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大风网站”关注=免费订阅
摘自《參閱文稿》No.2023~6
說一千道一萬,現在是豺狼虎豹自家的日子過不下去了,《非理性繁榮》喧囂過後的“非理性蕭條”還是走不出來。不說別的,把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和核心通脹率放一塊兒看,傳統智慧減息刺激經濟,加息壓抑通脹,還是那麼回事嗎?“那時候跟現在比,純屬古代。紙幣掛鉤貴金屬,政府開支刺激景氣,做夢也想不到,來一個大GDP幾十倍的貨幣經濟,非要跟著一塊兒受刺激。”
1980年代初期通脹率超過10%,美聯儲動輒把聯邦基金利率提到15%、18%、19%,通脹率應聲下跌;1990年代起金融市場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甭管美聯儲加息減息,通脹率拾級而下,全球一體化〈告別通貨膨脹〉;2008金融海嘯以後更邪乎,長期零利率+天量QE貨幣投放,通脹率我自巍然不動,徘徊2%上下,2009~2010年趕上國際油價大跌,通脹率逐步下跌甚至低於1%了!如今再說加息壓抑通脹,驢唇不對馬嘴。2021年初現、2022年愈演愈烈的成本推動型通脹,恰是由〈超出經濟範疇的經濟方案〉造成的。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各大央行頻繁加息“應對通脹”。結果通脹沒下來多少,過去二三十年死乞白賴“非要跟著一塊兒受刺激”、尤其最近十來年享受慣了“零利率”的貨幣金融經濟率先承受不住,銀行搶先爆雷了。
圖~8:成本推動型通脹、美國連番加息應對及其效果的邏輯理解
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呢?除了上述淡馬錫、紅杉資本在數字貨幣交易平臺FTX“血本無歸”,卡塔爾主權基金買瑞信的較高風險AT1債券“變成廢紙”,還有〈對沖基金Graticule Asia將關閉〉,“成為第一個因為債市波動而倒下的知名對沖基金。……2022年表現優秀的對沖基金如Rokos、Graham和Brevan Howard也因為硅谷銀行事件而損手。”
來源:中信泰富政治暨經濟研究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值得重溫圖~9,從房地產價格下降開始,“非理性繁榮”最終席捲全球“金融海嘯”:宏觀調控擲骰子撞大運?……追隨房地產下降濫觴金融海嘯,羅列若干不難想見的交叉循環。商品市場理性,金融市場非理性。傳統物質生產,商品價格下降→購買增加→價格上昇的理性循環(虛線),需要抗衡無數價格下降→購買減少→價格下降的非理性循環,才能完整實現。“財富效應”主導宏觀景氣,已成不爭的事實。難題是箭頭好畫,圓圈套圓圈之間相互作用到什麼程度,無從預知、無從把握。瓦解了社會主義陣營的競爭和鉗制,資本賺錢的邏輯展開肆無忌憚,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極端發展,把賭博變成了經濟,把經濟變成了賭博。家家戶戶,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政府自己,既消費又理財。消費,遵循價格下降、購買增加的供求原理。理財,或分散風險組合下注,或道聽途說“羊群效應”起鬨架秧子,贏了房子贏地,樂此不疲,與戒賭一樣怎麼勸都沒用,生拉硬拽也不出來。說賭博還有經濟,說經濟滿是賭博。金融服務、華爾街花紅,真金白銀,一點不虛擬,統統統計GDP,渾然一體。金融市場的“財富效應”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天衣無縫。誰也說不上來,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多大程度上,非理性的追漲殺跌怎樣影響理性的商品供求。因為投機賭博,沒有也不可能有規律可循。有規律就不再是公平的賭博了。
現在各國政府千方百計救市——救股市、救樓市、救信貸泡沫?從目標到手段,到效果,極大的盲目性,史無前例!誰也不知道放鬆的貨幣供應,增加的財政開支,相應增加多少商品消費,多少投機賭博,通過正負“財富效應”,轉換成多少商品消費,多少流動性緊張。但是,人人確切知道,牛市不可能萬壽無疆,“非理性繁榮”必然“非理性蕭條”。……
——王小強、梁曉:〈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歷史終結,怎麼終結?〉中信泰富政治暨經濟研究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回頭再看圖~8“加息應對通脹”的邏輯理解,只要沒從根本上改變成本推動型通脹的源頭,繼續加息,銀行和金融企業繼續爆,人心虛怯,人人自危,銀行放貸意慾繼續趨向保守和審慎,勢必對經濟產生更大影響;再蔓延到房貸拖欠激增、房價下跌形成趨勢,反過來使銀行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加速銀行存款流失,銀行被迫繼續收緊信貸,帶來新一輪的惡性循環,經濟停滯甚至步入衰退。