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汇报课|探究小说物象类题目的意蕴——云甘雨

教育   2024-12-10 22:27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云甘雨

202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高中语文教师并承担班主任工作。曾获“东北三省四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优质课奖等教学奖项,指导学生在多项作文比赛中获奖。教育理念:披文入情,以文化人。


1


教学设计


2


教学反思

总体来看,这节课有着教学的实效性,重点落在了方法指导上。准备本课时,针对高三第一次月考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条理分明的逐层分析。发现学生欠缺对小说文本的深度分析,答题容易在思考不充分时就匆匆落笔,且答案的组织缺乏条理性。为了及早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带领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读懂小说主旨意蕴,知晓思考与作答都需要层层深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高三复习课。

物象类小说题目,切入点不可谓不小,然而延伸出来的丰富意蕴不可谓不大。以小见大,这是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法,亦是我们分析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与其直接切入一篇陌生文本进行讲解,不如调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熟悉的教材文本。这篇小说的题目着实特别——是一枚十字勋章,是一个独特的物象。这不禁唤起了我们的记忆,回看我们学习语文行走至今的印记,一朵纯美的百合花正在迎风摇曳。《百合花》与《十字勋章》的故事同样在战争背景下发生,两个物象的意蕴却大有不同。手法上看,一为象征,一为对比。主题上看,一个体现了人性的至纯至善,一个拷问着人性之恶。对于这两篇文章,分析过程是一以贯之的,分析方法是触类旁通的。以“教”促“考”,以“考”证“教”,将“教”与“考”有机融合,才能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收获感。

在设计板书时,其实想体现双线并行的思想。用本课的关键物象——十字勋章作为眼珠,勾连出一个眼睛的形状。上眼皮体现了从三要素切入解读小说意蕴的分析过程指导,下眼皮体现了层层递进的解答过程。而在授课过程中,也时时提醒学生紧密结合小说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分析过程与解答过程并重,才能让学生将知识进行灵活迁移。

由于想尽量鼓励学生多多分析文本,在这一教学环节呈现出来的课堂效果略显松散,导致后面的学习环节进行得不够充分,这是本节课的遗憾所在。深入分析,问题就在于教师的引导不够精要,课前没有很充分地将学生的思维链条进行梳理,导致课堂上的引导不够切中肯綮,一针见血。对于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反思,也梳理了切实可行的引导方法。

最后,感谢语文组的各位教师,认真地听我的每一节试讲,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带我明确教学重点,理清课堂主线。感谢师父林静老师,带我一遍一遍修改教案,细化教学环节,指点教学语言。教学研究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会在各位语文同仁的鼓励与帮助下溯溪而上,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智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从一节语文课收获乐趣,增进见识,感悟人生。


3


评课部分

林 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哈师大优秀共产党员。校先进工作者,校德育先进个人。东北三省高效复习教学论坛学科素养比赛特等奖,多次获得省市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参编书籍8本,发表省市级论文22篇。

我来谈谈对这堂课的感受。从整体来说,这堂课的设计精,结构巧。全课大体分为这样六个环节:

一、先抛出试卷的题目,引出本堂课的课题。

二、回归教材,总结答题方法。

三、以方法重解试题。

四、解题后,审视试卷上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五、学以致用,解答新的阅读题。

六、完善答案,总结人文主题。

整堂课富有节奏感,环环相扣,层次分明。下面,我就针对每一个环节展开来谈。

第一个环节,开门见山,目标明确。总结小说物象类题目的解答方法,选题切入点小,而且非常符合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内容要求。同时,针对性地解决本次考试中学生在这道题上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

第二个环节,体现了高考的考察方向——教考衔接。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通过回顾《百合花》题目的意蕴,快速给出答题方法。《百合花》是一轮复习中已经复习过的小说篇目,老师在课堂上的方法总结处理得简约却不简单。在落实作答的三个步骤时,着重提醒了以下分析要点:表层含义指的是文章中的具体所指,需要结合情节和物象特点来进行分析;深层含义要结合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进行分析,尤其要重视其中的对比、象征等手法;对小说主题的概括给出了具体的表述词语,如赞美、揭露等。总之,对答题步骤的总结这一环节步步落到了实处。

第三个环节,以方法重解试题。一开始,我很担心这堂课若只重视总结答题步骤,会讲得很空泛。但是云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体现出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要求。准确解读文本是准确答题的前提。而且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云老师也是紧扣总结出来的具体方法,结合小说的三要素去细致深入分析,指导性很强。这一点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年轻教师很容易照着答案去给学生讲题,所以云老师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特征来感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可以说,这堂课虽然切入点小——总结小说物象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但以小见大,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小说文本,乃至文学类文本及所有文本的方法。

第四个环节,解题后,重新审视答题情况。兵书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既然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也得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什么,知道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并且知道怎样去完善自己的答案。这一个步骤,真正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这堂复习课的时效性,这节课是真正地去解决同学们答题中的问题。

第五个环节,学以致用,解答《鳄鱼》这篇文章的题目意蕴。这个环节,检验了学生是否将本堂课的知识充分吸收。但是由于整堂课节奏安排上稍有欠缺,前松后紧,所以这个环节处理得相对粗糙了一些,学生讨论时间不够,对学生不同答案的展示不够。这是这堂课的遗憾,但是还好,云老师可以在课后带领学生继续练习,将教学落到实处。

第六个环节,完善答案,总结人文主题。在展示学生答案之后,云老师将课堂引向了对战争的认识,尤其是结合当前国际战争形势,体现了引导学生去关注世界、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理念。同时,这也体现了高考对于人文主题考察的重视。高考出题要紧扣国家考试中心给出的选材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等。所以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对于文本呈现出来的人文主题的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点也体现了这堂课的高度。

综上所述,虽然课堂的节奏前松后紧,可能在对学生答案的评价上还有不到位之处,但是整体上来讲还是一堂极具实效性的高三复习课,可以说是追求“授之以渔”的一堂课。这堂课体现了云老师极高的教学素养,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沉稳从容让人佩服。期待云老师未来更多优秀的课堂!

稿件提供:语文教研室

审核发布:宣传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在附中,在福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