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旅行——从《瓦尔登湖》窥见旅行的意义

文摘   2024-08-15 19:31   广东  

(以上视频为自拍视频,请勿转载使用)

第一次阅读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大约是我二十七八岁时,记得当时是看到某读书排行榜的推荐而买来阅读。年轻的心灵正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哪里能读得进这本现在看来“人生哲学意义大于文学价值”的书呢?甚至觉得作者写得有些琐碎、啰嗦,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才读完。当然,作者在书中叙述他对隐居森林的所感、所思和所悟也没有在我年轻的心灵里产生多少共鸣。

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和逼厌的空间,让我对青山绿水的向往与日俱增,时常会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尤其是疫情居家期间。前年假期在陪同孩子探索自然的旅途中我重新认真的又读了一遍。书中作者对大自然的描写和感受,对生活、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的旅途也变得意义非凡。

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他隐居森林的动机: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在水流之畔定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地会在水的浮力影响下漂浮起来......

关于瓦尔登湖,作者这样描述:

瓦尔登湖在绿色和蓝色之间轮换,它处于天空和大地之间,兼具二者的颜色。

瓦尔登湖,如一面明镜,映照着大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湖是一口自然形成的井……湖泊是风景中最美、最富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从中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当我合上书本漫步湖边,望着清澈透明的湖水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闪现梭罗的这段话。虽然我游览过许多美得摄人心魄的湖泊,但是我生平第一次真正体验到清澈透明的湖水不只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的容颜,它更照出了我们内心的尘埃。我们感叹于湖水的清澈与美丽,是因为我们久困红尘中的心灵已不再清澈透明,我们的天性早已被凡尘俗世慢慢磨灭。从梭罗的笔下到我的内心,湖泊的魅力已不止于它的容颜,它还是大自然造物主留给我们人类的一面反观自身、净化心灵的明镜。对着它,我的内心仿佛一下子变得平静、柔软而纯净。

关于生活,作者的感悟:

人们每晚温顺地从就近的田地或街上回到家中,那里回响着苦恼,他们的生命逐渐憔悴,因为他一再呼吸的都是自己的气息。

我们被迫如此认真而真诚地活着,尊重我们的生活,否认变革的可能。我们说,这是惟一的生活之道;但是,能从圆心画出多少条半径来,就有多少种生活之道。

人生如果达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认为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安身。

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着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所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关于人生,作者感悟道:

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的信仰,那么无论与谁合作,他的信仰都不会贬值;如果他没有信仰,那么不管他加入到什么团队,都不过是茫茫众生中的一员,终其一生都随波漂流。

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不要用恶言诅咒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有的时候,倒是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能找得到缺点。尽管贫困,你要爱你的生活。

另外,梭罗在书中还提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如果人脱去自己的衣衫,那么他还能保持自己的身份吗?

诚然,梭罗的“瓦尔登湖”很美好,但肩负着家庭与社会使命的我们,又有几人能摆脱得了现实的桎楛,放得下一切,隐居于山林之中呢?《瓦尔登湖》也只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终极幻想罢了。不过,当我在旅途中再次阅读这本书时,这趟陪同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旅程变得充满诱人的魅力。我眼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变得分外的亲切。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山水草木和我们几个稀稀落落的旅行者。当我静静地坐在岸边,望着如水晶般清澈透明的湖水时,我体会到了作者所言之“身处于一种不同寻常的清明和特别意识的状态之中”。

大自然真是最好的心灵净化器啊!这也是我们跋山涉水、亲近自然的意义之所在。

--END--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不妨假阅读之道,静观体验,修身养性,不亦乐乎!

午后音乐时光
生活中有四件事会改变你:爱、音乐、艺术和失去。前三件事让你充满激情,最后一件事使你变得勇敢! (宗萨钦哲仁波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