反之,如果停止加息、或重新開始量化寬鬆,沒有了明面上抑制通脹的最後板斧,圖中一個又一個明確指向“通貨膨脹”的箭頭沒扭轉,更缺乏走出困境的邏輯思路,只能眼看著各行各業各地繼續爆發大規模抗議罷工示威,企業經營環境照樣惡化,流動性緊張,惡性循環,最終可能陷入滯脹?還可能有“更大風暴在後頭……或爆主權債務危機”。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房地產炒作令利智昏+居民收入不成比例GDP +貧富兩極嚴重分化+有工會冇罷工的出口順差=不公平競爭。發達國家《投機賭博新經濟》造就國內史無前例的兩極急劇分化,橄欖型社會瘦身金字塔,減肥中產大房換小屋、打幾份臨時工,(梁曉:《續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美國的困境觸目驚心》)越來越多失落、失業人群憤勇加入反全球化運動、保護生態運動、反戰爭運動、佔領華爾街、衝擊國會打砸搶,分散不滿的題目越來越集中,越來越火爆。中國小三億農民工近半個世紀居無定所+非法討薪+非法上訪=“人口紅利”不是人口的,持續多年得罪美英等國強大勞工組織、教會組織、人權組織、理想主義知識分子會師反華勁旅,遊行示威、扶貧濟困、宣傳講演,持續身心投入各地各級黨派、議會、行政選舉換屆,少數大亨(如投資銀行高盛、飛機製造波音)佔了便宜賣乖的友好外交過去時,陸續走上前臺的政客們矛頭不敢朝內,左右比賽團結一致勇猛對外……
——王小強:〈“退夠”出局人類理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之六〉
2021年初美國政府換屆〈延續特朗普對華極強硬立場〉:“拜登在首份《國家安全戰略中期指南》表明,中國是最主要競爭對手,直接威脅美國的利益。”3月,國防部長“警告中國是美國首要步步進逼的挑戰(pacing challenge)”。4月,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2021年度威脅評估》認為中國“在多個方面挑戰美國”,27頁報告單獨點名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四國,然後是其他國際議題;《紐約時報》解讀,“中國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參議院兩黨議員也空前團結,合作拋出《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路透社感慨“在分歧嚴重的美國國會,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願望,是少有的、真正的兩黨同感(bipartisan sentiments)之一。”6月初,再將其與科技方面的《無盡前沿法案》整合,加上《2021應對中國挑戰法案》等,打包成涵蓋內容廣泛的《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2022年1月底,聯邦調查局局長用前蘇聯類比“另一個全球對手”,強調“中國政府所構成威脅的複雜性”——“美國與今日中國的聯繫比與當年蘇聯更加緊密,中國是一個蘇聯人做夢也想不到的經濟強國。”2023年3月27日,美國兩大黨又團結一致,“眾議院以全數415票贊成,無異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PRC I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Act。”……林沛理說得實在,“美國的政客需要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對急速冒起的中國迎頭痛擊,已成勢成水火的民主共和兩黨幾乎唯一的共識。”
周邊同時還有:“日本史無前例站到印太地區對抗牽制中國的最前線,秘密籌劃讓日本軍艦穿越通過臺海,是戰後70多年來大突破,並獲美國保證《美日安保條約》包括釣島。”2021年3月底~4月初“菲律賓譴責中國二百幾艘船隻停泊牛軛礁,態度強硬,再掀中菲領土爭議。菲美重啟聯合軍演,加速恢復緊密軍事合作。”2021下半年,日本改裝直昇機航母“出雲號”成功起降F~35B戰機,“海上自衛隊”官方視頻互聯網上瘋傳。除了美國戰艦航母,英德法等歐洲國家也紛紛提高調門派軍艦到南海。緬甸軍事政變,示威民眾遷怒打砸中國企業,甚至聲言要破壞中緬油氣管道。2022年6月菲律賓新總統小馬科斯上任,9月赴美“刷新了菲律賓與美國長期以來的安全聯盟”,“菲美正計劃在現有五個基地基礎上再增加五個基地,以便華盛頓能夠更快地應對危機局勢。”……凡此種種,都正在被美國利用為推進“印太戰略”的墊腳石?彭博社採訪搶眼球:〈新加坡外長說,二戰後的“和平紅利”已經消失〉。
摘自《參閱文稿》No.2023~6
微信篇幅所限,刪節大部分註釋和資料來源
全文阅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大风网站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