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如何做好本次期中考的总结

文摘   教育   2023-11-16 12:05   广东  

        

11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月,本月初三、高一的学生均迎来了期中考试,本次考试的结果,对于这两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一个自然是阶段性学习的检验

作为一个学期的中间部分,期中考对于各科的学习情况做成果检验,完成了从“课堂-作业-小测-考试“的闭环;


第二个在于分数带来的意义

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意义,本着经验传递为目的,针对这两个学段,罗sir详细地分析一下,给到一些总结的方法。

   

【初三】

一、全面检验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期中考是比较正式的,跟中考接轨的考试。并不在于难度和联考,而是在于科目。


除了初一就有的学科(包括体育),到了初二增加物理,到了初三增加化学。期中考是初三学生首个正式、大型、对齐中考的考试


期中考的总分一般有几种:

690——不含口语30、体育70、实验20;

720——不含体育70、实验20;

770——不含体育20、实验20;

...

以此类推


个别学校满分700,是在690的基础上,物理从90调到100分,其他不变,这个是某集团特色了。


中考是个“全面兼顾”的考试,主要是抓短板


满分810分

想考前几所重点班,失分不能超过60分

想考进第一梯队高中,失分不能超过95分;

想稳进广州市示范性高中,失分不能超过135分

......


拆分到各个科目,每个科目也没多少分,英语、物理、化学、体育是相对容易拿到高分的,失分越少,匀给其他科目的可失分就越多。


因此在学情评估的时候,要做到两个原则:

1、优先关注得分率较低的科目,因为提升起来较明显。高分的科目由于效应的存在,花大时间但效果不明显;


2、查缺补漏,针对失分的部分,总结原因:是知识点了解程度不够,还是做题习惯不好,还是计算训练不够,还是题型见得太少....


然后根据原因做针对性训练计算速度不够、题型见少了就多做题,知识点不够的就针对性做专题训练,做题习惯不好的,比如说跳步,就对着标准答案来了解格式和得分点;


二、定位、估分


这里的定位、估分,并非像区统考、区一模这样精准,上述的两个考试是区域性的、有横向对比作用的。


而期中考是各校、各集团命题的,样本不够多,但是样本不多,不代表不能定位哈。


1、有集团联考的


对于集团性的考试,难度设置上一般会高于中考(比如说市属的那几所,包括本周考的某集团考),这一类的考试,对内选拔作用更明显。


为了方便参考和留人,会公布学校划定的各类分数线,用于对其标准。对于这些集团内的学生,参考这些分数,能够大概知道的估分。


比如说用【线差法】

假设585(满分690)对标第一梯度线,考了605分的A同学,在估分时时第一梯度线上浮15~25分。为什么不是直接加20,是因为需要考虑难度,如果偏难,估分预期可以高一些;如果偏简单,估分预期可以降低一些,灵活处理。


比如说用【班级平均法】

假设某班生源稳定,往年中考平均分745,本次考试平均分611(满分690)。考了605分的B同学,可以结合这个数据和【线差法】预估自己的分数,745-(611-605)=739,再根据难度上下调整。


比如说用【集团法】

假设某集团初中规模大,各校生源未必稳定,但是集团内相对稳定,每年400名都能考回本校,那么在集团划线的时候,可以进行大概的参考,比如说本次集团400名是599分,那么考了603的C同学,判断自己有机会考回本校。


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每个学生的状态有起伏,加上还未完课及复习,数据仅作为定目标和自检用


2、没集团、自己命题的


这一类的主要是看几个参考维度,比如说等级对应的排名、得分率等等,心里有个大概的参考。


每个学校公布的不同,有些学校是ABCD,有些学校A中还会再做细分,比如说A+,在A的范围内再次缩小。有些则是按照得分率的情况做评级,或者给一定的范围,前者可以计算出概分,后者可以取中位数设定范围。


同时参考往年的班级情况、年级同等级学生的成绩和去向,做一个对比和参考,甚至可以多看几年,取一个均值或者设定某个范围。比如说A对应25%,往年的A是什么情况,都考了什么分数和去了哪里。


至于啥都不给的,只能讲评的时候自己估分,以及寄希望于大型考试(尤其是一模)给了。


三、对外作用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嘿嘿。什么“创新人才选拔”、“冬令营”等等......


