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南京政府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上最富裕的一個中央政府。庫存黃金白銀美鈔的價值,史所未有也。加以美式配備的四百萬大軍;飛機千架,艦艇如雲。原是聯合國中,不折不扣的四強之一。為什么為時不過三年,竟被一批土共的「鳥槍、鐵錘、土炮⋯⋯」(抗戰歌詞),打得落花流水?!
——唐德剛:《晚清70年》第3冊,第5頁
日本投降,抗戰勝利,舉國歡騰,蔣介石的實力和威望上昇到頂點。這是他決心用六個月時間,徹底消滅共產黨的決策依據。黃仁宇和絕大多數人,包括毛澤東都沒有想到,短短三年時間內戰,國民黨政權壽終正寢。根本原因是日本投降了,統一抗日的大是大非結束了,「一個信仰、一個政府、一個領袖」的基礎土崩瓦解,蔣家王朝房倒屋塌。
國際方面,雅爾塔會議,倆大鼻子、一老毛子,三強不招呼四弟,拿戰後的亞洲利益重新瓜分,不僅包括日本,還包括中國的東北、膠東和新疆,而且把分裂出去的外蒙古獨立,再次肯定下來。事前不徵求意見,事後不讓知道。凡此種種,全然沒有繼續把中國、把蔣介石當成「四強之一」禮遇的情趣了。
國內方面,抗戰勝利了,社會黨派、地方勢力、國民黨內部派系,因為統一抗日而暫時妥協的基礎不復存在。東拼西湊的統一政權,還原成泥足鉅人。這時候,蔣介石憑藉「合法政府國家軍隊」的書本道理,決心用抗戰積累的美援實力消滅共產黨,難有勝算。更何況,共產黨提出「建設和平民主新中國」的口號,順天應人,抓住了當時渴望和平、厭惡專制的民心。
蔣介石一身兼著軍官學校校長,步兵學校校長,炮兵學校校長,交輜學校校長,工兵學校校長,騎兵學校校長,航空學校校長,陸軍大學校長,軍醫學校校長,中央政治學校校長,又曾任過一度中央大學的校長,還有許多軍官分校也是蔣介石當校長,只有一個獸醫學校校長不兼。大概算起來,蔣兼了37個校長,教育長都當不了家,事情怎麼不壞?軍紀怎麼不壞?
這幾年蔣介石當政以來,用人的辦法,第一是他的本家,如蔣孝先一類的人;第二是他的親戚如孔、宋、毛一類的人;第三是用他的鄉親,就那多得很了;第四,用他的故舊,如二陳派。用人不問他賢與不賢,先問他故與不故,不問他能與不能,先問他親與不親。這種用人方法,哪裡去找內行呢?真能做事的人,誰又肯跟他來作呢?
——馮玉祥:《我所知道的蔣介石》第130、108頁
這樣不講主業只問實力的大公司,表面上龐然大物,碰上有主業的競爭對手,不可一世變成不堪一擊,辛辛苦苦拉攏過來各種實力,紛紛被對手重新團結整編過去,到頭來「為他人做嫁衣裳」。三年內戰期間,國民黨軍隊陣前倒戈,起義的起義,投誠的投誠。國民黨內部,上下樞密機關,共產黨地下黨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1938年韓復渠被處決之後,他的衛隊旅長吳化文忽率部投敵。吳旅為韓部配備最佳的一旅,後受北平偽組織收編為偽軍。抗戰勝利後,吳部向中央投降,為山東省省主席王耀武所收容,駐於兗州。後吳部為共軍所圍,苦守數月,迭向王耀武乞援,無奈王氏又實行中央借刀殺人的故伎,不予援助,吳化文憤而投共。嗣後,吳化文竟為共軍的先遣部隊,進入南京。
——李宗仁、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下冊,第598頁
平心而論,委員長接手軍閥割據的爛攤子,以黃埔北伐軍為嫡系,依據現有實力招降納叛,是實現大一統的簡便途徑。但是,不講原則是非只講個人效忠的組合集團,公事化私情,藏污納垢孳生腐敗,模糊選賢任能的標準,排斥經邦治國的人才,形成惡性循環:大量志士仁人參加共產黨,共產黨興旺發達→外部壓力越大→內部派系利益衝突的協調成本越高→越必須團結、穩定、遷就、妥協→腐敗越嚴重→越留不住人才→共產黨越強大⋯⋯。
「蔣介石」三個字,成為中國政府貪污、無能、獨裁、專制的代名詞。蔣介石政權早為中國人民所唾棄。
——李宗仁、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下冊,第773頁
黃仁宇的沉思
此次失敗之最大原因,乃在於新制度未能成熟與確立,而舊制度已放棄崩潰。在此新舊交接緊要危急之刻,而所恃以建國救民之基本條件完全失去,焉能不為之失敗!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第417頁
根據黃仁宇的模式,「新制度」是從中國傳統道德治國,到現代化數字化管理。國民黨完成社會上層結構重組,共產黨完成社會基礎再造,都是在為商品社會奠定框架。黃仁宇充分肯定,土地革命是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根本原因。循著「大歷史」的邏輯,黃仁宇把共產黨的土改,與蔣介石逃到臺灣以後的土改相提並論;把大陸的改革開放,與臺灣經濟起飛的奇蹟等量齊觀。——「今日大陸雖仍稱共產,實在有『金蟬脫殼』之姿態。」於是乎,共產黨、國民黨之間的主義之爭,成為歷史遺蹟,如今剩下的只有統獨之爭了。為此,黃仁宇對中華民族向現代化邁進,充滿樂觀情緒。
黃仁宇迴避不開這樣的提問。
為什麼蔣介石不改革農村,爭取群眾?⋯⋯今日如果再提出以上問題,倒不如說:「為什麼蔣介石不做毛澤東?」我們也可以說縱是蔣願意做此事,則中國還要另外尋覓一個蔣介石,去對付當前的大敵獲得國際的支援。⋯⋯所以即使沒有思想上的衝突,從技術上講,製造一種高層機構與翻轉底層機構已只能各立陣營,分道揚鑣。
