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三是什么时候来的?
有人说,暑假集团内加考选拔,提前进入了初三的节奏;
有人说,是9月的开学,班级从原来的初二X班,变成了初三X班;
有人说,最近A校预热搜集、B校竞赛自荐,初三的感觉一下子来了;
......
只要是提到学校,有个绕不开的词叫“子弟兵”,作为各高中的主力生源,子弟兵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学校之间的流通性如何?子弟兵到高中表现整体会更好吗?
下面跟着罗老师的视角一起来看一下——
【子弟兵的定义】
从狭义上讲,大家默认的是初中学校名字带高中名的才能叫子弟兵。
比如说南沙XX、黄埔XX、增城XX等(XX指的是高中学校的简称)。
这样划分其实不太准确,一方面是有些学校由于特殊的原因,名字不能带高中,实际上还是“一家人”;另一方面是有些只是挂名,尤其是楼盘,重视程度甚至比不上一些不带高中名的初中。
因此我们把范围扩大一下,新增2个标准:
1、参加联考的,纳入子弟兵范畴
对于很多高中来说,集团内部的联考,含金量是最高的。如果按照区统考来看,不同区的命题方向、命题难度不同,其实是没办法横向对比的。
因此,在同一时间,考同一份卷子,用同样的评卷标准尤为重要,比如说开学测、月考、期中考等这些考试。
难度方面,联考的难度一般高出区统考不少。区统考的难度,在各区是不太统一的。按照往年的经验,中心城区题目比较难,估分多的可以加三五十分;而郊区的题目比较简单,估分的话可能要不加分,甚至倒扣分。
也就是说会有A区(中心城区)的600分,估分比B区(郊区)的620还高的情况。
*初三区统考满分为690分(不含体育70分、口语30分、实验20分)。
2、一个教育集团的,也纳入子弟兵范畴
集团化办学的兴起,让全市、各个区有各种各样的“教学集团”。集团的划分,一般是意味着片区甚至跨片区的划分,在这个片区内,一些好的资源会共享,比如说品牌、教学交流、名师工作室、招聘互通等。
只要是跟高中部有互动、共享的集团校,高中能拿到成绩、进去宣传,也是子弟兵。
因为子弟兵的特征之一就是,能进去宣传,也能进行对应的选拔。
在“下定义”以后,就是集团内优、劣势的分析了。
【子弟兵优势分析】
所有集团的分流离不开这样的安排:
优势就很明显了:
1、三年知根知底
比起中考的成绩,或者比起外校的选拔、筛选(区考、一模、自招等),三年期间的每次成绩,都一目了然。
每个学生的成绩曲线、得分率、集团排名都能看到,这是外校所不具备的。区别于让外校自己填写,集团内的成绩调取毫无水分,联考的题目、难度都是设计过的,想在哪个环节做区分,想怎么拉权重都可以自己设计,马上就能出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子弟兵如此被重视的原因,因为选出来的都是相当稳定的或者有潜力、后劲的。
2、初高一体化
由于上述的原因,在课程设计上、选拔机制上自然能够自行设计。
初高一体化,主打的以高考为目标,在这六年内进行课程的定制设计。也就是常说的2+4,夸张一点的1+5,现在据说还出了0+6。
目标直指高考,毕竟中考只是一个小阶段,属于全市的竞争。而且初高中在科目、课程的设计上,有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说文科的权重上。
更何况中考在择校的环节,考虑的第一因素还是高考成绩和去向。在“第一学历”如此重要的今天,高考是比中考更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由于筛选机制、培养方式等共同原因作用下,初高一体化的成绩是非常亮眼的,除了分数考得好外,竞赛的加成(保送、破格、综评侧重)、中科大的提前选拔等,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学路径,让原本就优秀的他们,去到了更高层次的院校。
而这些教学成果又反馈到了初高招生的环节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实现了“滚雪球”的效果。
3、亲密度更高
比起对外费时费力的招生宣传,子弟兵的宣传是从初一入学就开始了,形式丰富多样——军训、年级大会、学长学姐分享,以及重复性的宣传——目标是考回高中部。
对外开放日、招生宣讲,可能人很多,但是真的说不定谁会来,谁不来,毕竟外校任何承诺都没有约束,说不来就不来,子弟兵就不一样了,初中三年啥都体验过了——组队参观、军训拉练、冬夏令营.....
