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积厚成器 不负春华
2024年11月27日,我与高三(15)班全体同学在哈师大附中实验楼阶梯教室共同完成了一节高三复习研讨课,主题为《走向整体的世界》。这是我从教三年以来第一次站在高三复习研讨课的讲台上,这是附中给予我展示能力的一次宝贵机会,更是检验我教学水平的一次真正挑战。
一、一堂立足课标,对接高考的复习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专题主要围绕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全球联系及由此引起的世界历史大变化展开,在高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我建构了一个学生自主整理思维导图+分析近三年高考考点+真题检验的师生合作课堂。
思维导图旨在让学生深挖教材,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里将与本专题关联的纲要和选必知识内容整合汇聚到一张思维导图上,最后通过课上的学生讲解+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三个环节,高效率、切实际地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梳理和答题方向的把握两大核心教学内容。
在学案的第一部分,我统计了这一专题近三年以来高考的考题类型与考察方向。从题型和分值上看,高考对于本专题的考察题型多且分数占比大;从考察方向上看,高考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学科素养上看,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学科素养能力考察要求水平高。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指向“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引导学生从立足整体世界、多维度视角、辩证和历史角度、唯物史观四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一主题。
在课程的最后,我精心选取了三道高考真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要求学生在选出答案的同时标注出本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和学科素养,从而推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一堂师生互动融合的研讨课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情况,我将一堂的二十五分钟时间放心大胆地交给了学生。经历了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与锻炼,高三(15)班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底蕴和历史学科素养,在研讨课上充分展现了师大附中学生特有的风采。从思维导图的展示到设计意图的讲解,从生生之间的互评补充到高考真题的层层分析,甚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对于问题的思考表达超出了课前预设的既定范围,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到:当教师放心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与平台,学生的表现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信任,乃至超出老师的预期。这就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将师生互动课堂进行到底的决心,在高三阶段将本节课的亮点继续发扬到底。
三、一堂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公开课
公开课结束后,历史教研组立即组织了课程点评。对课程框架的设计和重难点的把握给予肯定;对课堂呈现的引导、交流、互动的师生融洽氛围给予称赞;对课堂上教师点评的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公开课的准备中,由于我缺乏经验,总是花大力气去凸显一个知识点,而对课程的整体性把握不足,甚至初次拿出的设计并不是一堂高三复习课设计,而是一堂高一的新课讲授。经过组内前辈悉心指点方才明确调整完善的方向,汇聚课程的核心重点内容。
在几次试讲中,我对于学生的能力判断不足,有的时候不敢让学生充分表达,导致课程设计的亮点无法体现。在得到组内前辈们的反复鼓励之后,我在最后一次的试讲中放心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终于看到了一堂真正高质量研讨课应有的效果,为第二天的公开课积累了足够的信心。
在对公开课内容的不断调整和对课标教材的反复研读中,我越发感觉到作为高三的青年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不断开拓自身视野,积厚才能成器,后积才能勃发。我非常珍视每一次公开课的展示机会,它对于我这名青年教师而言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练,是终生可用的珍贵财富。我将不负附中对我的悉心培养和磨练,不负大好春华,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稿件提供:历史教研室
审核发布: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