一旦動搖到國民黨的根本,注定非敗陣不可。以他公佈的〈新贛南土地政策〉為例,規定土地分配依人口而決定,超額由中國農民銀行照價收買,再轉貸佃農,地價由人民開會來決定,分五年還清,是一種溫和的土改政策。聽起來,好像很動人。後來,陳誠在臺灣實施,就非常成功。
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經濟條件,他辦得到嗎?壟斷土地的土豪劣紳,封建保守,要改革,只有斯大林的辦法才能徹底施行。使大地主破產,國民黨的根基,即會動搖,而由「銀行照價收買」,銀行固沒有這樣大的財力,地主怎肯把土地換成銀錢,少了可作威作福的屏障。
——江南:《蔣經國傳》第103頁
就近代歷史的發展趨勢看,資本主義及其與之俱來的殖民主義經數百年的演變,今已日趨沒落。因資本主義制度對內每易發生無法解決的階級問題,對外則難免趨向擴張主義。時至今日,由於此兩項問題的無法解決,資本主義已至日暮途窮之境。⋯⋯我國先賢於兩千餘年前即有「大同」理想。今後世界政體演變的終點,我亦將視其為國界消滅、種族平等的民主社會主義的世界聯邦。
——李宗仁、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下冊,第791頁
在20世紀末葉,社會主義已是任何的開明之資本主義的體系所必須。今日去《共產黨宣言》已150年,資本主義能夠依然存在,主要由於它能糾正自己的錯誤,補救本身缺陷。比如說,《共產黨宣言》裡面所主張的廢止童工、施行累進稅制、提倡義務教育及由政府管制信用等等,在當時看來都有社會主義性格的措施,今日已為資本主義體制內之家常便飯。美國可算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它預算內最大的支出項目則為社會福利性質的開銷。
——黃仁宇:《大歷史不會萎縮》第279頁
「資本主義最發達的」美國尚且不得不如此,既不能糾正錯誤,又不能補救缺陷的蔣家王朝,憑什麼可以倒行逆施,硬要在中國落實一個比西方更野蠻、更殘酷的資本主義呢?
況且,她的個人舉止「並不能說明一位正在引導她的國家走向民主未來的領袖」。當約翰‧L.劉易斯威脅要進行煤礦工人罷工時,羅斯福在一次宴會上問蔣夫人,中國在戰時會如何對付這樣的勞工領袖。她表情豐富地伸出一個手指在脖子上一劃,總統笑著招呼埃莉諾說,「妳看見這個手勢嗎?」後來,他私下問他的夫人,「噯,妳覺得妳的那位溫柔甜蜜的人怎么樣?」因為她曾經說蔣夫人「嬌小溫柔」。
與其說她是一個民主政權的第一夫人,不如說她是一個帝國的女王。⋯⋯為了抵制她爭取更多的援助的壓力,總統指示要同她疏遠,而且很快向摩根索明說,他「切望她離開美國」。
——羅伯特‧達萊克:《羅斯福與美國對外政策1932~1945》下冊,第554頁
要不是藉助韓戰、越戰、冷戰,兩大陣營在亞洲對壘,沒有美國捨命相救,國民黨連臺灣都保不住,遑論什麼土地改革、經濟奇蹟、民主進程?直到40年時間過去,東歐倒戈,蘇聯解體,大陸改革,這才輪得上到《歷史的終結》,討論國共兩黨「數字化管理」的殊途同歸。83回顧歷史,蔣介石用黑社會殺共產黨,急於藉助黃埔嫡系和西方列強一統天下,丟掉的是孫中山「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三民主義。倘若孫中山沒有英年早逝,把聯蘇、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貫徹始終,拿民生主義昇華到社會主義,那歷史才真有可能不知道怎麼寫呢。
在此黨內糾紛無法解決之際,參加黨爭的人,大半只顧目的,不擇手段。流風所及,國民道德、社會風氣均蒙受極不良的影響。其中最顯著的一個例子,便是上海流氓社會地位的提高,終至與黨國要人相頡頏。
——李宗仁、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上冊,第395頁
1949年夏天,在杜魯門總統要求下,國務卿艾奇遜搜集了所有關於中國抗戰時期與內戰過程的經驗以及美國涉入的相關文件,然後在一封電文中提及:「國民政府的軍隊不一定會被擊敗;他們是自我瓦解的。歷史在在證明沒有信仰的政權,沒有士氣的軍隊,是經不起戰場的考驗。」
——黑體加重為筆者所為,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第713頁
如今,美帝國主義主導的全球一體化,似乎又把中國推進一個沒有信仰、是非不清的年代。思想解放,唯利是圖。大鳴大放的大道理說不清了,沒人信了,塵封檔案解密,名人回憶曝光,用「鮮為人知」的捕風捉影發現歷史,揣測歷史,重新成為時代潮流。即便如此,幾乎所有小是小非的總結,無不透露大是大非的背景力量!譬如,江南評價蔣介石、毛澤東,中而懇之:
蔣先生在某一方面是個強者,遇到乾坤一擲的大事,他那畏首畏尾的懦弱性格,即表現無遺!因此換來「獨裁無膽,民主無量」的譏諷。他的格局,遠遜毛澤東,類似袁世凱,擅長小動作小權術,缺少衝天一擊的大智慧大氣魄。
——江南:《蔣經國傳》第276頁
摘自王小強《摸著石頭過河的困惑》(大風出版社2007)
推荐阅读大风网站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