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沈毅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学士。大学期间,担任校级组织宿舍管理委员会部长,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同时积极参与教师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竞赛并获得相关奖项。希望可以带领同学们在生命科学的领域进步成长。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节的内容,包括“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和“二 酶的特性”两部分内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内容要求中 ,有关 “酶 ”的概念是分列在大概念 2“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中,是重要概念“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的下位概念,即“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例如 p H 值和温度等)的影响”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第1课时内容。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这一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本节课的学习是代谢部分教学的基础,为学生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奠定基础,也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学习作了铺垫,还与选修模块中酶的应用等知识相联系。在研究酶的过程中先讨论酶的作用和本质,后研究酶的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知道人体中存在消化酶,但对酶的作用机理、酶的本质并不清楚;学生初中接触过实验思路设计,但对对照实验设计、变量设置等实验设计相关知识并未系统掌握。学生具备初步一定的归纳与概括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目标分析】
通过讨论问题串,完善“神奇魔法药水”制作“大象牙膏”演示实验,证明酶的作用,理清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的关系,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的实验思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填表设计探究实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快慢”,完成实验,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检测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方法的应用情况,发展通过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得出结论的素养。
通过分别绘制无机催化剂和酶参与的反应体系分子能量变化的曲线,并利用曲线阐述酶催化作用的机理。发展建构数学模型的科学思维素养。
通过阅读教材及资料,绘制流程图归纳“酶的发现史”,总结酶的化学本质,认同科学家不但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善于质疑并不断创新,更要有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根据以上探究结论总结酶的概念,领悟基于实验及生物学事实的概念构建,学会运 用归纳与概括形成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媒体分析】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建构酶的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型课堂。通过学生展示“神奇魔法药水”制作“大象牙膏”魔术,引发猜想:“神奇魔法药水是什么呢?”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神奇魔法药水”——酶到底是什么?提出问题一:酶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演示实验,可推测酶具有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作用,引出疑问:演示实验真的能严谨地证明酶的作用吗?从而引出活动一:探讨问题串,完善“神奇魔法药水”制作“大象牙膏”演示实验,证明酶的作用。学生通过活动一中讨论问题串,分析“神奇的魔法药水”演示实验,理清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关系,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的科学实验思路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过氧化氢的保存提示,提出问题二:酶与无机催化剂、加热相比,谁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更强呢?学生通过活动二填表设计探究实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快慢”,完成实验,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检测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思路设计的一般方法的应用情况,发展通过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得出结论的素养。学生通过活动一、二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和加热的结论,发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三:“神奇魔法药水”——酶的催化效率为什么如此高?学生通过活动三:分别绘制无机催化剂和酶参与的反应体系分子能量变化的曲线,并利用曲线阐述酶催化作用的机理,发展建构数学模型的科学思维素养,归纳酶催化作用及催化效率强于无机催化剂的机理,发展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四:“神奇魔法药水”——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学生通过活动四阅读教材及资料,绘制流程图归纳“酶的发现史”,总结酶的化学本质,认同科学家不但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善于质疑并不断创新,更要有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最后根据以上探究结论总结酶的概念,领悟基于实验及生物学事实的概念构建,学会运 用归纳与概括形成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数据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归纳等过程,逐步建构酶的概念,本节课旨在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型课堂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流程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概念,包括酶的作用、作用机理、酶的本质、产生场所
2.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的实验思路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设计探究实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快慢”
2.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的实验思路设计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生物兴趣小组进行课前实验“神奇魔法药水”,录制演示实验视频,避免课堂正式实验现象不明显的突发状况。
教师准备:设计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运用反馈习题等,指导生物兴趣小组进行课前实验,准备本节课课堂实验的器材。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讲授法等。
【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板书教态等教学基本功有待提升
语言不够精炼,对于时间把握不够好
但是整体达到教学设计中目标的教学效果。
评课部分
评课人:龙海明
教育硕士,哈师大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冰城骨干教师”,南岗区记功1次,哈师大先进工作者,哈师大附中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四有”好老师。全国生物联赛黑龙江赛区指导教师一等奖。参与多个省重点课题,参编书籍2部,主编1部。
沈毅老师上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一课是高一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既与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有关,也与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有关,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内容较多,沈毅选择了第一部分进行授课,涵盖了酶的作用和本质,主要通过实验的形式来探索酶的作用,通过问题导向,阅读发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酶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起“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的重要概念。做到了重点能突出,难点能突破。不难发现,沈老师做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一、课堂导入新颖有趣
沈老师通过“大象牙膏”的实验引入并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让学生能尽快投入课程,引导学生思考“酶”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显著的实验现象?从而认同细胞的代谢需要酶。
而且沈老师在本环节中,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怎样使实验更加严谨?从而让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变量问题,并能从中总结出实验的设计原则,和一般实验的设计思路,这也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体现。同时,为后面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二、实验探究促进能力发展
沈老师本节的主要环节就是围绕探究实践“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进行的。他有深意的是,并没有让学生直接按照教材完成实验操作,而是先让学生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再进行实验设计,最终完成实验操作。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养成,是生物学科素养中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完美展现。也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部分的知识,能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沈老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具有启发性,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教师能够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
课堂互动性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频繁。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四、教学建议
沈老师本节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需要提升个人的教师素养,如板书的设计和书写,教学语言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等。总的来说,沈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成长了很多,希望沈老师能早日成长,成为附中的栋梁。
稿件提供:生物教研室
审核发布: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