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著名學者夏志清曾說:「人的靈魂通常都是給虛榮心和慾望支撐着的,把支撐拿走以後,人變成了甚麼樣子——這是張愛玲的題材。」談論張愛玲的作品,似乎總是繞不開人性與價值的崩塌,情感與慾望的博弈之話題。但她顛簸跌宕的人生經歷與文學生涯,豈能只以寥寥數句作總結?
收藏家吳邦謀作為忠實「張迷」,多年來蒐集張愛玲散佚各地的珍貴文獻史料超過二百件,以「物件」再現一代才女的創作脈絡。9月30日為張愛玲生辰,我們一起趁此機會來看看這位大作家雙語文學之路的起點——她首次刊發的英文文學創作。
雙語作家張愛玲
在文壇中能夠兼用中英文創作的人不是沒有,但張愛玲能經常寫得如此流暢及精彩,同時可自行翻譯,令人佩服。有些作品她會先用英文寫成再自譯成中文,為讀者熟知的如〈洋人看京戲及其他〉(Still Alive)、〈更衣記〉(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重訪邊城〉(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秧歌》(The Rice-Sprout Song)、《怨女》(The Rouge of the North)等等。至於先用中文寫後自譯成英文的,則有《赤地之戀》(Naked Earth)及《金鎖記》(The Golden Cangue)等等。
張愛玲以英文寫成中篇小說The Rouge of The North,並自行翻譯成中文《怨女》。此小說以她之前的短篇小說《金鎖記》為基礎改寫,於1967年首次發表。小說敍述女主角柴銀娣坎坷的一生,引起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注。作者刻意省略許多敍述的場景,比如對情節結構、人物心理變化、審美層次上的省略等,令小說讀來更顯得女主角的平凡。
若細究原因,可能與她從小便有雙語學習的經歷有關。除了母親灌輸的西方思想外,最重要是她入讀上海著名的聖瑪利亞女校學習英文,及後在香港大學遇到名師像文學院的中文系教授許地山、翻譯老師陳君葆及歷史系副教授佛朗士,再加上張愛玲本身努力不倦地鑽研翻譯文學、中英文學史、英國小說選讀、英國散文及詩歌等等,對她日後的雙語寫作打好了穩固的基礎。究竟張愛玲首篇英文作品在何時發表?作品名稱又是甚麼?
此問題一直到至2014年才有頭緒,上海雜誌《檔案春秋》第一期刊登了徐如林的文章〈鳳棲於梧:張愛玲的中學時代〉,而另一《東方早報•上海書評》刊出祝淳翔的〈新發現的張愛玲早期英文習作〉,前者首次發現張愛玲載於1936年《鳳藻》年刊第102頁的早年英文習作The Sun Parlor,後者則發現兩篇寫於1937年的英文習作The School Rats Have a Party和A Dream on the Journey。祝淳翔的文中提及因從上海圖書館借出的館藏紙質版有破損,經合理推斷該兩篇英文習作,出處應當都是載於1936年《鳳藻》年刊上。但這些是否她最早的英文習作?
發現張愛玲的英文處女作
為何1936年出版的《鳳藻》年刊上竟可刊登兩篇1937年的英文習作?顯然推斷的年份出了疑問,但如何證明?筆者嘗試翻開自己收藏的1932年《鳳藻》年刊,看看能否找出一些線索來。誰不知張愛玲的英文習作The School Rats Have a Party(校鼠派對)竟出現在該年刊上,跟〈不幸的她〉是同年發表的。由此確定張愛玲的英文處女作於1932年撰寫,推翻了以往認為1936年為首篇英文刊載的論斷,同時徹底解決了張愛玲何時開始英文創作此困惑張學研究者多年的難題。
1932年6月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年刊《鳳藻》在校發行,圖中可見聖瑪利亞女校的校徽。
《鳳藻》的英文目錄,在「CLASS OF 1937」一列,可找到The School Rats Have a Party作者是TSANG AI-LING 。
憑着此海外孤本,發現張愛玲的英文處女作為The School Rats Have a Party,與首篇中文小說〈不幸的她〉同於1932年發表。
1932年,張愛玲只有十一歲,為初中一年級乙組的學生,英文名字是Tsang Ai-ling ,畢業年份是1937年,故在年刊文章之下的作者署名都尾隨畢業年份,即「TSANG AI-LING, 1937」,以作識別。
The School Rats Have a Party是一篇虛構的英文短篇作品,講述學校裏有一隻名叫Miss Black的母老鼠,嫁給了一隻名叫Mr. Brown的公老鼠。婚禮儀式後牠們舉行了一場盛宴,又跳舞及唱歌。第二天早上,筆者穿過大門時,突然聽到一陣嘈雜的聲音,看到老鼠羣正在開派對,感到非常驚訝,還大喊叫途人來看。也許筆者的聲音太大了,所有老鼠都迅速回家了。
(本文改編自《尋覓張愛玲》,編輯有刪改。)
關聯閱讀
尋覓張愛玲
作者:吳邦謀
ISBN:9789620746017
香港收藏家吳邦謀為了紀念張愛玲百年誕辰及逝世廿五週年,特意蒐集超過二百件有關張愛玲的珍貴藏品,包括早期著作初版、報刊雜誌原刊小說、電影宣傳刊物、廣告及照片等,向讀者展示張愛玲顛簸跌宕的一生,她矢志不移的文學創作路,及她與香港交織的一點緣。
書內部分藏品屬首次曝光,包括收錄張愛玲十一歲作品〈不幸的她〉的海外孤本《鳳藻》;附張愛玲鈐印的首作《傳奇》;張愛玲代表香港於《西風》雜誌徵文比賽獲獎的〈天才夢〉;電影《不了情》試映戲票等。每件藏品背後,記下張愛玲生命中或大或小的步伐,都是真實的見證,跟其著作同樣歷久彌新。
著名畫家李志清更首度呈獻多幅畫風各異的手繪作品,描繪他眼中形象多變的張愛玲。