试问一下,一天两天、一次两次能发挥的作用可能有限,但是持续三年呢,当周边的老师、同学都说高中部最好,大家都去高中部的时候,氛围确实是烘托到位了。
教学体系衔接、认识的同学更多、环境更熟悉、成绩反馈也不错,这么多因素的叠加,很难不融入到这个氛围里面。
哪怕是不太够分数,目标也要定高一些。经历过中考的家长就知道,每年百日誓师需要写目标学校的时候,一圈看下来都是写本校高中的,为数不多写外校的,可能还得收收埋埋,生怕别人知道,毕竟也不好解释。
【子弟兵的劣势】
劣势也很明显,思维导图里面都写着呢,万一“没被选上”或者“条件不太好”,这时候往往很被动。因此这里面就涉及到几个点:
1、没有横向对比
正如前面所说的,三年来都只有一个广告,不清楚外面的世界如何,也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罗老师一直提倡的是“只有一家宣传,选择了未必是真爱;去外面对比完以后坚定选择,那才叫真爱”。
很遗憾的是,由于“圈人”要趁早,很多孩子是没办法去对比的,一到了特殊的节点(选拔、填志愿等),总会有各种理由在时间上、空间上留人。
缺乏横向对比,也就不知道是否有更合适的,因此在选初中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一点。
2、选拔规则不完善
不完善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不透明,参考哪几次,看哪些科目,各自的权重多少,是不公开的。
不公开的原因不外乎是每年可能都有调整,再一个是怕懈怠,比如说专门盯着重要的考试来准备,其他的随意应对,这样也会影响选人的判断。
一个是标准“不合理”。每个学校考量的都不一样,有些初三为主,有些看初中三年,有些还结合考勤、综合表现(是否有停宿、拍拖等)来判断。
其实不管怎么加权,都会有人不满意的,因为初中三年的成绩是动态变化的。
比如说初三才发力的,遇到规则是看三年的,那就吃了初一、初二成绩一般的亏;
比如说初中很均匀的,遇到规则是看初三为主的,那感觉有点对不起初一、初二的努力;
而且有些班型,基本上是三年一贯制的,不进不出或者只出不进,一旦错过了,没办法通过选科分班再“逆袭”,能拿到的资源自然也有限;
3、没选中太被动
由于直接看初一、初二看不准,科目不齐全、还没进入冲刺状态等原因。一般选人都比较迟,除个别坑班外,大部分集中在下学期的期中前后(3月),这会离中考填志愿已经很近了。
如果条件不满意,或者没被选中,没有做两手准备的家庭,这时候再去了解其他学校,那就比较被动了。
每年都有家长反馈类似的情况,“想过很多种可能,靠后签约或者签约次重点,就是没想过会签不上,也不知道什么标准,老师安慰说后面还有机会,谁知道呢?”。
赶赶末班车也不是不行,一个看运气捡漏,一个看区一模,这两个关键的点至少把握住一个都行。
学校之间区域流动是正常的,只不过比例并不高。不到志愿填报结束都还有机会,再不济还能拼中考分,就是辛苦了些,毕竟中考成绩不可控。
【常见问题】
相信大家也会有很多疑问,毕竟学校掌握的信息比家长多多了,有些问题不跳出来很难看得清楚。
1、子弟兵整体表现更好?
是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三年知根知底+三年反复宣传+头部留人,从源头上就把控了质量。
另一个是概率的问题。有些学校宣传的时候喜欢说“这几年的数据跟踪显示,考出去的整体不如留下来的”。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100个孩子被选中了,其中走了10个,剩下了90。
这10个里面有3个最后高考没考好,那么失手率是3/10=30%,听着就吓人;
同样的失手率,放到90人里面,得有90*30%=27个人失手才行,这就不太现实,三年知根知底,严格把控的生源,不至于出现群体性事件,要相信学校选人的眼光。
也就是说由于样本数量的不同,导致了结论的不同,数据不会骗人,但是结论会,体量不一样,容错率也不一样。
退一万步说,关注个体比关注整体更重要,对学校而言是数据,整体维持即可;对家庭而言,那就是100%,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
2、所有班级含金量都高吗?