对于意向“选拔”的家庭,本次的成绩,将作为“硬通货”,参与到各类的筛选参考标准,“考好一次,高兴一季“,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总结一下:

1、全科覆盖,接轨中考;

2、定位参考、内部选拔;

3、完善信息、筛选参考;


【高一】


一、高中初体验


对刚上高中的新生而言,期中考是科目齐全的一次考试,相比起初中,计分科目多了生物、地理。


此外语数英物,在难度上、在做题逻辑上等方面,出现了与初中完全不同的情况。


“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小测不会做-考试考不好”,是高中四大坑。


学期过半,九科一起来,满分也去到了1050分。在期中考中,很多学生家长反馈了与初中完全不同的体验——

“以前排名都是个位数,现在三位数”、

“以前考80分都要难过很久,现在能过80老母亲还有些欣慰”...   


二、九科总结


除个别学校联考外,其他学校都是单独命题,因此不同的卷子的分数、总分不能直接横向参考。


但又特别重要,重新分班的成绩参考,期中考的占比达到了20%~40%,换言之如果期中考没考好,想要分班的时候“翻盘”,只能寄希望于期末“直线上升了”


期中考供参考的数据:

1、年级排名


一般都会给的数据包括,单科排名、三总(语数英)得分+排名、九总得分+排名,部分学校也会同步四总(语数英物)排名、六总排名(默认物化生,也有各种组合的)。


单科看排名大于看分数,因为难度不同,分数会有变化。以数学为例(满分150),正常难度120~130都扎堆,但难的时候100分都是高分。


排名的参考,一方面是了解优势和薄弱科目,方便下学期或者下学年的选科,优先考虑是择优选科,保持优势,主要看四总和六总;


另一方面是清楚在年级的位置。选科分班是大事,初中辛苦争取的特色班,如果只是“快乐一学期”,没了氛围和师资,多少有些心有不甘。


2、班级相关数据


对于一些特色班级,班级平均分、中位数就很有参考性了。


按照过往的经验,除了承诺三年一贯制的班级外,其他班级(物理类)算上选历史类出去、排名不达标出去的,一般比例在1/3左右


因此中位数属于班级的安全线,平均分属于临界线(一般在60%附近),对于想升级的家庭来说,这条线就是参考线,离这条线越近,选科分班能够升级班型的机会就越大。


不同班级的平均分也能对比生源的整齐情况,生源越整齐,各科的方差也越小,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也更容易开展,达到教学目的。


三、选科分班


一般来说,期中考后会有家长会,总结本次考情的同时,也会公布分班规则,参考哪几次考试的成绩、权重多少、看几科、特色班有无选科要求等等。


上一届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学校都推迟了分班,因此能够参考的时间点、规则未必都匹配今届。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四总(语数英物)占比的权重很高,不管看四总和看六总,出于选科、分班的规则,把精力投入到主要科目是趋势,但也别太放飞自我,毕竟下学期还有学考,等级太低也会影响将来的综合评价。


总结一下:

1、九科覆盖、选科参考;

2、难度不同,排名大于分数;

3、了解分班规则,规划保级或升级;


-End-




推荐阅读——

蹭饭地图”背后的几点思考

综评录取名单公布,广州高中哪家强?

进击的广附:三年高考数据及特色班出口

【数据】23年高考省实12个班录取去向

白云校区招新,省实将成招生规模最大高中

23年广东高考600分+人数(广州修正版)


评校
致力于学校点评、数据分析,交个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