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招生宣传套路,一套接一套

文摘   教育   2024-04-29 22:46   广东  

   

【前言】


首先引用一下越秀区一模的作文:


要罗老师来写,那就是《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学校宣传套路真的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大胆报”】


“大胆报”这个宣传口号,说是招生届的“当红炸子鸡”都不过分,比东山口还“潮”,最开始是哪个学校使用的,已经找不到出处,但是使用的频率,运用的学校,每年真的不少。


你在微信搜索框输入“学校+大胆报”,比如说“铁一大胆报”,就能看到相关的内容,不同学校的篇幅不同,用得多了搜出来的多几页


“大胆报”也分几种的,也分胆小和胆大:
胆小版的“大胆报”还会加入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说总分预计达到多少,或者说除体育外文化课多少分,建议大胆报考,好歹加了个前提,过滤掉了一部分不符合的生源;


胆大版的“大胆报”,会加入一些客观因素,比如说扩招了,比如说新增了校区,比如说中考总人数增加不多,然后加个结论——今年是最容易考上/竞争最小/机会最多的一年,放心且大胆报。


大家都知道,分数线不是学校规定的,而是通过系统,按照分数、招生计划、志愿序号等结合着录取的,录到的最后一名就是分数线。

如果都“大胆报”,学校的招生计划有限,那就一定会有掉到下一个志愿,而对于这些掉下来的家长,学校是没有任何说法的。

每年的招生开放日,通过现场的宣讲和媒体的报道,扩散力度和覆盖人群无疑都是巨大的,对于招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如果说为了打消学生顾虑,可以讲第二批完成率、讲招生投档规则,但效果始终不如“大胆报”的话题性,我们说教育是长期的,要“教学生3年,为学生想30年”,要考虑考不进来以后的情况,也要考虑进来以后能否跟上的情况,而不是单纯的完成“招生任务”,要一条好看的“分数线”。

【货不对板】


货不对板的东西比较多,重点说一下饭堂。


平时校园是不对外开放的,也没有什么机会进去体验,有些学校的开放日伙食很出圈,不仅品种众多,价格还非常感人。


实际上的真相呢?来自一些在读家长的反馈——

“有些菜式只有开放日才有的,平时压根见不到”

“孩子恨不得学校多开放几天,这样伙食还能改善一下”

“开放日的伙食,看看就好。真实的情况,要以家委看孩子的时候吃的为准”


至于饭堂只是装修漂亮,实际上并不好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了,也有伙食一直都很好的,毕竟是少数,比如说这几年新开的市属,在读家长说跟华师大一个供应商,截止到目前伙食还没有差评。


另外有家长说,有些体育场馆平时也是不开放的,比如说游泳馆、某些特定的运动场所,只有开放日的时候才打扫、换水,开放日体验一下,也方便媒体记者拍照和宣传,过了时间门又锁上了。


如果是被这些硬件吸引过来的,看得着用不上,总不能每年都等开放日那几天才能用吧。


【自创“概念”】


这个就很常见了,算“盘外招”吧。什么“广州加工一流学校”、“领头雁学校”、“性价比最高学校”......总之出门在外,名头都是自己给的。


还有就是大学的录取,其他学校公布的是985、双一流录取,他不是。


当这些都没优势的时候,公布的是“重点大学”,我校连续三年XX%的学生考入了重点大学——有哪些学校,不知道?有多重点,什么分数线,什么级别,也不知道。反正给个名头加比例就行了,看起来就是厉害。


还有钻空子的,都是公布的985过线率,人家用的华工,他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样都是985,录取分差了二十几接近三十分,省排名差了快一万七八。一分一个操场,二十多分不得站满好几个足球场。


这样的不同维度对比,数据明显就上去了,“水分”也增加了,如果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下,谁老实谁吃亏,“劣币驱逐良币”,还怎么好好宣传,良心发展?


【凑数据】


这个就好玩了。


问高考录取数据,从来都不正面回答的。


A学校,写着近年考入中大199人,近年是多近?查了一下是10年累计,怎么可能短时间内识破宣传套路呢


好,好,好,都这么玩是吧?荔湾某校:近年考入中大上千人.....


