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汇报课|植物生长素——吕鑫

教育   2024-11-06 17:09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授课人:吕鑫


理学学士,教育硕士。曾获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国家级“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本科/硕士组一等奖。撰写多篇论文发表于《生物学教学》等国家级、省级生物学教学期刊。


1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1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包括介绍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节教学片段重在通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明确生长素的本质及作用效果和分布特点。本节内容以动物“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调节的过程”等相关知识为基础,并为后续学习其他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学段学生,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经初步建立,对事物具有探索的好奇心,又往往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明确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但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缺乏对于植物结构的了解,在探究植物的感光部位、弯曲生长部位时会产生一些困难,需要辅以材料支撑;微观的生长素也会使学生对其作用效果的理解产生一定困难,需要通过宏观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阐明植物向光性发生的原因。(科学思维)

2.通过学习科学家对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历程并设计补充实验,阐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探究)

3.通过回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认同科学家们严谨、实证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窗台放置的黄豆苗的延时拍摄视频。

提出问题:黄豆苗的生长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实验】

讲授达尔文对于植物向光性现象的发现。

提出问题:金丝雀虉草感受光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哪里?

讲解胚芽鞘的结构。

学生对探究玉米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汇报。

提出问题: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又是什么?所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实验设计】

在学案相应位置绘制“探究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的实验思路。

展示实验设计思路,进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提出问题:胚芽鞘感受光的位置在尖端,弯曲生长的位置却在尖端下部,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基本原则的运用能力。

【教材实验分析】

一、鲍森·詹森的实验

提出问题:

1.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实验能排除尖端产生的“影响”是哪种信号?为什么?

二、温特的实验

提出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哪些?

3.实验能否证明“影响”是化学信号还是力信号?为什么?

4.对照组应该如何设计?

总结“影响”的本质——化学物质“生长素”

展示显微模式图

提出问题:

1.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哪边生长更快?

2.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是什么?

3.促进和抑制,生长素的分布有什么区别?

三、拜尔的实验

提出问题:

1.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2.错位放置胚芽鞘尖端的目的是?

3.实验结论是什么?

【实验设计】

证明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的条件下,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实验的逐步分析,汇总实验结论,明确植物向光性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条件,为后续总结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奠定基础,达成教学目标1。同时,反复强化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最后的实验设计,进一步明确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意义,达成教学目标2。

【知识总结】

板书总结:结合板书,解释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实验总结:总结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阐明科学探索中的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锻炼知识总结能力,达成教学重点。明确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了解科学家发现问题、大胆假设、严密论证的科学精神,达成教学目标3。


2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围绕生长素发现历程的科学史展开。对于教材内容我进行了一些处理,将詹森的实验与温特的实验结合在一起,作为探究植物生长素本质的内容;拜尔的实验用于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导致的。这种处理方法是按照探究植物“向光性”原因这一问题的逻辑进行的,在得到结论方面线索较为清晰。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打乱了科学史的顺序,隐藏了一些实验间的逻辑顺序,例如,温特实验中的琼脂块错位放置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拜尔所得到的分布不均的实验结果。因此,如何在不更改顺序的前提下,保证探究过程的逻辑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在课前实验的进行过程中,由于胚芽鞘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天,所以很难保证在展示课的当天胚芽鞘的结构和现象能够被明显观察到,所以我选择了以课前实验,录制视频和拍摄照片的方式进行,少了一些课上的体验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在两次实验设计的活动过程中,探究弯曲生长部位的实验学生解决起来较为容易,但是证明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实验学生设计起来的困难较多,可能是由于将教材实验以预习学案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于实验操作过程的理解有限,只关注到了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分析上,在课上对于实验的关键步骤予以补充可能会在设计实验时效果更好。

教学展示方面,第一次带领学生在校内领导老师面前的公开课让我有些紧张,教学过程中的肢体动作几近消失,声音和表情控制也有限。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过于形式化,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加锻炼对于课堂的掌控力,激发并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感染力,浓缩教学语言,使得问题的提出和引导过程更加精准和具有指向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在问题回答方面的困难。


3


评课部分

评课人:谷波


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严谨而又不失亲和,笃学务实,责任心强。哈尔滨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多次获得各项赛课优胜奖,生物竞赛指导教师一等奖,多次受邀做考前复习建议和高考试卷点评。

1.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整体的教学逻辑上由生活化情境导入,再逐步以科学史情境将学生代入对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之中,符合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能够从中体现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逻辑、推理、假设、演绎等思维方式的培养。两个学生设计的探究实验也符合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设计实验前都进行了一定的知识内容和实验设计能力的铺垫,能够很好的将学生代入活动之中。

2.对于教学内容的发掘较为深入,对书上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史进行了一定量的补充,使得知识生成过程更加饱满,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概念生成,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以及产生、运输等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3.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下了较大功夫,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课程,玉米种子的种植以及带领学生进行的前期实验都较为细致,同时在观察中带领学生发现了一些平时注意不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热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较好,但是对于教学的肢体语言、板书、与学生的交互、情绪感染力方面还要多加努力。

稿件提供:生物教研室

审核发布:宣传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在附中,在福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