都是电脑绘画。”但是她并不想带徒弟,“很多人劝我,但是我却不愿意因为它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极其考验耐心的一门手艺,人物的一根头发丝没拉出来都不行。家属要是觉得你做得不像,那就是白做了,这是真功夫”。
当记者说起这门传统手艺即将失传的遗憾时,刘九梅却笑了,“其实,我女儿会的,她就替她婆婆做了一个,很像。”
老街——小学守门人的希望
夏大叔今年64岁,在柴桑小学看大门一看就是三十年。
1980年,他来到柴桑小学,那时学校一共只有600多个学生,他能记得放学后的孩子们在马路上追追赶赶、打打闹闹,虽然那时不是步行街,也不用担心会有车子经过。
而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嬉闹的孩子,如今早已为人父母,他们或许也会把孩子送来这个小学,但是他们选择的是给孩子更加安全的环境。
“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家长来接送,他们担心孩子的安全,即使是高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
90年代初期,在上学路上,孩子们三两相邀举着风筝,一路到校。大中路的店家都会拿着竹竿出来敲风筝,多的时候一棵树上能敲下来七八只各式的风筝。放学后,柴桑小学对面就是一些售卖小吃的店铺,包子、馄饨、油糍儿、萝卜粑一样都不缺。一到放学,孩子们就相拥而去,“不像现在,附近巷子里面有很多商店,都是卖一些不知道啥时生产的小零食,孩子们吃了不好。”
“我就希望这路改造好了,能增加一些文化氛围,同时也减少一些不安全因素。”改造前的大中路,虽说是步行街,可总有店铺的送货车和电动车出入,“希望改造后能改善,这样可能孩子们更加安全,能更加自由的享受与朋友们一起的'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吧。”
“原来这里很好玩,对面基本全是卖小吃的,路上经常会有货郎经过,'叮当叮当'晃着手鼓,挑着个玻璃箱子,基本都是女孩子用的东西,吸引了很多孩子跑去看。”如今大中路上卖各种饰品的店不少,只是现在的孩子再也没有当时孩子们放学围着货郎的激动心情了。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本来以为现在逛步行街的人会比当时繁忙,夏大叔却摇摇头说,“不会。现在的人手里钱多了,会去悠闲地挑选东西,以前的人可不会,都是想好了买什么,买完了就回去。”现在商家的手段也丰富,各种音乐开着,喇叭里喊着,“原来不会这样,这十分影响上课的孩子们。”
现在逛大中路的人比几年前还是少了,问起原因,夏大叔说,“现在九江市区的人都很忙,来这里的还是外地人比较多,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树比以前少太多了,以前这里全是树荫,夏天大太阳不用打伞,大家都愿意来慢慢逛。”
“我还有一个希望,就是一定要把垃圾桶做好来,以前浔阳区市容局的每个店面都做了一个垃圾桶,可是你看看,还剩下几个?”原来,很多商家觉得门口立着垃圾桶影响生意,都把垃圾桶、电话亭推倒。久而久之,大中路上的垃圾桶就越来越少。
“大中路还是大中路,但是如此大的投入,希望能有好的保持,也能将商业和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也让学生得到更加安全的环境。”
老街——从上学路上到上班路上
出生于 80 年代的刘林现在在大中路开了一家电脑店,他和大中路的缘分却还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他的童年。
刘林小时候在柴桑小学读书,在他看来,那时的大中路比现在好玩多了,说起上学放学的快乐时光,刘林一下子像个小孩一样笑起来,那时同学们家里很多都是在大中路里做生意的,一路走来很多人都认识,有卖鞋子的、有卖衣服的,我从西门口出发到学校门口,可以喊到五六个同学。放学同学们会在学校门口买吃的,有很多推油炸的车在学校门口,然后我们放学经常走在与大中路平行的小巷子里,就在原来的西园里面,路上我们会一起吹笛子,吹口琴什么的,春天的时候同学们就会拽着风筝一路跑上学。还会有卖叮叮糖的人,如果碰见我们就会围一圈看着他做成各种图案。”
天有不测风云,先生四十多岁就先她而去,抛下徐老太和一双儿女。本来小两口好好的日子眨眼间就变得布满阴霾。徐老太变卖了店铺,带着儿女回到了西园随同父母居住。
三个人三张口,日子难受得紧,徐老太盘起了头发,用小推车做了个移动灶台,在柴桑小学门口摆个小摊儿,卖起了臭豆腐。这一年是 1979年,当时徐老太 42 岁。
这一卖就是 30 年,“当年吃我臭豆腐的小孩,自己都带着小孩来吃了。”徐老太有些自豪地说。现在的徐老太跟着儿子今天在滨江花园,每天早上还是推着小车来到都天巷卖臭豆腐。改造后的大中路整饬一新,徐老太在临街处与别人合租了个店面,每天就卖卖臭豆腐,卖完了就回家。
前几年的生意很不错,外乡人到九江颇有“不到大中路,枉作九江游”的感觉,但是这几年大中路的生意差下去,徐老太观察,来逛大中路的大多是一些外地人,本地人很少到这里。
“所以就要改造啊,”徐老太说,“现在干净、整洁了,布置摆设还和历史文化相关,这半年啊,逛的人又多起来了。”
用徐老太的话说,她现在有儿女养着,卖臭豆腐不再是维持生计的被迫之策,而是“玩票”。“很多人都记得我家臭豆腐的味道,遇到那些老客人总是觉得很亲切。”徐老太说,自己在这条街上生活了一辈子,现在也离不开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