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圖軸》
清 任頤
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牛郎織女相會於鵲橋,古代稱為「七夕」,亦稱「乞巧節」、「女節」、「少女節」等。為漢族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唯一只屬於女性的節日。未婚的少女在這天晚上聚集庭院中,陳設瓜果,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穿絲縷,待月明向織女乞巧。據南朝梁時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載,南北朝時有向織女乞巧之俗。而明代沈榜《宛暑雜記》曰:「七月七日,民間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令女自投小針泛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倡線,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後衍變成「水上浮」、「乞雙七水」、「聽私語」等風俗。
任頤的《乞巧圖軸》便有生動刻畫這些風俗細節:見畫中有五名少女圍攏在石桌邊,其中一人向碗中小心翼翼放針,另一旁有侍者持果盤站立。由於這一風俗有預示女子是否心靈手巧,工於女紅的含義,所以可見畫面總體氣氛肅然,而人物表情各異。放針者顯得極為謹慎,身旁觀看者神情專注。恰如其分地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古代閨閣生活的場景。
畫中另有一細節值得留意,杜牧詩雲「輕羅小扇撲流螢」,著墨寫七夕夜閨閣生活小景。藏書界泰斗黃裳(容鼎昌)提及,此一詩句常使人們一直以為古代少女執的是團扇那樣的東西,歷來畫家也大抵如此畫,但「這未免太大了一些,撲蝶(如寶釵)還可以,撲螢怕將勞而無功」,唯有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指出在《宮樂圖》和《唐李爽墓壁畫》中都畫有這種「輕羅小扇」 ,原來有一種像蒼蠅拍子一樣的東西。
- 關聯閱讀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全集——
明清風俗畫》
作者:金衛東
ISBN:9789620753350
本卷由故宮繪畫專家金衛東統籌並執筆,以畫作內容分類,為明、清兩時代的作品,按風俗的類別,清晰地細分為歲時節日、娛樂休閒、生產、生活、禮儀、信仰祭祀、特殊風俗等類別;同時也對明清風俗和風俗畫的演變,作出簡潔而豐富的介紹。全卷不但融彙了明清時期諸多名家如文徵明、郎世寧等的著作,且涵蓋了當時畫壇吳門、院體浙派、揚州諸家、海派等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
港澳讀者購書可掃下列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