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理想,是要建立人類奮鬥的信仰與信心。
蔡元培(1868 - 1940),號孑民,浙江紹興人。在傳統教育和科舉制度下,由秀才而舉人而進士,至翰林院編修。他對新學及國外事情,早已多所留意;1898年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後,思想漸趨於革命。後留學德國,興趣較集中於美學方面。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在上海參加籌建中華民國各省代表會議。翌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蔡元培當選為首任教育總長,隨即成立教育部,奠定近代中國新式教育體制的基礎;又於1912年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指出教育既有隸屬於政治的部分,也有超軼政治的部分,兩者不可偏廢;並且將教育的類別,分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五項,此後作為推行教育的藍本。
9月10日教師節,摘選「教員」、「從師」講義兩則,細看近代中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對教師、學生身心修養的見解。
教員
提要
本節先言教員之本務,教員需富知識,諳教授管理。
教員為學生之模範,宜以其身為學生之律度。
教員所授,有專門學、普通學之別,皆不可無相當之學識。而普通學教員,於教授學科以外,訓練管理之術,尤重要焉。不知教育之學,管理之法,而妄任小學教員,則學生之身心,受其戕賊,而他日必貽害於社會及國家,其罪蓋甚於庸醫之殺人。願任教員者,不可不自量焉。
教員者,啟學生之知識者也。使教員之知識,本不豐富,則不特講授之際,不能詳密,而學生偶有質問,不免窮於置對,啟學生輕視教員之心,而教授之效,為之大減。故為教員者,於其所任之教科,必詳博綜貫,肆應不窮,而後能勝其任也。
知識富矣,而不諳教授管理之術,則猶之匣劍帷燈,不能展其長也。蓋授知識於學生者,非若水之於盂,可以挹而注之,必導其領會之機,挈其研究之力,而後能與之俱化,此非精於教授法者不能也。學生有勤惰靜躁之別,策其惰者,抑其躁者,使人人皆專意向學,而無互相擾亂之慮,又非精於管理法者不能也。故教員又不可不知教授管理之法。
教員者,學生之模範也。故教員宜實行道德,以其身為學生之律度,如衛生宜謹,束身宜嚴,執事宜敏,斷曲直宜公,接人宜和,懲忿而窒慾,去鄙倍而遠暴慢,則學生日熏其德,其收效勝於口舌倍蓰矣。
從師
提要
本節強調,欲成德才必須從師,師代父母任教育,弟子應信從師教。
從師者事半功倍,因此弟子當敬愛其師。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在德與才。而成德達才,必有其道。經驗,一也;讀書,二也;從師受業,三也。經驗為一切知識及德行之淵源,而為之者,不可不先有辨別事理之能力。書籍記遠方及古昔之事跡,及各家學說,大有裨於學行,而非粗諳各科大旨,及能甄別普通事理之是非者,亦讀之而茫然。是以從師受業,實為先務。師也者,授吾以經驗及讀書之方法,而養成其自由抉擇之能力者也。
人之幼也,保育於父母。及稍長,則苦於家庭教育之不完備,乃入學親師。故師也者,代父母而任教育者也。弟子之於師,敬之愛之,而從順之,感其恩勿諼,宜也。自師言之,天下至難之事,無過於教育。何則?童子未有甄別是非之能力,一言一動,無不賴其師之誘導,而養成其習慣,使其情緒思想,無不出於純正者,師之責也。他日其人之智慧如何,能造福於社會及國家否,為師者不能不任其責。是以其職至勞,其慮至周,學者而念此也,能不感其恩而圖所以報答之者乎?
弟子之事師也,以信從為先務。師之所授,無一不本於造就弟子之念,是以見弟子之信從而勤勉也,則喜,非自喜也,喜弟子之可以造就耳。蓋其教授之時,在師固不能自益其知識也。弟子念教育之事,非為師而為我,則自然篤信其師,而尤不敢不自勉矣。
弟子知識稍進,則不宜事事待命於師,而常務自修。自修則學問始有興趣,而不至畏難,較之專恃聽授者,進境尤速。惟疑之處,不可武斷,就師而質焉可也。
弟子之於師,其受益也如此,苟無師,則雖經驗百年,讀書萬卷,或未必果有成效。從師者,事半而功倍者也。師之功,必不可忘,而人乃以為區區脩脯已足償之,若購物於市然。然則人子受父母之恩,亦以服勞奉養為足償之耶?為弟子者,雖畢業以後,而敬愛其師,無異於受業之日,則庶乎其可矣。
本文節選自《公民教育讀本》。
關聯閱讀
《公民教育讀本》
蔡元培 編纂 周佳榮 導讀
ISBN:9789620766206
有人侮你,你將如何?
美好的社會需要何種素養?
中國第一本現代公民修身經典
蔡元培先生是親歷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知識分子。在清末傳統科舉制度下,他讀書而獲功名,至翰林院編修。時值中國遭遇外侮內憂的動盪時代,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棄官從教,後留學德國。1912年5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學修身教科書》,是蔡元培為學校修身科編寫的教材,正正反映了他身處這新舊變局中的思辨和遠見。書的內容基於中國傳統美德,又以西方進步思想拓展境界、辯證闡釋,如書中提倡個人修養應兼顧體、智、德,愛敬父母而反對愚孝,享受權利而履行義務,以堅忍之力實現高尚人生理想等等。溫柔敦厚的底色之上,閃耀著衝破封建舊桎梏的卓見鋒芒。故而,此書影響了清末至新文化運動,再至五四的一個世代的青少年。
本次重印以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年第十六版為依據,由歷史學者周佳榮先生整理和解說,盼幫助讀者讀懂經典,並以今日之視野繼往開來,創造適應時代需要的教育新篇章。
香港地區讀者
購買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