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汇报课|一束光的旅程——大气受热过程——关家恒

教育   2024-11-12 21:22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授课人:关家恒

地理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学士

2023~2024学年度“烛光杯”教学比赛现场教学一等奖

2023~2024学年度基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大赛说课、教学述评二等奖

2023年度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胜奖


1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学生运用示意图等方式,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与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包括“说明”和“解释”,而“运用图表说明”则强调了学生在阅读和分析图表方面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运用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上。这一标准为后续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方面,本节课属于湘教版第三章第二节,涵盖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是对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的延伸。这也是后续学习大气热力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依据,教材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分析地球大气层的结构、温室效应及气候变化等现象,深化了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易于观察的“霞”现象作为导入,引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教材还通过“海天一色”的图片和晨昏时分的影像,增强学生对大气散射作用的理解。最后,通过阅读“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解释大气受热作用的宏观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探究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效应的原理,培养低碳生活理念,提升人地协调观。

2.解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时空差异,培养综合思维。

3.在给定区域中归纳大气受热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4.与他人合作解释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原理,尝试将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活中,提高地理实践力。

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主要有两个。首先是问题式教学,设计了9个问答、4个探究和1个课后思考,采用“问题—现象—原理—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思路,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第二是比较式教学,通过对比月球与地球的昼夜温差、拉萨与成都的太阳辐射量等6组比较,促进学生理解,增强批判性思维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月球的“寒”和实际昼夜温度引发认知冲突,比较月球和地球的昼夜温度,激发学习兴趣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接着,通过学生军训时的观察提出问题,结合云层照片总结反射作用,并延伸出吸收作用。再引出散射作用,并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散射原理的应用。最后,讨论大气削弱作用的时空差异,增强学生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讨论大气削弱作用后,提出“月球为什么白天特别热”的问题,引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按照“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的步骤呈现大气受热过程。通过探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加深理解,最后通过霜冻相关问题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布置课后问题,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生活。

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深入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问题式和比较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希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大气现象,并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探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评课部分

评课人:丁延军


中学地理一级教师,冰城骨干教师。从教23年,曾获得全国首届地理湘版教材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哈尔滨市千优教师、哈师大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一、问题引领教学,探究贯穿课堂

本节课采用了大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课堂伊始,教师以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为什么月球在白天的温度很高,而在夜晚的温度又很低?”这一问题贯穿整节课,教师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三次回顾,逐步深入探讨,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本质。此外,课堂中还穿插了其他问题,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紧贴生活,严靠考纲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大量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讲解反射作用时,教师展示了学生在军训期间的照片,激发了学生对太阳辐射和大气反射的回忆,使他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在地面反射部分,教师引入了与本地热点事件相关的案例,即“哈尔滨亚冬会滑雪运动员戴墨镜以防止雪盲症”。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身边发生的事情,还能认识到地面反射对大气受热的重要性。这种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立德树人,传承家国情怀

在本节课中,教师以讨论“为何拉萨和成都纬度相差不大,但太阳辐射量差异大?”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教师希望他们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时空差异。在详细探讨后,教师进一步拓展话题,讨论西藏地区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通过将光伏发电产业与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相结合,教师强调了这一产业在推动国家绿色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关键作用。这一讨论不仅使学生对国家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努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还将西藏的光伏发电产业与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进行了关联,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政策实施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本节课关家恒老师语言精炼,以紧贴考纲的问题层层递进。在今后额授课中,可以细化教学评价以更丰富的评价语言和更准确的评价内容提高课堂的生成效果。


稿件提供:地理教研室

审核发布:宣传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在附中,在福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