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梵高故事~7.2:可憐梵高父母心

文摘   历史   2023-07-24 17:09   中国香港  

 点击蓝字“大风网站”关注=免费订阅

作者 | 大風出版社  王小強

摘自《參閱文稿》No.2023~12



      幾乎每一個人對自然都會有一種感覺,有些人比別人多一些,但只有很少人感覺到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拜他。爸是這很少的人中的一個,媽也是,

——致提奧1876917日《梵高書信全集》

      未來還有許多事情在等著我們,但別的人已經生活過,所以凡是那些愛父母的人在人生路上都必須聽從父母。

——致提奧1877年5月30日《梵高書信全集》

真正把梵高打入人生谷底的是摯愛家人。古比爾畫廊解聘梵高,辜負了同名伯父六年苦心栽培家族產業接班人。梵高去阿姆斯特丹補習功課半途而廢,辜負了伯父、姨夫、叔叔眾星捧月喫住、授課。家族長輩們得罪完,梵高又跌倒在煤礦,父母無所措手足了。

大獎記者《梵高傳》他從小性情古怪,不招父母待見。偏遠鄉村教堂牧師是貧苦農民的領頭羊,“父親也不知不覺地把領袖作風帶回了牧師住宅。”母親從首都下嫁窮鄉僻壤,衣著整潔,不喜歡梵高不修邊幅。《梵高書信全集》相反:反抗父親家長制作風和母親等級意識,恰恰由於雙親偏愛,從小養成率真任性,感情用事者重感情。

圖~7.3:梵高母親照片和梵高油畫〈母親肖像〉1888
註:大獎記者《梵高傳》“在他去世兩年以前,他曾憑記憶中的影像為母親創作了一幅肖像。”梵高兩信都和照片有關:“我正在為我們的母親畫一幅畫像,因為那張黑白照片實在讓我無法忍受。”貝利認為“這也是唯一一次梵高藉助照片來畫肖像。”

母親的肖像令我十分高興,因為可以看出她的氣色不錯,依然神采奕奕。但從畫像的角度講,我一點都不喜歡它。我也剛畫了一幅自己的畫像,用了相同的灰色調。…我多想為我們的家庭畫肖像畫啊!

——致提奧1888年9月21日《梵高書信全集》

眾所周知,清教徒強調個人自由~注重家庭。梵高書信幾乎全是寫給家人。梵高有過哥哥,不到一歲早夭。據此說梵高未得足夠母愛,為何不是更多?“見過他的人會立馬意識到他與母親何其相似:一樣的紅頭髮,一樣粗獷的容貌,一樣結實的體格。”梵高老大,按順序成長也首先得到父母關注。接著大妹、提奧、二妹、小妹、小弟,梵高喜歡鑽研的見識和才華,遙遙遙領先,伯父選中培養家族產業接班人。大獎記者誇張父母日後如何滿意提奧,提奧的藝術愛好、思想情感亦步亦趨梵高,全力以赴贊助哥哥。母親藝術、父親宗教的遺傳和家教,梵高提前提奧四年接受的理解能力超過提奧多多。外祖父人稱“國王的裝幀師”,母親的伯父自稱畫家,母親年輕時拜師學畫的親戚是海牙畫派鼻祖。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教鋼琴,教唱歌,手把手教梵高繪畫。

圖~7.4:梵高11歲鉛筆畫〈穀倉和農舍〉1864

母親還決定讓大家接觸繪畫——不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鬧,而是真正的藝術訓練。那麼,一切就從梵高開始。有那麼一段時間,母親還拿出自己的業餘畫作來指導和激勵兒子。有時,母親藝術圈裡的朋友巴庫曾姐妹來到津德爾特,三人還會結伴去鎮上寫生。

      梵高尾隨母親的步子踏入了藝術世界。學習詩歌時,他埋頭於一遍又一遍的謄寫。而今,他仍一如往常地苦心鑽研,試圖用手中的繪畫指導讀物和油彩創造出人生第一批作品,其中包括一幅他在1864年2月為父親生日而作的農田風景。母親用自己的作品讓梵高描線、上色:大多是一些她喜好的裝飾性花束。