这个看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初高的错位,也就是初高中的强弱。
如果是高中强,初中一般的,对外的需求会更高,对内可能还不如对外大方,这时候的含金量会打点折扣;
如果是高中没有初中冒尖的,对内的需求会更高,愿意给出更好的条件,但是未必留得住人,该尽力的都会尽力;
第二个是看分班的规则和流动性。
有些顶尖的班级是承诺三年一贯制的,换言之只出不进,能拿到的资源也是最顶尖的;
有些班级是动态的,比如说动态调整,通过流动来补充战斗力。
这些可以从过往的蹭饭地图看出,大部分学校王牌班级也有王中王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往下排序(1班>2班>3班......),也就是说能支撑的班级有限;有学校走蛇形分班的,主打的是橄榄形生源,每个班都差不多。
这个因校而异,需要提前了解规则~
到了高中,又是新一轮的开始,初三到高一一个大的变化,高二上高三又一个大的变化,除了难度提升外,个人的信心也有很大的关系。
3、培养为主,还是选拔为主?
答案是两个兼有。
培养一定是有的,培优、补差也是有的。只不过呢,只要是大型考试,其实都是选拔性考试——中考、高考......无一例外。
因此呢,从目的上来讲,初中前两年到两年半培养为主,后期是选拔为主,毕竟中考还是要看分数的,前几所的学位就这么多,没办法全部直升的,这也不现实。
再说了,还有50%的招生计划给了名额分配,学位一下子少了。除此之外,也要为高考做生源的储备,跟不上节奏的也没有办法进来。你说呢?
4、罗老师有什么建议?
没有集团的
如果成绩、排名透明的,可以到处试试,找找机会。
每个学校的标准不一样,不存在什么公式:A学校没拿到票=B也拿不到。
以考代练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横向对比,也能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能被选去就是机会,结果的话可以有预期,但不能太高预期。
在没有拿到理想票之前,需要有一些东西去支撑一段时间,减少焦虑。
有集团的
有集团的,能早下车的,偶尔折腾一下,向上探索都没问题,探不了也没关系,反正有兜底;
不能早下车的,不要傻傻的等,多去外面看看,该了解的了解,该出击的出击,该尝试的去尝试,适当地向下兼容,主动权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样不至于太被动。
学校之间生源适当的流动其实也是好事来的,毕竟标准不一样,在这个体系不突出,可能换个体系就突出了,更何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自信心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比和反馈。
除了联考外,期末考、一模也别拉下,毕竟中考才是根基,得先过了这一关才行,而高分需要各科的紧密配合,多边发展,记住“瘸腿跑不快”,至于到了高中的选科,那就是另外的时间投入问题了。
拿不准的
有幸福烦恼的,比如说二选一,三选一,甚至四选一的。
可以多去了解一下数据上的东西,比如说三年的高考整体数据,蹭饭地图的综合表现、整体的高考成绩,在读的反馈等等。
此外抄作业也是不错的方式,比如说参考过往的案例,怎么选的,是出于什么考虑,思路是什么。很多时间,抄作业不是真的抄作业,而是看优先考虑的权重,是怎么排序的,后续的在读是否正向反馈,可能每个家庭的因素不一样,但是也提供了不错的角度。
当然了,这个需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一个是数据的整理费时费力,还得去了解大学的层次,提前了解高考知识;一个是有些信息只在小范围内传播,下车了还到处分享的前辈可遇不可求,有些经验可能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个需要自行辨别或者找专业人士鉴别。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
1、有无集团,优缺点都很明显,就看怎么从缺点中找突破口,从优点中发挥优势了;
2、从选拔的角度来看,所有好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就需要引入竞争,特色班是这样,中考、高考也是;
3、弄清自己的定位,分析学校的特点,互相结合才是更重要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4、中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基本上都绕不开,不要本末倒置,重自招而轻中考。除非是2+4、1+5这样的体系,但是群体太少,还是得考虑普罗大众的情况。
每个阶段心境是不同的,升学期有迷茫和焦虑都是正常;
等经历完中考,明年今日再来看中考,更多的是风轻云淡。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