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放榜后,先出一轮整体考试的喜报,录取结束以后再来一轮“蹭饭地图”,基本上也能了解个大概。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最早是为了避免“过度炒作高考成绩”,不知道哪个学校带的头,以录取城市的美食为特色,变相晒“高考成绩”。“蹭饭地图”既是对整个班级的总结,也是对外宣传的物料,后面慢慢就流传下来了,还新增了一些衍生的版本,比如说“饭票分布”、“学生证分布”,本质上是同一类。
经典美食款
学生证分布
饭卡分布
那拿到“蹭饭地图”,要怎么打开呢?
1、检查学校、班级、年份是否与实际匹配
一般蹭饭地图都会注明哪一届毕业生,年份会对上;然后是学校和班级,比如说二中,全国那么多,会加上广州变成广州二中,就成了指定学校了。
班级的话需要了解学校的分班情况。有些学校会注明班级,比如说南山1班、南山4班;
省实南山1班
有些学校则需要去了解学校的招生调整,比如说执信23届毕业的3班也是元培班;而到了25届毕业的时候,1、2才是元培班了(现执信本部高一选科分班后1、2班是元培),这个是22年的招生调整是有关的。
执信元培3班
2、了解高校的录取方式
每个学校录取的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清北,以北大为例,录取方式就有这些,保送里面还分竞赛和外语,普通高考还分强基和本科批次等等;
哪怕是省内录取的方式也不唯一,比如说广东人最喜欢的中大、华工,有强基计划、也有特殊类型(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还有普通本科院校。
华工招生录取批次
而今年新开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全部都在提前批招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南方科技大学则全部都在综合评价(俗称631)招生,综合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和高校自主测试成绩为根据。
同样是综合评价,专业的设计上可能不一样,还有就是学费还不一样,有跟普通公办本科差不多的院校,比如说南科大6000一学年,也有中外办学的院校,比如说上海纽约大学,第一、二学年每年人民币200,000元,第三、四学年每年人民币230,000元。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中考类比一下(其实中考算小高考):
综合评价,就类似于中考的自招,综合分折算以后达到录取的综合分就录取;
普通本科院校,就相当于中考的第三批,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区别在于更复杂有专业组,以及高考是先出分再填志愿+平行志愿)。
3、同样的分数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民间的分类有几个类别——
清北:清华、北大独一档;
C7:清华、北大+华东五校(复旦、上交、中科大、浙大、南京大学),如果再加个人大,那就是八大校;
985:985工程院校(含上面的那些),比如说广东人特别喜欢的中大、华工,隔壁市的哈工大(深圳)、北师大(珠海);
211:211工程院校(985院校都是211),比如说广东人特别喜欢的暨大、华师;
双一流: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
......
高考比中考复杂很多的地方在于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组有不同的分数线。这时候大家的策略会不一样了:
有些人倾向于选择985,哪怕是离广东特远的高校;
有些人倾向于选城市,只要能留在广东的高校都可以;
还有些倾向于专业,愿意降低预期,选择不错的专业。
以高考物理类为例,南医大的一些专业,是非常高的,比如说临床医学八年(本硕博连读),最低分数653,高于中大的投档线635和华工的投档线620,但是在统计口径上,并不算985,也就是以985的分数报了个非985的学校。
南方医科大学部分临床类专业广东省投档情况
同样的还有广工的集成电路专业,投档分数线是597,这个分数超过了华师的最低投档线588分,以211的分数报了个非211的学校。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非常感谢你的耐心,那我们可以集中的说一下怎么看待“蹭饭地图”了。
先说一下规则,对比维度有几个:
清北(清华、北大);
八大(清华、北大、中科大、上交、复旦、南大、浙大、南大);
985(985院校);
211(211院校);
港澳及合作办学:港大、港中文(含深圳)、港科技(含广州)、澳门科技、澳门大学等;
南科大:南科大值得单独一列;
1、王牌班级的对比(市属)
王牌班级指的是高考整体去向最好的班级,其中华附1、省实1、广附2均属于竞赛班,其他学校的班级是混合(竞赛+综合);
王牌班级主要是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清北+八大,一个是进去以后及坚持。要知道王牌班级,从来都是足够强才能进去,而不是进去了才变强,还有一点就是路径能否复制的问题,以华附1班为例,拼高考分进清北的始终是少数,如果是综合的孩子,建议多参考首届强基班的数据。
2、学校特色班的递减
由于各种原因,其实这几年的特色班明显多了起来,有些学校甚至去到了年级的50%以上。主要是市场的需求,大家都增班你不增人就跑了。但是重新分班的时候可以自己把控,选科分班以后根据学习能力、成绩重新在同类型的班级里面重新分层。
可以看到同样是黄埔班、元培班,到了3班的时候,数据对比前两个班就有了明显的回落,这个是很正常的,也适用于很多学校(教学安排为主)。因此并不是说,进了XX班就高枕无忧了,高中的竞争需要在关键节点“选科分班”、“升高三”这些关键阶段保持优势。
3、市属王牌班、区属特色也不错
从这几天传出来的数据来看,天外7、玉岩1、广中1都挺惊艳的——
广中1最高675,平均分637,整体更均衡(仅1人595,其他全员600+);
玉岩是首次有蹭饭地图流出(上次是开放日的琢玉9班),头部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天外7之前是精英班(文理混),今年是纯理班,这个录取可以跟众多市属王牌班级掰掰手腕了。
4、关注学校,也关注专业
由于大部分蹭饭地图只有录取人数,极少提到专业,但是提到专业的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信息。
以二中应元2班为例,单看八大好像占比也不高,实际上这里面有不少学生录取的专业是本硕博连读的。
比如说北理工录取的2人,分别是未来精工技术和工科实验班(这两个专业都是8年本硕博连读的);
此外像华工的同学,其中一人录取的专业是全英创新班,这个专业录取是全省的前3000(3000可以去浙大、南大了),是本硕或者本博连读的;
还有浙大录取的同学,专业是竺可桢学院(巴德年医学实验室),这个专业也是4+4本博的,在广东省招生的人数仅2人;
5、除了特色班,也关注次重点、平行班的情况
这里实名表扬二中,考得好是实力,展示出来是底气,连着几年把每个班的去向都公布出来了,希望其他学校也能这样,减少一些信息差。
每个学校XX班就那么几个,如果分层明显的话,能考到八大校以上的可能就集中在前两个班,毕竟竞赛、强基这条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走综评多少又有些费钱(11所高校中大部分要六位数的学费),普通高考才是大部分人能走的路子,所以抛开王牌班级,每个还有多少、中位数能去哪,才是大部分人应该去关心的。
毕竟“成绩是学校的,孩子是自己的”,能去到哪里,怎么选才是关键。踩线进清北,专业不好苦的是自己,降低一档选专业,除了宣传差点意思,其他没什么缺点,不是么?其他的同理~
PS:八大校、南科大单列仅为个人爱好,不喜勿喷;
PPS:数据为人工统计,涉及个人信息的地方均已处理,如有错漏,欢迎留言,此外不加水印,只因为我懒;
PPPS:没用率统计,而是用人数,是因为高考不是摇号,人多人少统计起来误差较大,用实际人数,精准度更高;
PPPS:排序都是按照数据,没有明显的个人喜好(除了实名表扬的二中外),没有把所有蹭饭地图统计出来,除了懒,还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引导大家去利用、参考,全放出来意义也不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