      梵高對母親的情感深邃而細膩。後來的日子裡,一見到婦人和孩子,梵高承認,他就會雙眼濕潤,心像要融化一般。…梵高對於母親孩童式的依戀一直延續到了青年時期。他總間歇地被想要贏得或者贏回母親青睞的念頭所困擾。

——奈菲、史密斯:《梵高傳》33~34頁

梵高戀母愛藝術,宗教父親更是人生楷模,信仰和情感的依託。梵高比較布勒東、米勒、雅克、倫勃朗、博斯伯姆與“爸的工作和生活與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何其相像啊;我認為爸的更高些。”感動父親講經“帶著一種天使般的表情”~毫無造作的修養來自天堂。梵高愛父親愛到心靈感應:23歲在英國民工子弟學校教書,“我正站在操場的一個角落,這時他們跑來告訴我說有人找我,我知道來人是誰,不一會兒,我的雙手就環住了爸的脖頸。”父親獻身宗教,同志梵高《效法基督》。“可以說,陪伴著我們並在我們心中漸漸形成的話便是——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

      對於我,我非常渴望能擁有我們在父母親身上看到的那種智慧,他們所有的這種智慧大過其他任何人,沒有哪個家庭是像我們一樣的,甚至在我看來,在那些善良、高尚的人中,如許多畫家和作家中,沒有人比我們的父親更好。

——致提奧1877年8月27日《梵高書信全集》


      正是上帝造了人,也是上帝可以用那些更高生活和更崇高感覺的時刻來豐富生活。大海可能是自己造就的,橡樹可能也是,但像爸那樣的人卻比大海更純潔。

——致提奧1876年8月2日《梵高書信全集》

“爸不是說過:我的孩子,你當然知道我會把自己最後一件衣服給你。”梵高告別畫廊,父親惋惜“梵高豐富的藝術知識令父親驚歎不已——他對博物館簡直瞭如指掌。”梵高轉行牧師,父親抄寫〈渴望成聖〉當禮物,鼓勵他《效法基督》不要命。“因為我們的父親和我們的母親告訴我們往前走,別回頭,…爸和媽都說過往前走,而他們是愛我們的,”摯愛鼓舞梵高“滿懷喜悅,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1877年長輩集體幫忙他補習功課報考神學院,1878年梵高半途而廢回家了:“爸和我常常在郊區一起四處散步,”飯後輪流朗讀,“夜晚的時光是那麼令人愉快,”理解、諒解、支持、鼓勵,父親和瓊斯牧師幫忙梵高在比利時找到短期培訓學校,考試不通過,資助他奔赴煤礦當志願者,1879年聽說梵高光腳搓泥和“黑下巴”喫喝不分,連忙趕去勸誡他適可而止,注意左鄰右舍搞好關係。1880年梵高赴布魯塞爾學畫,窮苦潦倒,父親把他接回家。1882年梵高在海牙同居妓女,染花柳病住院。父親去醫院探視,禮遇西恩,回家後郵寄禮物女式大衣。梵高要和妓女結婚,吵翻了父母,離開了妓女,1883年底走投無路,回家喫住不花錢。老牧師挺進天主教腹地村鎮,一百多新教徒和諧共處兩千多天主教徒。全仗父親人緣,梵高租房天主教堂,挨家挨戶拜訪村民,挑選模特,安心繪畫到父親去世。1884年母親不慎摔斷腿,梵高照顧無微不至,父親致函提奧誇他“是照顧母親的典範”。1888年梵高致函提奧“科爾叔叔不止一次看過我的習作,他覺得糟透了。”1884年父親致函提奧:“他是帶著遠大的理想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的,…我非常希望他的作品能得到別人的欣賞。…你不覺得梵高的鉛筆畫很美嗎?這些對他來說真是輕而易舉的事。”

