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昨天自主招生入围名单出炉,意味着浩浩荡荡的自招准备、报名、审核进入到尾声——只差志愿填报(6.1~6.5)和考核(7.5~7.6)了。
相信大家也看到过不少统计和所谓的“排行榜”,也会有家长把这个当作初中择校的重要参考之一。
兹事体大,罗老师就好好跟大家说道说道~
【自招流程】
考虑到读者可能有“新手”,简单介绍一下整个流程。
蓝色部分表示主动权在学生手上;
红色部分表示主动权在学校手上;
顺序是这样:
1、学校公布招生简章
里面的重要信息如下:
参考科目要求(不达标不能报);
最低分数线要求(某梯度线,分数不够报了也没机会);
特色项目的名称、考核方式、是否保证宿位、培养机制等;
2、学生报名
按照框框里面的准备材料、合并提交即可,最多可以报两所学校;
3、学校审核
由于报考人数众多,学校只能从报名的人里中进行筛选,按照招生计划90来算,最多允许入围90*5=450人;
4、志愿填报
只有入围XX高中自招名单的学生,才能在志愿填报的第一批自主招生填报该学校(没入围填报无效),双入围的学生最多只能选一所填报(可放弃志愿);
5、自招考核
中考结束后,学校组织考核(可放弃考核),并且在中考出分前公布考核分,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优势;
6、中考出分及录取
中考出分后,学校按照中考分和考核分加权排序,按照招生计划从高到低录取,没录取的学生看后面批次的志愿;
【意味着资格填报】
结合上面的科普,自招入围意味着有资格填报志愿,相比起填报没入围的学生来说,无疑多了一个机会。
再结合关键点说到的,有些学生会出现在2个学校的名单里面,因此你们看到的榜单,统计的口径是“人次”,而并非“人头”。
比如说
A学校入围前几所有120个人,每个人都入围2所高中,按人次算就是120,按人头算就是60;
B学校入围前几所有100个人,每个人只入围1所高中,按人次算就是100,按人头算就是100;
这两种不同口径统计出来的结果,得出来的结论是不相同的。
PS:自招不等于录取。
自招是需要自招分和中考分加权去PK的(自招分权重更高),并且自招也有最低分数线的要求(大部分是第一梯度线),因此入围了仅仅代表了有机会被录取,而不是直接录取。
【不同标准统计不同】
其实标准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A标准:前八所(含白铁,不含华、省、六新校区);
B标准:前八所(包括所有新校区);
C标准:前九所(包括所有新校区还有广外)
D标准:全市范围内统计;
我们来看看不同标准有什么不同:
A标准的前20名
B标准的前20名
C标准的前20名
D标准的前20名
所以你们看,不同口径的统计是有不同结果的。民间版用的最多的就是C版本,我们用人次和人头的方式拆开来看,对比一下(取前十):
PS:不得不说,第一届的小金龙的确强,怎么算都在前四名(前几所人次第一,人头第二,全市人次第四);
【如何看待数据】
每个高中的招生策略不同,因此在形式和结果上呈现出来的结果不同的。
比如说A类高中,集团内的签约生,基本上不参与自招,把位置让给外面的孩子,主要的贡献在第二批、第三批。因此A旗下的初中,其实是表现“不惊艳”的;
比如说B类高中,为了给旗下的高中招生,给了一些承诺,先抛出橄榄枝“报名保证入围”,又进行捆绑“三批二志愿要填指定学校”,旗下的初中愿意来的人多,入围的人数自然也就上去了;
比如说C类高中,往年的生源大头都是自己家的初中,自招入围自然成了旗下初中的“埋堆堆”,入围人数一下子上去不少;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入围名单前十名的,公办和民办是五五开的,没有高中的初中,得到的青睐众多,比如说上一届的入围第一名太和华赋,常年在榜单中的天省实验、中大附中等。
综合来说,由于A类高中的“隐藏”,榜单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但是参考度还是很高的,毕竟A类高中就那么一两所(猜猜是谁)。
【最后的总结】
其实往深去扒数据,也能发现一些好玩的。
比如说前几所之间的“爱恨情仇”,A初中去了B高中,A高中选了B初中入围之类的,这个交叉统计起来应该很有故事性,奈何精力有限,有空再弄:
比如说多校区选人的方式,有“泾渭分明”的,大哥选了二哥就不动,也有双入围的,双入围的都是些什么类型,有心者应该也能发现一些;
比如说一些选人的标准,再往前推是对眼神的方式、频率和选择(这个太敏感,不提了);
再比如说,一些到自招才有的故事情节,一边邀请统计,一边摇人补充。没经历过的家长感受不到的那种刺激,比中大奖还舒畅......
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拿到某些结果,一定是努力带来的,可能是一模的崛起,也可能是积极推销的反馈,还可能是运气,刚好入围或者刚好候补到......
特别声明:本文无不良引导,请在政策指导下规范招生~
-End-
推荐阅读——
神仙打架:前八所特色班、高考成绩、蹭饭地图参考,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