B学校,多个校区的成绩放在一起,开放日一看整面墙,过半985、211,考得这么好。其实每个校区都贴一样的内容,是不是造假?不是,所有人名和录取都是真实的,但是各个校区的拆分后的情况,就完全看不出来了。


至于重复统计的,某学校挂A在B上学,成绩被两边都算入的,统计口径丰富多彩,除了顺利毕业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繁华”不就这么来的吗?


跟国际部混淆的,同样是考香港的前三,普通高考和国际部难度能一样吗?普高能去港大的,难度不亚于考清北复交,而国际部难度低很多,港大offer不说人手一个,每两人一个,每三人一个都是正常的。统计的时候混在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弃北清复交,去了港校?


至于人少,什么都讲率的(怎么有利怎么来),要讲就把人数和过线率都公布出来,大家自己对照和判断。


同样是中大过线率40%,看起来都好厉害,A学校总人数800,过线人数320人,B学校总人数200人,过线人数80人。前者的教学难度更高,想出成绩也更难。


说不好听的,A学校中大录取的总人数,比B的过线人数还多,打拳赛还分重量级呢,升学也要体量相仿才能一起对比。

【“过度”宣传】


先说XX大学生源基地,听起来很高大上吧?实际上只要有人被录取,就可以给这个牌子。


所以家长不必被XX学校门口挂满的各种牌子震惊,找找每年的录取榜单,找找高分生的采访,头部录取了多少,心中自然有数。


然后是英才计划,分省英才和市英才,省英才的竞争很激烈,头部的学校能拿到的基本不超过10个,但是市的竞争就小很多,而且头部的学校参与度小多了,所以看到英才计划人数前几,先别急着点赞,看看是省的还是市的(PS:英才计划跟升学不直接挂钩)。


还有各种XX班,清北班不一定出清北,中大班不一定有中大,都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总之概念先造出来,方便招生,其他的以后再说。


XX学校每年X大、X工过线人数不到半个班,并不妨碍学校那几个X大班、X工班的招生,不是么?


【总结】


至于高考一模数据造假、招生宣传双标、招生群控评拉高踩低的就不多说了,容易得罪人。


那家长怎么去分辨呢:


1、对于喜欢的学校,不管怎么宣传,热度多大,该选还是选。


因为热度太高就转头选热度低的,打算“执死鸡”的。不到录取分数线出来,你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选了热度低的学校。


再说了,前几所从来都没有热度低的时候,只有分数线不太高的时候。


2、不要听学校说什么,要看学校做什么。


去“大胆报”的学校招生开放日的时候,故意把分数报少一些,看看学校招生老师怎么说,是“大胆报”还是“可以报”还是“努努力有机会”,听口气你就知道是不是真心想让你来报考。


3、数据驱动,对各梯度线学校有个基本判断。


市属大概多少人能上线中华、600?

区属大概多少人能过600、中华录取有多少?


前者每年基本上会固定一些,比如说市属普遍华工过线300+,600+比例在60%以上。


后者取最高的几个作为标杆,往下走都是合理的,比如说东山口X中每年中华录取人数在55~60人,这个数据在区属属于天花板的存在了,大部分区属的龙头学校、区重点学校,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打折。


4、引入同级别对手的评价


正所谓同级别的学校,对互相的情况都很了解,你跟A说B宣传的时候怎么样,你就看A怎么吐槽,比你到处找消息都管用。


B说特控率90%,A说特长生也算进去了(按特长生的特控线),我们没算进去,算了比他们还高;


B说他们XX班985率很高,A说他们那个班就36个人,高一洗牌洗到高三,我们人性化很多。


你看吧,学校之间也要适当卷一卷,不能光顾着卷家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以免坐不下。


免责声明:

1、数据分析来源于个人判断、信息搜集

2、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学校请勿对号入座


-End-




推荐阅读——

神仙打架:前八所特色班、高考成绩、蹭饭地图参考,你准备好了吗?

3分钟带你看懂外区投档规则

九上区统考定位分析、分数参考

看不懂高考零模数据?揉碎了讲给你听!

【观点】中考留开分数择校有哪些好处?

蹭饭地图”背后的几点思考

综评录取名单公布,广州高中哪家强?

进击的广附:三年高考数据及特色班出口

【数据】23年高考省实12个班录取去向

23年广东高考600分+人数(广州修正版)


评校
致力于学校点评、数据分析,交个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