什麼遠大理想?普利策獎記者《梵高傳》隻字不提荷蘭的伊拉斯謨、阿米尼烏斯、格羅寧根教派的世代理想是《效法基督》。如今,梵高在煤礦依教奉行《效法基督》極大成功“基督再世”卻徹底斷絕了子繼父業的職業傳承,把老牧師置於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不是幫不上忙,簡直下不來臺了。父子倆都無法面對的是不聽老人言,喫虧在眼前。如果說父親的勸誡正確,如何跟那些解聘梵高的井底之蛙劃清界限?換言之,梵高四處求情其他牧師幫忙繼續就業,父親的教堂為啥不能舉賢不避梵高混個合同工呢?第一次,眼看心愛長子虔誠信仰成極度苦惱,父親說不囫圇對錯,提不出建議,找不到安慰的話,致函提奧“梵高凡事太過認真。”意思是說對上帝、對《聖經》、對祖父母和摯愛雙親的人生選擇,言傳身教,耳提面命,不必太過認真?虔誠父母成功培育〈向日葵〉不會對太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躲不過去的是梵高《效法基督》成“基督再世”下一步,除了釘死十字架,還有啥活兒可幹?家人勸他回家了。荷蘭新教=勤奮+節儉。七口之家忙忙碌碌,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梵高身形最大,晃來晃去,愁眉苦臉。爹媽無話可說,弟妹看著著急,忍不住建議不妨試試其他工作,不可一蹶不振,垂頭喪氣,遊手好閒,盼望大哥早日振作起來,掙錢喫飯,行行出狀元。噢,世界最大畫廊,西服革履高帽,上下班路上人人欣羨,大哥我是擔心得不著普利策獎啊?

      假若你認為我覺得自己完全按你的建議去做就能做得很好,成為一個印製發票抬頭和名片的石印工,或者按我被建議的那樣去當一個簿記員或木匠學徒——就像我最親愛的妹妹安娜建議我全身心投入當一個麵包師或其他許多類似職業,那麼你也想錯了。

      但是你卻說:我並不指望你一字不差地接受這個建議;我只是擔心你太過喜歡懶散度日,而我認為你應當結束這樣的日子。

——致提奧1879年8月11~14日《梵高書信全集》


      有種人之所以遊手好閒,是因為懶惰和性格懦弱,是因為本性卑劣;你可以,如果你認為合適,把我看作是這樣的人。還有另一種遊手好閒者,真的是身不由己陷入遊手好閒的,一種想要有所作為的強烈願望嚙咬著他的內心,他無所事事是因為他發現自己無法做任何事,因為他被禁錮於某種東西之內,可以這麼說,因為他還沒具備有所作為必需的東西,因為無法躲避的環境把他逼到了這個境地。這樣的人雖然並不總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他本能地覺得:我有能力做些事,即便如此!我的存在並非沒有理由!我知道我可以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因為屆時我能派上用場,因為我能夠做的一切!我身上有一種內在的東西,但它是什麼呢?那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遊手好閒者;你可以,如果你認為合適,把我看作是這樣的人。

——致提奧1880年6月22~24日《梵高書信全集》

無形困擾的囚徒離家返回“黑鄉”不知如何是好,“口袋裡裝著僅剩的10法郎,我坐上火車就出發了,不久就花光了所有的錢,這一路我整整花了一個星期,相當痛苦地跋涉向前。”長途至法國加萊海峽邊。“我之所以去那裡,是希望或許我能在那裡找到工作——如果有可能,任何工作都行;我可以接受任何工作,但實際上沒有任何確切的計劃,我沒法確切地說清楚這是為什麼。”一路走,一路苦思冥想,精神恍惚~靈光乍現:何不回歸母愛藝術?伯父、叔叔、弟弟是畫商,表姐夫莫弗是成名畫家,母親家教從小畫不離手,近七年成功畫商名畫如數家珍,結識諸多畫家和藝術愛好者,哪怕13不靠,我繪畫、賣畫全能!“圖像是文化的源頭,先於語言。”梵高從小看圖識字《窮人聖經》。“天主教通過聖母走進人子,通過視覺走向真諦;或說是通過聖像走向聖言的。” “大多數人一定很明白我們所稱的高尚藝術:如《聖經》上尋常的故事、福音裡的寓言、民間傳說及故事和民間歌謠,這些東西他們都很明白。

      莎士比亞裡面有幾分倫勃朗的影子,米什萊裡有幾分柯雷喬或薩托,雨果裡有幾分德拉克洛瓦,在比徹·斯陀裡有幾分阿利·舍費爾的影子。而在班揚裡有幾分馬利斯或幾分米勒,…在四福音書裡有幾分倫勃朗,或者如你所願,在倫勃朗裡有幾分四福音書,這差不多就是一回事,

——致提奧1880年6月22~24日《梵高書信全集》

      米勒的畫有一種福音的味道。我問你,他的畫作和一場出色的佈道之間有何差別?比較的結果是,就算佈道很好,他的畫也能令佈道黯然失色。

——致提奧1883年9月21日《梵高書信全集》

踏破鐵鞋無覓處,素描鉛筆從小至今,不是一直攥在手裡嗎?為窮棒子文盲繪畫傳經,藝術佈道,解聘牧師《效法基督》更上一層樓。畫畫對我而言,太合理、太恰當、太直接了,”騎驢找驢啊!

      儘管這次旅行幾乎令人難以忍受,我疲憊不堪地返回,雙足腫脹,滿腹鬱悶,但我並不後悔,因為在那裡我學會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從貧窮本身的嚴酷考驗中看到了不少有趣的事。一路上,我間或也掙到了一些食物,是用手提箱裡裝著的素描換到的。但當我的10法郎都花光時,有三個晚上我就只能露宿郊外了,一次是在一輛廢棄的馬車裡,早上醒來發現到處都覆蓋了一層白白的霜,這個藏身處真是太破了;一次是在木頭堆裡,還有一次稍稍好一些,是在一個大草垛裡,那裡已經有一個洞,我在那裡做了個稍微舒服些的窩,要是沒有下那場細雨,那我就會更舒服些。

      雖然如此,但正是在這種極端的貧窮之中我感覺到我的活力回來了,我對自己說,不管怎樣我會恢復的,我會重新撿起我極其沮喪時丟下的鉛筆,我會重新開始畫畫,而從那時起,我覺得似乎一切都為我而改變了,現在我又上路了,我的鉛筆已變得有點順手了,而且一天天地變得越來越順手。我所遭受的超長、超強的痛苦曾令我如此沮喪,以至於我無法做任何事情。

——致提奧1880年9月24日《梵高書信全集》


獨自遭受超長、超強的痛苦,長途跋涉漫無目的,身體虛弱得半年多沒緩過氣來,走投無路~雨過天晴~雲開霧散:“向日葵是堅貞的象徵。”不讓幹牧師了,繼續《效法基督》向著太陽大踏步前進,哪裡還有比當畫家更現成的答案?而且,越發詩情畫意了,梵高興衝衝地打道回府,激動、興奮、渴望得到摯愛雙親的理解和支持。

孤魂野鬼不請自來,雙親毫無思想準備。驟然闖入高大流浪漢,痩骨嶙峋,蓬頭垢面,走路一步三晃,兩眼精光四射,別嚇著了弟妹未成年。為一家人平安,也為了長子身心健康,父親決心送他去精神病院。

      然而,父親只有從醫生那兒拿到“精神失常證明”才能把梵高送進精神病院。3月,梵高回家後的某一天,父親約了拉莫爾教授門診,後者是海牙的精神病醫生,還是精神病院的巡查員。據母親後來回憶,梵高一開始同意去拉莫爾那兒“取點藥”。但在臨出門的時候,大約是覺察到了父親的意圖,他拒絕前往。梵高本人後來回憶:“我用盡全力抗議。

      父親也許知道,不用證明入住精神病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召開家庭會議請求讓梵高入院——這也是父親最不情願做的。

      但現在,父親主意已定。“父親把家人們都聚集到了一起,”梵高多年後向一位朋友說起當時的情形,“就為了把我當瘋子似的鎖起來。”為了更好地監護這個剛滿27歲的長子,父親只得千方百計地證明梵高生活無法自理。他表示,梵高精神錯亂,極其危險,認為追隨《效法基督》的訓誡、選擇苦行生活的梵高已經失常。

——奈菲、史密斯:《梵高傳》195~196頁

“家庭會議召開,斷定他神志不清,規勸他為了身體健康而打退堂鼓。”退去瘋人院?梵高氣急敗壞:到底是兒子太愚蠢還是教會太狡猾,您倒是給個說法呀!沒有。題目轉換成不學木匠也不當麵包師,遊手好閒。得不著家庭溫暖,獨自鑚牛角尖,好不容易迎來曙光,來不及交換意見,10法郎長征來回幾百里,逼我承認生活無法自理?牧師啥時候成醫生了,有執照嗎?梵高委屈得痛不欲生。

      坦白說,我認為要是我們之間能多一點對彼此的信任那就會更好。如果我必須很嚴肅地感到自己正惹惱你或家裡的那些人,或拖累了你們,一點用也沒有,並繼續被迫感到自己在你面前就像個入侵者或多餘的人,那麼我不在的話會更好,如果我不得不繼續努力讓自己離得遠遠的,不擋別人的道——如果我認為情況確實如此,不可能有別的,那麼我會被一種悲哀的感情壓倒,而我必須同絕望做鬥爭。

      要忍受這些想法對我來說是困難的,但更難的是我忍不住會想,我們之間、我們家裡這麼多的不和諧、痛苦和悲傷皆因我而起。

      如果真是如此,那我真心希望自己不會活得太久。

——致提奧1879年8月11~14日《梵高書信全集》

“多虧了他的弟弟提奧從中調停,他才沒有被禁閉家中。”梵高豈敢停留片刻,倉皇逃回“黑鄉”。父親哄他回來,梵高推辭說他像鳥類換羽毛,“也可以煥然一新地從中走出來,但並不是要當衆這麼做;這種事情不怎麼有趣,也不令人愉快,所以要悄悄離開去做。”

     從長遠來看,被單獨關押、被禁止工作的囚犯,特別是當這種狀況持續太久時,毫無疑問會遭受與挨餓太久的人遭受的一樣的後果。…整個事情是那麼可笑,真是蠢透了。我一想到它仍不寒而慄。那是我經歷過的最糟糕的日子。反觀在這貧窮鄉村的日子,身處如此原始粗獷的環境中,雖然日子過得相當艱難困苦,我卻覺得是那麼合人心意,那麼引人入勝。

——致提奧1879年8月11~14日《梵高書信全集》


《天路歷程》——外行梵高故事~7  目錄

7.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7.2:可憐梵高父母心

7.3:大聲說出來的年代

7.4:政治覺悟上綱上線

7.5 :更上一層樓

7.6 :天生不是藝術家

7.7 :壓根兒並非印象派

7.8 :不向江河做細流

7.9 :大而化之謂之聖

7.10:哀莫大於心死

7.11:自助、人助、天助

7.12:一念不生全體現

7.13實事求是實是求事

7.14隔行不隔理


摘自《參閱文稿》No.2023~12

天路歷程

因微信篇幅所限,刪節了註釋和資料來源

全文阅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大风网站往期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订阅】

点击标题下蓝字“大风网站”,再点"关注"等于订阅!

大风网站微信号:strongwindhk

长按下列二维码可直接关注订阅

大风网站
2004年8月,南懷瑾先生督導我們辦出版社,並起名“大風”,題字、寫總序、購書資助,詳見大風網站www.strongwindhk.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